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装裱店的作品,怎么才算正常存放?
在英国艺术品贸易公会的装裱标准定义的“正常条件”下,博物馆级和保护级的装裱方法应能给艺术品提供长达35年和20年之久的保护,使艺术品免遭物理和化学的损害。
但什么是正常条件?如何定义正常条件呢?正常条件是基于三个环境因素:光照、温度和相对湿度。
光照
光照对艺术品的损害是最普遍也是最难避免的。损害取决于两个因素:曝光的时长和光源的强度。光照造成的损害是累积的和不可逆转的。它有多种表现形式。
光照会引起有些材料褪色,有些则会变暗或发黄,导致材料老化和变脆。光照会导致颜料和染料褪色或变色,比如光照使绿色中的黄色调褪色或消失,那么绿色将会呈现成蓝色。
紫外线是造成光照损害和褪色的主要因素,但可见光还是红外线也是构成损害的影响因素。

温度
将艺术品保存在阴凉的或稳定的环境条件下是最好的,英国对耐久保存档案文件所指定的温度标准是在16到19度之间。然而这对于居家的室内环境来说这标准就太严苛了。
温度每上升5度,物品的衰变速度就会加倍,作品保存在19度比保持在14度的环境中,其衰变速度会高出一倍。因此从耐久保存这个角度来看,相对低的温度更有利于保存作品。
温度波动会引起作品变形,油墨或丙烯开裂而导致颜料剥落,作品起皱或卷曲,以及损坏影像作品的成像乳剂等。

相对湿度
最具破坏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它会引起许多其他因素的损害。相对湿度的是指在给定的温度下空气中的水量与在该温度下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最大水量的比值,以百分比来表示。空气保持湿度相对木头和纸来说较弱些。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发生改变时,空气和纸张之间会发生水分交换直到两者湿度达到平衡,相对湿度增加意味着纸张会发生变化,反之亦然。因此如果相对湿度持续发生变化,同时会引起纸张发生自然膨胀或收缩。
过低的相对湿度会引起绘画作品的颜料脱落和开裂,也可能会导致有机材料如卡纸或木材变得太干。相对湿度大于70%,则会给霉菌和一些昆虫提供了非常理想的生长环境。

由于材料的膨胀和收缩率不同,温度或相对湿度的极端变化或波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损坏结果。
公会标准中的正常条件是指:避免光照直射,温度在10到25度之间,相对湿度在40%到60%之间。

一旦装裱好的作品离开装裱师的工作室,它的陈列环境就无法掌控了,但是装裱师可以给客户提供一些简单的陈列指南,而这些指南应该包含“正常条件”的基本信息。
小编今日就先介绍到这里了,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