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 | 新媒体前沿
摩尔定律最早是由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来的,他通过对 1959—1965 年芯片上晶体管的集成数据的观察,发现每隔 18 ~24 个月,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就会增加一倍,也就是说处理器的功能和处理速度会翻一番,而成本却会降低一半,这就是摩尔定律。 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理解起来比较复杂,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一年半前买来的一部手机,你再去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该类型的手机已经严重贬值,其实这就验证了摩尔定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处理器的性能越来越强大,原来一年半之前的处理器已不能满足原有的价位而只能让位于新处理器。显然,摩尔定律在近几年的手机、电脑等电子类产品中都有深刻体现。 摩尔定律本身是经济类、科技类学者会去关注的一个话题,但是近几年在部分院校新闻传播考研中也有体现,如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就考查到了名词解释“摩尔定律”。可见学习新闻传播的同学需要有广延的学识功底。
No.1
摩尔定律与物联网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未来将在城市中普及,即以一种全新的,以设备间的自动互相通信为特征的革新技术将从百姓的日常生活扩展至城市管理,并最终将市民、居民和游客融入其中,创造一个智慧的城市生态。物联网装置追求低成本、低耗电与电源效率,加上其极需要通讯能力芯片,因而其芯片并不需要采用先进制程,可是庞大的物联网需求依旧会带领半导体产业获利。如果摩尔定律在未来十年之中持续演进,预估到了2025年,中级笔记本电脑的微处理器于每秒可以运算10000兆次循环。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近年来人工智能与语音助理的发展,也可能让智能手机甚至其他智能装置在配合高性能芯片处理之下,提供让人更难以想象的物联网服务。
No.2
摩尔定律的终结
过去的 40 多年的时间里,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单个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已经从几千个增长到了几千万甚至几亿、十几亿个,这无论对于芯片、处理器和电脑整机,还是对整个人类经济社会而言,都产生了极其显著的作用,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摩尔定律自身的一些局限和不足也在逐渐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摩尔定律的作用。2012年,美籍日裔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在接受智囊网站采访时称,“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我们将看到摩尔法则崩溃。”前不久,摩尔本人认为这一法则到2020年的时候就会黯然失色。一些专家指出,即使摩尔法则寿终正寝,信息技术前进的步伐也不会变慢。2019年是5G技术的元年,今年年中5G牌照发放,11月1日三大运营商正式启动5G商用,这使5G边缘计算从试验、试点开始走向试商用,5G的移动速率将远远高于4G通信技术,从这个层面而言,5G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摩尔定律的预测能力。摩尔定律终结反倒催生了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事物和新的创业公司诞生。如中国5G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全球5G芯片厂商仅剩下了五家,其中有一半来自中国。 摩尔定律在新闻传播学中的使用往往要和新媒体结合在一起,现在各大高校对于新媒体的考查非常重视,大家在平时训练当中可以尝试将“摩尔定律”运用到题目作答中,如“摩尔定律”将会促使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化发展;机器人新闻写作、各大媒体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式都已经和技术挂钩,技术逻辑将会成为5G时代媒体运作的主要思路。 在媒介伦理问题上,技术带来的一大弊端是人们逐渐异化,摩尔定律一昧强调技术的高速发展,工具理性逐渐泛滥,我们要打破摩尔定律的限制,将技术更好的与人文价值结合在一起,回归价值理性。
参考文献:
逄健,刘佳.摩尔定律发展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5):46-50.
大家有任何问题,可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