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相遇
我一般是斜倚在床头看完此书的,书是小伙伴——杨老师送我的。杨老师是我回到蓉城工作后,在工作中认识的一位可以交心的小伙伴,邻桌的同事。杨老师工作很负责,极有耐心,不仅是我,大家若是遇到不会的问题,都喜欢请教杨老师。正儿八经的乐于助人,吃苦耐劳,性格温润,即使再晚,也会回答项目上同事的问题,能力也很强,特上进。离开我们这里后,成长发展更是快速,自己带领做项目。离别时,我不知道送什么礼物比较好,思来想去便送他一本书,后面又寄一本他喜欢的书。即便赠送一本书也要送给懂它的人呢,还有合适的人。书与人的相遇也是讲究缘分的,有些人识货,有些人不稀罕,比如我在看那本书时,便想到杨老师,所以就想着赠与杨老师。而杨老师一再表示觉得此物很贵重,很感谢!然论市场价格,确实不是贵重之物;然则,心喜之便珍贵,若不喜,纵使千金也难换珍视!也说明呀,有些人所不稀罕的他人正视之珍宝,有些人所爱之物他人却不屑一顾,毕竟是各花入各眼,各有各的缘分吧,不管是人还是物,但愿都能遇到对的人,遇到懂你的那个人,不枉彼此托付之情!那书与本之于杨老师,我想会是遇到对的人的,因为有人懂它们。纸张无言,人可语;文字无声,人有情!在我们眼里,书是厚重的,珍贵的,翻看纸质书的感觉是美妙的。同是喜欢看书的人,所以当冰叔出新书时,小伙伴便定下送我一本,这也是我收到的最特别的端午节礼物。还在预售小伙伴就买了,怕我等得太久,一直告诉我:是预售还没发货。我说:好东西是值得等待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书中云:“希望读这本书的人都是孤独的孩子,如同往昔的那个我一般。如同当下的这个我一般。”赞同,有时我就感觉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喜欢一个人做事,一个人出门,哪怕是一个人宅在家里。憧憬着许多美好的事物,却又在自己的世界里踽踽独行着,是个很纠结矛盾的个体!董格格(同事东北老铁)曾说:“你就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你是把自己哄好就行。”因为他觉得我甚不关心外界的事。 我之前并不知道大理也有小屋,更不知道还有免费小书房,我的大理之行除了看到美丽的风景,让人忍不住想念的洱海,最大的收获就是相遇相识一位大理的小伙伴——董老师!有缘自会相遇,大理之行的最后一站便是龙龛码头,而他家就在龙龛。我们同一辆火车,同是站票,到昆明下车,还帮我提行李箱。我是大理游完回成都上班,他是春节过完,回深圳上班。他大学是在成都的川大,我也是在成都上的大学。他上午8.20的飞机,我上午8.40的飞机,于是一起去的飞机场,路上我们聊大理的吃住旅游点民俗等。一个是24号登机口,一个是28号登机口,分别时他说:“你昨晚瞌睡的样子,就是想睡不能睡的样子,好搞笑,我就在你对面,所以看到了!”从2018年2月25日到现在快两年了,我们依然是可以互相讨论,一起学习的小伙伴。有时我会拿一句话的某个词斟酌是否得当请教他呢,也正如他所说,谈不上什么请教,就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过好想再去大理,再看看洱海,去找小屋,在小屋里看看书,去那个树洞城堡店,那个24小时不打烊的小书房!那里不仅有许多书,应该也装有许多小故事,不一样的书屋,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时光! 书中云:“希望这本书于你而言是一次寻找自我的孤独旅程,亦是一场发现同类的奇妙过程!”同感,细细看完他们的故事,我觉得他们,你们,大家都是心底有光的人! 书中云:“有一天你会明白,人生底色是悲凉。有一天你会明白,悲凉之上,有自修自证的温暖!”同感,人生的底色是悲凉的,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温暖的人,温暖地活着,温暖自己的同时,也给他人带去一些温暖!董老师对此评之:人生底色是悲凉,浮生若梦凭初心,温暖向上地活着! 书中云:“与君同船渡,书聚如共舟。船有再来日,人或不重逢。”的确,我可能不会与冰叔相逢相遇,但每当我翻阅他的书时,细看那些故事时,我知道我在书里会与你们相逢的!
才翻阅此书时,发现一则故事后有二维码可以扫描歌曲听,当时就猜想:估计每节故事后都会有歌曲吧,这估计就是彩蛋吧!虽然收到书之前杨老师就告知我:里面有音乐,可以扫码听,好听的话,分享下哦!原来真的有呢,这份惊喜就像糖果里的夹心,软软的,甜甜的,一口下去,弥漫于唇齿之间。
看到第二个故事《兄弟》时觉得喜欢,只因里面的一段对话:“大松大松。咱们一起年轻过咱们还要一起变老呢。咱们谁也别提前死了,你要是忽然死了,我可怎么办。”瞬间感动,情谊至深至纯,想起自己的好友们,也甚是动容!董老师看后也分享了自己的小故事:小时候感觉上学好苦,不过一想到好朋友和可爱的女同学都要和我一起吃这份苦,心里就觉得平衡多了;又远远地想到全世界的同时代孩子都会和我一样经历时代变迁、生老病死,心里就更平衡了;这种小时候的阿Q想法现在看来虽然有点幼稚,但也算是和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一起年轻过一起变老了;就像我们,虽小时候无交集,但同处一个时代,也是一起年轻,也会一起变老呢。 我评之:董老师提到的小时阿Q想法长大后的我们不是照常需要吗?不是说需要常想一二吗?没有好的心态怎么熬过岁月的无情,生活的苦难,人生的无奈呢?李诞在节目里随性说了一句“开心点吧,朋友们,人间不值得。”也是想告诉我们要用乐观的心态生活,人间很多不值得,但那些一二正是让我们留恋和牵挂的。 董老师回复:是的呢,其实这个说的高大上一点就是常常说的豁达;也许有些人是真正的不在意,有些人是有点阿Q精神,不过不管怎样,所追寻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能够看淡一些事情,少些不必要的烦忧,不要让自己活得那么累;云再淡、风再轻,总有一朵云落在你头上,总有一阵风拂过你身边。
我回复:云再淡、风再轻,总有一朵云落在你头上,总有一阵风拂过你身边~说得真好,此处应该有掌声!
看到《天津往事》这则故事时,我还猜这本书命名为《小孩》是不是有这个原因呢?自己姑且先这样猜着吧。“我问她怎么还擦口红了?话一出口便后悔,我说:…还挺好看。”隔着白纸黑字作为旁观者的我都忍不住想插句旁白:可怕的直男癌~然故事的惊奇在于,看前半截真以为是为了工作而千里迢迢,然后半截告诉我,为了一个人(看来我幼稚了);看前半截以为两个人终将相遗于江湖,然后半截告诉我,即使穿越十几年的光阴,还是会相遇于江湖。情感心理活动的描写很到位呢,看着真实可感,然这本来也就是真实的故事呢!
看到《客家姑娘》这则故事时,我又觉得这本书命名为《小孩》是不是有这个原因呢?看了采的故事,大致了解些她的人生经历,丰富而坎坷,曲折多变,辛酸坚强,怜惜却又不得不对她竖起大拇指。再难走的路,她都走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再难的岁月她都活得坚韧而又光芒万丈,在佩服她的同时又很想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心疼她这弱小的身体如何装下这许许多多的苦与难!看看别人的故事,如此丰富,如此多折,竟觉得自己的人生太过平淡,可细下一想,多曲多折,轰轰烈烈,变幻不定的人生就一定很好吗?未必呢!杨绛先生也教我们在困境中发现希望,让我们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不管眼前的生活有多无趣,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所以,我想一生经历跌宕,传奇坎坷的采最后也会找到自己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看到《台北儿子》这则故事时,感叹谁说久病床前就一定无孝子呢?阿宏后来这样阐述过他和父亲的关系——当他卸下父亲的担子,你就要担负起父亲的责任去把他当个孩子,而不是继续再把自己当个孩子。董老师对此评之:人老了就变成孩子了,对待他们就像他们当初对待小时候的我们一样,要多些耐心和呵护。 我回复:角色发生了变化,需要换个角度来看待事物与人了。
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发生,人间百态,生活多味,你我的故事虽有雷同,但不是复制。coffee姐姐的咖啡馆里也会有小故事值得她记录。她说:其实,咖啡馆很有意思,它就如一个微缩的社会小空间,每天看来来去去的人,听不同的亦或雷同的故事,有时共鸣,有时批判,有时敬仰………写这个圈儿,思维是发散的,语言是凌乱的,就想絮絮叨叨记录咖啡馆的某天的某些零星片刻……而已!
感谢小伙伴——杨老师送我的这本书,很是喜欢。也感谢冰叔写得这本书,记录那些不同风味的故事,如同coffee姐姐咖啡馆里不同风味的咖啡豆,不同的产区、不同的烘焙、不同的磨制、不同的冲泡、不同的温度,可以制作出不一样口味的单品咖啡。感谢偶然的机会知道“大冰的小屋”继而看冰叔的书。每次有人让我推荐看什么书时,我也不知道怎么推荐,因为我看的每一本书,都不是特意想去看这本书而去看。一堆书中拿起哪本书就看哪本,有幸认识便是缘,所以我觉得我与我看过的每一本书都是有缘,而且有时很奇妙,可能刚好这个时候是某种心情,就刚好能看到一本可以“解语”的书!
2018年春节去的大理,但那时不知道“大冰的小屋”(怪我孤陋寡闻),2019年春节去的丽江,和叔叔一家去的。先去老兵火塘吃的烧烤,吃完烧烤我们就去大冰的小屋听民谣,就在老兵火塘的斜对面,特近。小小的房间里,坐满了一排排的人。我们也在后面寻位坐下,听着小歌,喝着小酒。很巧,正好喝的“风花雪月”,当时浩弟拿了两种啤酒罐,给叔叔的是“大理”啤酒(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自己的是“风花雪月”啤酒,问我要哪种,然后我选的也是“风花雪月”。因当时去大理时,就对“风花雪月”这4个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大理四绝就是“风花雪月”,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即使只是一罐,也把我喝得脸通红,可不敢和书中的老兵比,一转眼的功夫就大半箱风花雪月易拉罐干没了,还没什么反应,老兵也忒是厉害了。小哥哥们弹着吉他,唱着小歌,大家安静地听着。一门之隔,便隔去了外面的喧闹,外界的纷扰,大家享受着此刻的专注与歌声曲调!结束后,又被引荐到对面大冰的书屋,上二楼,才发现也有弹吉他唱歌的人,也是一堆人排排坐,静静地听歌,我们也落座继续听歌。于是,差不多整个晚上我们就这样安静地坐着听歌!回到成都,原来就单位附近就有小屋,年前差点儿就去了,当时确实也去了,但因小屋里已座无虚席,我们便离开了。门口有《千与千寻》里的无脸男,我觉得若要相遇,兜兜转转,或早或迟,总会相遇!书中云:“因为身处戾霾,因为行走暗夜,所以愈发希冀烛光、萤光、流星和闪电”、“走过的路越多,越喜欢宅着”,诸多话表示很赞同,我不会写故事,但我喜欢看故事,听故事。我想我们每个人生存于这个世界,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故事,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拥有所有的故事,但听他人的故事,可以了解到,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个故事,还有那么不一样的人生,那么不一样的活法。不错,这个世界本就是绚丽多彩的,五味杂陈的,看不同的故事就像看不同的风景。你没去过的地方有人到达过,你没经历过的说不定曾经正有人挣扎过,努力过。他们的故事不是我们的故事,却无形中能给你一种力量,一种震撼,一种反思!细细看他人的故事,慢慢书写自己的故事! 冰叔说:“你会发现,我的笔下的每一个人,都是小孩。”这让我想起英国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写在墓志铭上的一句话“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2019.11.21下午6.00大冰的小屋——阳朔分舵试营业了,愿每一个小屋都生生不息!
(书中有许多歌曲,但我还是比较喜欢楚狐的《安心调》。释净宗在他的《再笨也要学会去爱》一书中是这样描写心安的:心安,心不动才能安,动即不安。心满足才安,不满足即不安。无危险才安,有危险心不安。没有恐惧才安,有恐惧即不安。除了南无阿弥陀佛,世间没有安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