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被优化后如何不做鱼肉任人宰割
最近因为网易和华为事件的发酵也看到不少平台在爆料裁员,其实人员优化是业内非常常见的操作,一般在公司上市前和年底规模比较大,另外就是互联网圈新业务作死后。我觉得面对裁员最重要的心态,这方面我毕竟是有点经验,为了避免日后对细微末节的遗忘我想记录一下面对“突如其来”的裁撤可能会经历的几个阶段,以及在这几个阶段中心态的调整和应对,希望能够给到更多人一些参考。
首先,我不相信“突如其来”的说法,如果你不幸即将被优化,一定事先会有种种迹象令你不安,如果连这点敏感度都没有那你可能不适合职场。这种迹象可能但不限于:
你的第六感(我的感知甚至超前于新领导到岗,只是大致了解他的profile就开始不安)
你的工作所涉及到的核心业务产出结果持续不尽人意(非自我产出,如果是自我输出结果不行那是个人能力问题)
部门不断有新人入职并陆续接你手里的工作
领导要你表态站队你不站队(站错都有可能比不占好)
突然请假很好请。。。。。。
各种你觉得比以往轻松的错觉都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征兆。今天不讨论如何扭转乾坤,只说如何在被动离职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的利益。一旦发现以上种种,第一步不动声色保留一切能够证明个人胜任力和输出结果的证据(如果能得到团队其他人的数据也一并保存)/保留打卡记录尤其是加班证据/同时仔细查阅劳动合同和员工手册看自己是否有过违规行为,自己心里有点数。
接下来有可能某天HR就找你了, 一般会先很官方的寒暄,然后会因为不同情况告知你要请你离开了祝你前程似锦,比较好的是给你合理的赔付方案,其次是给你一个月时间找下家,最差的是请你主动辞职走人什么都没有。不论是哪一种,不论对方什么说辞,千万要冷静不要吵闹也不要因为烦躁一口答应, 很多时候HR是很难做的没必要为难对方,说自己回去考虑一下答复就行。当然我说的这种情况的前提是过错方不在自己,你一定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这个认知就是你确定你是可以胜任岗位的并且有不错的产出,且在岗期间从来没有违规没有触碰劳动合同和员工手册里的制度条款,也就说是企业违规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自己问题那就好生感谢你公司让你加入还白养了你这么长时间吧。
如果是企业违规解除,谈话录音该录还是要录的,录音谈话要注意的地方是脑子要清醒(为的是以防真的要仲裁好给律师清晰明了的辅助),因为接下来的每一场谈话都是心理战和博弈了。我们不惹事所以不能怕事儿,相敬如宾最好,双方满意好聚好散;如果对方不按劳动法来就是想占你点便宜那不好意思,奉陪到底。当然如果你有很好的下家或者也不屑于搅和那就另说,反正老娘当时就是要争那一口气,拿起法律武器干到底,你若无赖我也可能用更无赖的方式让你付出更多代价。我见过太多企业招人的时候风风火火,融点钱烧的慌什么都想分杯羹,奈何能力不足组建团队一两个月就不得不遣散;业务遇到问题,老人解决不了就靠招新解决,问题解决掉后又觉得新人代价太高;抑或没有长远规划先来人干活再说,这个月燃眉之急解决掉下个月更新换代,usb式招人,即插即用,用完即抛。这些就是互联网企业现状屡见不鲜,更别说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批量换血。现实情况我们改变不了也无需自怨自艾,正视就好,但企业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你想买下一个快餐式的劳动力就必须为快餐式劳动力付出成本,谁都别沾谁便宜。
说回谈话录音,如果谈的正常,尽量还是保持礼貌得体,见好就收,毕竟还是共同走过一段路重心还是放在找下家上。谈的不正常是什么呢,就是为了占你便宜想方设法让你打压你,装白莲花声泪俱下控诉你,让你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我怎么给我老板给我同事造成了这么多负担???或者给你卖惨,讲公司多么不容易,培养你花了多少成本,公司亏空了多少,现在实在养不起你了。不论对方采取任何方案,对策都是不卑不亢,尽量平和礼貌,见招拆招,原则就一个:我在职期间创造了多少业绩,帮部门做了哪些事情,绩效优秀,遵规守纪,积极上进,从没有不胜任的表现,我对公司感情深厚,不知公司处于什么考虑做这样的决定,但是既然决定了我也尊重,也希望公司体谅我的难处,我上有老下有小。。。。。。然后说出你的要求(合法合理) ,记住不要有情绪,一旦有情绪,心理防线很容易就会崩溃,心理防线守不住就完蛋。 在对方不正常谈话的情况下脑袋清醒是指,HR或者跟你谈话的人每一句都有原因的,都有可能在试探你甚至挖坑,你会录音对方也会,一定要像面试一样冷静对待,知道他话中话或者下一句,自己掌握谈话主动权,把话题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一旦拿捏不准对方讲的东西或者赔偿方案的数字以及构成的时候,一定要多次确认,转换成自己的理解重复给对方听,让对方确认,不同意的地方立刻表明不合理不同意,模糊的地方完全可以扭转成自己想要的结果:不好意思,刚刚您说的意思我理解为XXXX,对吗?这样对方有可能会炸毛,来来往往这就是一场比较长久的博弈了。耗时耗力,但是其乐无穷,你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下你突然间相关的心理学,劳动法,财务知识,谈判技能飞速提升。我所说的一切成立的前提都一定是你并非过错方,否则你提的任何要求哪怕是在合理范围内把对方惹急了也宁可仲裁,到那个时候其实企业随随便便挑一个问题辞退你分分钟的事儿。很多人会担心硬刚的结果得不偿失,影响背调或者拿到被辞退的退工单。背调我可以说一下,不论你怎么离开上家公司,主动或背调,闹掰不闹掰,都不要幻想有完美的背调结果,人性是很复杂的,重要的是你留的谁的电话。关于拿到啥样的退工单,这个就是我为什么一再强调尽量保持礼貌得体的处理,刚的方式只有硬刚么,柔刚不行么?
其实中间还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主要是每个人情况都不太一样,我也只能就我个人经验说一部分比较典型情况了,那其余的问题我觉得很重要的是:
1,手里工作和交接要做好,除了这是良好的做人习惯以外,人与人之间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2,工作不是交朋友,不要太把同事说的话当真,更不要跟同事讲太多
3,互联网圈不好混,不要在想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太多人没你钱多还愿意付出你几倍努力的
后面再想到什么我慢慢补充吧,接下来想稍微总结总结关于写简历和面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