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建立生活的秩序感
查看话题 >你如何建立生活的秩序感
秩序感是在一个系统内,在多要素具有随机性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发展,对某些要素注意控制和纪律,对某些要素自由,将无序的发展组成有序的格局,取得秩序感。
秩序感,意味着掌控感、高效、理性。长期的秩序感,给人自信、进步、节省大量时间。
如何建立秩序感?1.规划。2.实行。3.保持。(4.优化)
以整理房间为例。
1.合理规划。 认真规划物品的分类和分区,放在它该待的地方。必要的话请专业的软装设计师,解决审美问题。
2. 整理。将规划从书面实践到现实中。
3. 保持。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你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保持。记住被重新规划好的物品的位置,有必要的话拍个照片,然后把一些物品的位置,写到纸上,贴在你经常看到的位置。 多余的物品定期清理。
(4.优化。在保持中,持续思考,优化出最佳方案。最终形成闭环。)
将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件,逐一进行规划、实行、保持(和优化)。慢慢的,你将会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感。
以我的日常生活为例。
每天早上,6:50起床,洗漱,早饭。送孩子上学,车程约10分钟,在此期间,和孩子进行预复习或常识积累。
早上8:00-9:00,通勤时间,约1小时,看电子书,网易蜗牛读书。类目大约为日本治愈小说、心理学、效率工具书、专业书。
9:00到公司,用印象笔记模板,进行昨日复盘、月计划打卡、今日计划。用时约15分钟。然后开始每天的工作安排。
中午12:00-1:00,午休时间,边吃饭,边看纪录片、能激发我个人想法的综艺节目、访谈节目、或半部电影。
下午5:00-6:00,通勤时间,打开自己的“想知道清单”,从知乎、搜索引擎上查询答案和方法。
6:00-8:00,这段时间属于家庭和孩子,吃晚饭,检查作业、陪孩子玩、一起阅读,打扫卫生等。
晚上8:00,洗漱,陪孩子一起入睡,他睡觉,我刷会儿手机,通常是刷b站、看电子书。大约10点以后入睡。
我是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生活秩序感的?
1.多思考,多思考,多思考。脑子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好好思考适合自己生活的规划。每个人需要的规划各不相同,比如我找复盘模板的时候,发现总是不够契合。最后,自己制作了一个PDCA模板,从每日规划到复盘,都在一张表格上,节省了很多时间,用着很顺手。总之,适合你的不一定适合我,所以需要个人去寻找适合个人的解决方法。
2.实行。把脑海中的想法,实践出来,去做。想100次,仍然只是想法,仍然只是准备阶段。做出来,才真正开始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3.持续做下去,体会量变和质变之间的飞跃。让秩序感深入至思维方式,然后指导你的日常习惯。每天早上的规划和复盘,使我很有成就感。复盘次数在不断累积,打卡表上一片飘红,这些都说明,你在不断战胜自己、不断加深自己的秩序感。比如,我现在思考和解决问题,开始有一个框架;聊天时抓住主题,不易被人带偏;某段时间,不去做某些事,会觉得时间浪费;规划好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段时间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下段时间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秩序感进入到思维方式,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因为,过去的我,对于没有秩序感是什么样子,实在太了解了。
以上,建立生活秩序感,个人的一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