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文件管理,流程,以及相关硬件的选择
原文发在我的公众号 (L的光影旅记)
一 文件管理的意义
摄影有七八年了,从拿起相机的那一刻,我就面临一个问题——如何保存我的那些照片。
我相信这其实是每一个现代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今手机摄影越来越方便,发达,随手一拍是那么的easy。很多人是从来不整理照片的,久而久之,手机的内存就会慢慢被占满,然后就得删除。可面对几千几万张照片要一一选择删除或者保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耗时耗力。当然,有钱也可以买新手机,这样通常那些旧的照片就会留在旧手机里,甚至都会忘记里面有什么,隐私,裸照?搞不好还会有艳照门的风险。 离题了。。。
对于我来讲,摄影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对于美的捕捉和追求,另一个是对于生命的一种记录。年轻人是不断向前看的,可人老了,就会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生。摄影即是一种回忆,又是一种对回忆的升华,很多时候看到一张照片就会想到过去的一个场景,一些人和事,这些都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应该被遗忘。记得每次回姥姥家,我都喜欢去翻阅那些泛黄的老照片,最老的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姥姥每次都会津津乐道的讲述那些照片的故事,如数家珍,历史就这样被串联了起来,自己个体的生命也被赋予在了广阔的时空里。
现在不像以前,照片是用相框框起来,相册包起来,安全地储藏在书架上,柜子里。数字化时代,一切都以0和1的方式储藏着,我们也需要新的方式去守护这些回忆,让自己,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有这样时空的衔接。
这就回归到文件管理了。文件管理就是对于数字文件的整理和储存。如果文件管理不妥善,甚至没有任何管理,就像把一张张零散的照片随便丢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到了最后想找到代表某个回忆的照片却怎么也找不到。而且,很多时候那些照片就会随着设备的损坏或者更新就再也找不到,就像一把火把家给烧了,许多回忆的记录就不存在了。我记得很清楚我13-15岁的照片因为一次电脑事故而没有了。 因此,逻辑,妥善的文件管理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这么多年来我照片拍了有好几万张了,加在一起1000多个G,因此也慢慢总结出了一些文件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在此分享给大家。
二文件管理的流程
下图是我文件管理流程的总结。

首先,为了追求最高质量的画质以及最大程度的后期处理,我拍照都会选择RAW格式(最原始的摄影数据,感光元件上的1和0,未被压缩无任何信息损失的数据,不了解可以百度)。 Raw格式很大,我两千四百万像素的相机,一张RAW格式文件大约50兆,现在很多全画幅的相机都有四千,五千万像素,一张RAW可以到达100兆+(1000兆=1G) 因此每拍完一组照片,也许是几天,一个礼拜的出游旅行,也许只是几张出门的随拍,我都会第一时间将那些RAW文件从相机SD卡里拷贝进电脑,放进相关的文件夹。在确保了拷贝成功后,我会第一时间删除SD卡里的文件。这样有两个目的: 一,方便整理——如果SD卡里的文件不及时清理,会越来越多,虽然文件会有时间记录,可慢慢会不记得哪张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再加上预览RAW文件又不方便(文件大而读得很慢,且有些RAW格式无法直接在File Explorer被预览,需要用专业的软件,比如Photoshop 一一打开),因此囤积了很多再处理就会又费时又费力。打个比方,就好像收拾房间,如果每次用了什么东西都及时放回原位,每次有一点垃圾都及时清理干净,这样维持干净整洁的成本就非常低。反之,如果平时什么都不在乎,直到不行了再收拾,那么清理的成本就非常高,而且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烦躁,焦虑。 二,让SD卡永远保持足够的空间,不会遇到拍到一半发现空间没了需要挑选一些旧照片删除但又不知道删哪张最后错过了很多拍摄的时机,特别是去一些地方旅游,可能有些场景一辈子也就只能见到那么一次了。。。 关于文件的归档,我是根据时间线去整理的。可能有些摄影师会根据主题、根据色彩、根据项目等等。。。这些因人而异。对于我,时间线比较符合记录的意义,而且比较简单,直接。 我会先针对每年建一个文件夹,比如今年是2019年,我就会建一个叫2019的文件夹,然后把所有2019年拍的照片都放在里面。然后在年份的子目录里,我会按照【年、月、日和地点或者发生了什么】去建立相对应每一次摄影的文件夹。这样文件夹本身就包含了时间地点的信息,就已经是一种对于记忆的存档了
下面是一些截图:


一点小提示:就是命名时最好用简单易懂直接的文字,包含地点和事件最好。有时我会想起一个晦涩文艺的名字,比如秋光影,刚拍完觉得映像很深刻一定会记得,可过了一段时间会慢慢淡忘,再看到那个文件夹,会一头雾水里面是什么。可如果比如是‘’秋天校园的午后‘’,就会清晰很多。 文件夹建好,照片都拷贝好后,下一步就是把它们导入文件管理软件。在这里我推荐大家用Adobe Lightroom。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并用它做后期,可它其实也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图像文件管理软件。 在这里,我想先介绍一下Lightroom的文件结构(这对于未来备份之类的很重要)
Lightroom的一切都是基于编目。

上图是编目大概的介绍。或许对于非理工科的人来说编目的概念有点抽象,我打个比喻吧。编目就像是餐馆里点菜时用的电子菜单,它里面包含了包含了菜的各种信息,包括菜的品种(肉菜、素菜、凉菜、热菜、汤。。。等等。。啊。。我饿了;价格、菜的照片、做法、描述、等等等。我们不可能亲自去厨房看每一道菜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做出来的,我们只能凭着这些信息去选择我们想吃的菜,而菜单把这些信息都整合在了一起,以方便我们使用。同,编目就是把所有关于照片的信息都整合在一起,以方便我们使用,管理。
对于相片,有三个信息是很重要的
1. 原文件储存在哪里——之前说过,RAW文件很大,任何后期修改都很占电脑资源,因此导入Lightroom后,Lightroom会针对每张照片建立一个预览文件(压缩后的图像文件),这样在后期时任何调动都能及时的看到。但预览文件没有原文件的信息,因此在做完后期导出后,还是要回归到原文件,这样,原文件的相关位置就很重要了。一旦找不到原文件,就无法导出。
2. 照片处理的相关指示——lightroom的图片处理是非破坏性的。意思就是任何处理都不会对原文件本身有任何更改。打个比方,假如你画了一幅画,你想改进它,你可以裁剪,你可以拿画笔继续涂涂抹抹,你对这幅画做任何事情都是破坏性的,一旦做了你就无法恢复这幅画原本的样子。非破坏性,就是,我这里有一套指令,裁剪,涂抹,只要follow这套指令你就能达到你想要改成的样子。但我们不对原图做任何事情,我们只是有这套指令,执行,就是先把原图完全复制一遍,再按照指令进行修改,最后成品。每修一张图,每一个动作,都被记录了下来。这些就是照片处理的相关指示,编目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因此只要有原文件,我就能恢复我当时修图的全部过程。而储存指令,要比储存一张张修好的图,文件要小得多。
3. 照片的标签。每一张照片文件都会嵌有一些信息(metadata),包括时间,地点,lightroom还可以让你自己加关键词,比如颜色、场景、主题等等,你也可以给自己的照片打评分,比如1分就是烂片,不需要的,5分就是佳作,可以拿去卖的。。。这些标签能让你在繁多的文件中更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文件。这也是文件管理重要的一部分(我用的并不多)。
总结一下 编目就是照片的档案数据库,它里面包含照片所有有用的信息。P.S.lightroom并不是唯一的文件管理软件,但任何一款合格的文件管理软件都应该具备类似的功能。 。。。 所谓导入,本质就是在建立一个有关照片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会随着照片的增多而增大。当数据大到一定程度,用起来就会不方便,找什么会很慢,会导致死机,就好像当菜单里的菜越来越多,渐渐的找到自己想吃的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我每年都会以年份为名建立一个新的编目,然后把这一年的照片都导入到当下这年的编目。
因为导入之前我就已经把文件夹等都建立好了,所以它们会以同样的方式出现在lightroom里,我一般不再去做更多的整理。
下一步就是后期了。后期之前,我会先做筛选。摄影不可能每一张照片都很完美,一定会有很多烂片,废片,特别是拍人像的时候,没对上焦、表情不到位、角度不好看的,重复的,等等。只有底子够好的照片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继续打磨它,筛选就是这些照片选出来,安上标记。Lightroom的标记方法有很多,可以打星(0-5)可以标注颜色(红、绿、蓝、黄),还可以打旗。我用的最多的就是星标,通常3星或者以上才会修,特别好的会打4星,自己非常满意的会打5星。至于2星,就是那种好坏之间徘徊的,刚刚及格无法决定的。低于2星就放在那不管它。
PS我是从来不会删除原照片的,哪怕是废片烂片,因为我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需要它们,比如有的时候写公众号,有些照片拍的不好可是就只有它才最适合放在某些文字之间。。。我也永远不知道我会不会哪天突然看到我当时觉得很烂但现在觉得特别棒的照片。。。
筛选完了后期,然后导出。所谓导出,就是把照片从RAW格式,经过一系列后期处理后,转化成压缩过的JPEG格式。我会在放原图的文件夹里建一个子目录,叫processed(处理过),然后把照片直接导到这里。有的时候比如旅游一次性去了很多地方拍了很多照片我也会在导出时进行更细化的分类,比如下图。

因为我大部分时间导出的图片都直接发豆瓣或者朋友圈,图片尺寸不需要很大,所以我导出时会设定单边最大2000像素。可有的时候比如帮人拍婚礼,或者自己想打印照片挂墙上等等,我就需要导出原尺寸未压缩的照片。对于这些我会另建一个文件夹,如下图:

以上,建立文件夹à原数据拷贝à导入à筛选à后期à导出,是我每一次拍完照都会进行的文件处理流程。 上面提到,为了防止编目过于庞大,我每年都会建立一个新的编目。旧的编目怎么办呢?这就来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备份。 Lightroom里面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导出编目(Export Catalogue)

就是你可以把这个编目里所包含的一切,包括它连接的原文件,后期的指令等等,全部一起导入到一个你指定的地方。我每年都会把来年的编目导出到另一张专门用来储存照片的硬盘,同用年份命名,如下图

确定导出完毕后,确定原文件和处理过的文件都被移后,我会手动删除当下硬盘储存的所有照片和相关数据,然后开始新一年的摄影。 为什么要删除呢?下面我简单聊一下硬件设备,重点还是放在文件管理。
三 硬件选择
首先,修图需要一台电脑。(当然手机也可以但是它没有电脑强大)
下面普及一下电脑知识。。。
导入导出以及修图,都很占用电脑资源,所以处理器,内存,当然是越快越好。
至于显卡,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稍微专业一点。。。显存比较擅长简单的并行运算,而CPU比较擅长处理具有复杂计算步骤和复杂数据依赖的计算任务。通俗点说,显存比较擅长同时计算(并行)很多个1+1=几这样的事情,而CPU擅长专注解决一个复杂的微分方程之类的。还不理解也没关系,总而言之图像处理的很多算法CPU更擅长,而视频剪辑等则会用到更多并行算法,显存更擅长。。。
内存,就像人的短期记忆。就比如你算33 x 11 = ?你内心大概的想法大概是33 x 10 + 33 x 1, = 330 + 33 = 363.330 和 33这两个中间步骤得出的数字,就是你在心算中短期储存的数据。内存就是用来干这个的。图像处理对内存要求并没有太高,通常16GB足矣。
接下来是重点——硬盘。
很多人觉得好的电脑配置无非就是CPU快,内存多,硬盘大。但其实硬盘也是有速度的。而且硬盘的速度相比起CPU和内存,就像乌龟和汽车和赛跑。是的,硬盘超级慢。这在平时当然没有关系,可是处理照片时是一直在对庞大的照片文件进行读写,特别是一次处理几百张然后全部导出时,每一张都是复制再拷贝的过程,这时候硬盘的速度就是整个环节的瓶颈了。
就像一个接力赛,CPU,内存,硬盘,一起工作,硬盘最慢,其他两个想快也快不起来。
所以图像处理,重点应该放在硬盘上。
现下大概有两种硬盘,HDD和SDD。
HDD就是普通的机械硬盘,一个旋转的铁片,上面有个磁头,根据铁片上的凹凸去读取数据。SDD就是固态硬盘,用某种半导体的芯片作为数据的载体。再深入就不讲了,重点是,HDD容量大,便宜,但是读取很慢,特别是对于碎片化的数据(比如好多好多照片),而SDD容量小,贵,但是读取快,特别擅长碎片化的数据。
打个比方,HDD就像火车,只有一个轨道,碎片化数据就像轨道周边站着的小人,你要去接ABCDE君,就必须先开到A,再到B,C,D。。。等。如果ABCDE是按照顺序排列的,那也还行,但如果ABCDE是随机的,火车就得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很折腾很慢。而SDD就像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没有特定的轨道,有无数舱门,可以同时一起接人,所以不管有多少人,站得多乱,都没差。
所以结论就是,SDD很适合进行现下的文件处理(删除,添加,拷贝,数据各种随机化,都没有影响),而HDD很适合储存和备份大批不太需要动的文件。
我的电脑有2个SDD(500GB+ 1000GB)和2个HDD (3GB+6GB)。我会把当下编目里的所有文件都放在1TB的SDD里,然后再每年备份到HDD里。这样文件就都安全了。
PS,我当年很奢侈的买了一台27英寸的苹果5K一体机,用了3年几乎原价卖了(苹果真的不掉价),然后拿卖的钱配了现在的台式电脑,水冷,超频。。。(PC真的便宜)。。 最后。。我想介绍下两种规格的SSD。SATA和PCIe
SATA和PCIe是两种不同的接口,不同的接口支持不同的速度。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两种路,高速和国道,限速不同。SATA是国道,慢,只能每秒600兆。PCIe是高速,快,可以每秒2000兆。。。而SSD本身是车,它可以开到600,2000,可能最高速10000,但它不能超速。听说Intel研发出了一种叫Optane的东西,更快,介于内存和储存之间。。我目前还没有研究。
总结
无后期,不摄影。
设备不光是相机镜头,还需要电脑。
想要认真摄影,文件管理很重要。
想要记录回忆,文件管理很重要。
节约时间精力,文件管理很重要。
文件管理的精髓在于标签,分类。
亚里士多德发明了分类学,没有分类就没有逻辑,没有科学。
罗素更是用集合论把分类推向了高潮。
分类是一种对事物属性的了解。
收纳,规整,管理,越多了解,越容易做到。
女生比男生更了解衣服,
因此衣柜往往更整洁
女生通常都不太了解电脑,
因此电脑一般乱七八糟。
倒过来,就是男生。
摄影,不光是拍照,前期,后期,归整,管理,它是一整套流程。
人生,不能只有感性,还必须有理性。
感性是目的,理性是工具,感性是灵魂,理性是肉体,理性赋予感性可能性,感性赋予理性意义。
学会分类,学会整理,不论摄影,还是生活,都是很重要的技能。
它让人生更加轻松愉快而美好。
最后
一定要勤快,一定要勤快,一定要勤快
不光要动手,还要多动脑
懒惰是一切不快乐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