in巷汕头 | 这是一篇适合冬天看的文章

对于汕头的入秋和入冬,想必你我都是嗤之以鼻的。
9210年了,最后一个冬天是突然的,或许也会突然的离去。
比如,最近的汕头又回暖了。但到了下班的时候,还是会哆嗦感慨下“变天了”。
风子说这是个恋爱的季节。二蛋马上反驳一句“明明是失恋的季节才对。”

真是有些奇怪,大家明明生活在同一个的城市,对于温度的变化,却有截然不认同的感知。
就着“变天了”这个话题,我和朋友们聊了好多,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的感性程度,和温度的高低成反比。
所以小花花决定这期就和大家聊一聊,那些和降温有关的故事。
/1/
天冷了,我们就到这吧。
by二蛋
他发出“明晚上完课,我们聊聊吧”。
二蛋捧着手机辗转反侧准备入睡,看着对话框,心里咯噔下,然后硬生生回复了一个
“好”。
(对方正在输入......)
“明晚上完课,老地方见。”
二蛋脑海里闪现那几个字(我们就到这吧)。
十分钟后又打出了”我好想你啊,怎么办,又害怕又想。”
隔了许久,对方回复“快去休息吧,外面风很大,明天开始降温,多穿点衣服。”

二蛋放下手机,泪水已沾湿了枕头的一角,我们的关系,果然还是只能到这了。
两点多了,她安慰了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也许是自己想多了,然后强迫自己睡着。
“我到咖啡厅了。”
“好的,老师在说考试的,得晚点。”手机的提示灯在逐渐灰暗的天空下再次闪了起来。
“好的,你好好听讲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二蛋感觉他跟她聊天时的回复越来越简短且越来越迟甚至是客套,“晚安”也越来越早了,甚至是没有了,看着溢出屏幕的他为了缓解尴尬且想结束这段没有结果的感情所做出的努力。
“先点杯东西喝,缓一缓,再来聊聊。”
“我觉得……”
二蛋抑制住心里的痛,打断对方“你不要说出那几个字。”
对方苦笑道“你有没发现,我们都没什么交集,所以找不到话题聊,总是让我feel不到你,我家人也不同意比我大的在一起,所以我们就到这吧……”

有些人的离开,好像总归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即便你们的大学校门只离了一百多米,即便是对方只差一步你们就在一起了,即便是你不遗余力的坚持……
男女朋友之间关系的维系,是需要默契的和聊得到一起的,当交集点越来越少,成了平行线的时候,共同话题好像就只剩下天气了。
以至于拒绝的时候,它都可以成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理由,即便它摆明了不甘心或早有准备。
/2/
有时候,恋爱关系会随着降温而升温。
by小美
当汕头的天气突然变冷时,朋友小丽和差点分手的男朋友见面的频率反而增加了。
在我们因为冷得恨不能往被窝里钻的时候,小丽早已经梳妆打扮好,完成约会前的一系列前期准备,在出门的路上了。
小丽想了很久也找不到让我们信服他们“感情快速升温”的理由,“反正就是,天气冷了,就想要见他。”
我能理解小丽的感受,因为天气变冷,会降低情侣之间吵架的频率。当你还在为刚才吃饭的时候,他顾着打游戏忽略了你而闷闷不乐。
他突然握住了你的手,感受到他的手的温度的时候,你的不悦莫名就消失了。

天气的变冷,似乎让我们对温度更加敏感,尤其是对方的体温。
/3/
异乡的冬天总比家里冷得多。
by蔡菜
深圳的冬天说来就来,我揣着手机,站在路边一直哆嗦,手机突然振动,一看屏幕,是他。
“放假回来吗?”
“回来哦。”
“最近降温了,记得多添衣。”
“好的。你多保重身体。”
他已经连续三年打这样的电话给我了,换作三年前,我不能想象这样的话从他口中说出。
他几乎不会主动找我说话,除非骂我。“知道了”是我从他口中听过最长的话。
以前,我和弟弟做错事,爸爸只骂我一人,有好吃的只叫弟弟妹妹们去吃,在我错过夜归时间后直接把门锁上,这种类似的事情让我一度怀疑爸爸偏心弟弟。

有了这些不被疼爱的“证据”,我选择了报复。
我经常一天到晚在外面和朋友玩,故意错过夜归时间,然后在朋友家借宿一晚。
能不叫他就绝不跟他打招呼,脑子想的全都是快点长大,关于离开后生活的美好幻想。
而这几年我开始发现,每到冬天,爸爸都会给我打电话。
距离的拉长反而带来了更多的联系,而随着温度的改变,那些迟到的关心和问候,也更容易说出口。
在他的心里,异乡的冬天总比家里的冷得多。
不得不说,「天气变冷」这件事还真的挺微妙的。
它不仅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成家人间互相关心的问候,也可以成为向喜欢的人传达心意的契机。
但在我看来,「天气变冷」这件事情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成为一个适用在所有关系里的借口,等同于「吃了吗」。
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有了一个借口,就会尽可能的使用它,所以我们才会说,“外面这么冷,我们还是不要出来了吧。”也会说,“冬天终于来了,约个地方喝酒打边炉吧。”
面对想见的人,它是联系对方的借口,对于不想见的人,它是拒绝出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