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自然·广州六国环保主题艺术展”开幕仪式
曾有人问:为何要通过艺术展来吸引人们关注环保问题?因为这是艺术家的力量所在。

让·米歇尔说:“画家的力量体现在,通过作品来表达动物之美,以揭示不公平的现象。作品展示的动物,它们有同为地球公民的身份,有享受尊严的权利”。“循环&自然”,是由六位来自不同国籍和领域的艺术家共同提出的主题与愿景。

持续循环,自然往生
循环是旧物与创意产生新生,自然是万物循环从而永生。
广州六国环保主题艺术展暨AAE杯青少年环保创意展,经过23天青少年环保创意作品的热烈征集和画展筹备,终于12月1日15时隆重揭幕。开幕仪式于法国表现主义画院中国分院举行,并由院长让·米歇尔先生、副院长宣新明先生、香港博物馆概念馆长克里斯汀·皮拉尔先生、美国油画家协会前主席肯·克沃雷先生担任嘉宾,并为创意展得奖儿童颁发奖状和礼品。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9年12月16日。
“循环&自然”是六位艺术家共同提出的主题,以环保文化、原生态自然环境和自然动物为展示契机,共展出近一百件作品。

孩子的力量不容忽视
此次展览为了吸引更多的孩子了解环保,法国表现主义画院中国分院也向社会发起AAE杯青少年环保创意作品征集,以循环与自然为主题。
征集历时23天,画院共收到来自各地青少年投稿近百件,包含有油画、国画、综合材料、手工、装置、摄影、陶艺等多个艺术类别。经过六位国际艺术家及策展人精心筛选出的26件入围作品,与本次展览同期展出。院长让·米歇尔说:“我们今天都在为地球的未来担忧,我相信艺术可以令公众意识到保护自然的紧迫性,尤其是肩负父辈使命的孩子们还需负重前行,任重而道远。”
在现场热烈的气氛和浓厚的艺术氛围中,26位入选孩子藉此机会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也从艺术家们手中收获一份鼓励环保的果实。

画展导览 升华主题
法国表现主义艺术家让·米歇尔(Jean Michel Stanislas Garczynski )兼任画院院长,旅居中国十年,并于2012年在巴黎成立AAE-法国表现主义画院。2017年,中国分院扎根广州,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搭建一个互动的桥梁,通过艺术家展览、艺术课程以及艺术之旅为不同的艺术家创造真正的交流机会。他的新画作《氧气·大连》、《白骏马》和摄影作品《雪鸮》深得观众喜爱,让·米歇尔说:“艺术是一种向我们展示地球生命宝藏的重要力量,然而如果我们不付出努力,我们可能会很快失去它们。”

意大利野生动物摄影师费德里科·韦罗内西(Federico Veronesi)的作品反映东非野生动物生活中的光影与夕阳。从作品中强烈感受到动物的情绪、韧性、美丽与野性,呈现出动物不变的力量以及为生存而战的决心。反观现实,艺术家分享到:贪婪的人类在非洲疯狂地寻找象牙,犀角,狮子的骨骼,丛林肉,皮,野生动物被做成标本钉在在墙上,不断展示他们的伟大,在墙上挂着那些刚刚被杀戮的动物照片作为纪念。在无情的毒贩链的最后一个环中,屠宰的数百名偷猎者把大象和犀牛从非洲平原带到中国家庭的客厅或越南的传统医药店。他很难接受眼前的杀戮,感觉正在经历无情的屠杀日,无奈,瘫痪,眼睁睁地看着最喜欢的世界从眼前消失。

新西兰机器人装置艺术家马丁·斯普尔(Martin Horspool),循环利用大量具有五、六十年代工业设计风格的旧物,组装成机器人,并赋予其新的身份、性格、生命与意义。马丁说:“我相信循环利用是件好事,尽管这已是老掉牙的话题了。我把旧物重装机器人的创作方式,看作是对工业历史和工业遗产的一种保护。”

非洲野生动物艺术家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说过:“生境丧失,无论对非洲野生动物还是生态环境而言,都是极大的威胁,我们需要人与自然重新联结。只有当你开始欣赏、爱与敬畏自然,你才会去保护它。由衷希望我的艺术能为大家在提高保护意识上出一份力。”10余幅非洲濒危野生动物的作品,以超写实主义风格创作,细腻的技法重现野生动物在非洲荒野的栖息情景,表达对动物由衷的爱与乃至对自然威力的敬畏。

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家维多利亚·维洛佐(Victoria Velozo)通过让人欣赏从自然中汲取美的画作这种方式,来唤起大家的积极响应。将当代抽象油画与传统现实主义水彩画融合在一起,并通过作品呈现中西方的寓意文化,传递积极和正面的寄寓。

最后来到西班牙海洋线构艺术家诺埃米·伊巴兹·梅西(Noemi Ibarz Merce)的作品区域,她的作品色彩鲜明,线条连续而一气呵成,画面是从海洋中汲取灵感创作的梦幻场景,尤得女藏家和孩子的喜爱。充满设计感的线条呈现出微微浮动的微观海洋植物,环绕在不同的海陆动物之间,其中最新作品《虎》传达出诗人余光中的一句诗——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诺埃米说:“通过艺术联手对抗气候变化,我在画作里保留了象征大自然的形象。画作之所以美好,说到底还是源于我们所需保护的大自然本身”而更应让人警醒的是,艺术家发现画中的动物和海洋植物近年正在减少。

环保讲座 直击人心
随作品欣赏环节告一段落,特邀参展嘉宾/香港生态系统行动基金会主席克里斯汀·皮拉尔担任主讲人,邀请观众落座聆听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沙龙讲座。在独具特色的“塑料品里的水母”互动中,他向大家展示用塑料瓶带来的一只真水母,而大家信以为真之时,他说:“我只是和大家开个玩笑”。其实,这一美丽真实的水母是一块塑料膜,然而在浩瀚的大海里,有更多的动物和我们一样被“蒙骗”,错认这些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是鲜美的饱腹食物,从而带来巨大的危机,由此传达保护地球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一场无声胜有声的画展,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在12月1日成功揭幕,只因六国艺术家及策展人怀有共同的艺术愿景,懂得欣赏美的同时,更要保护美的本源——共同的大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