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洁尘的近距离“接触”
1、知道洁尘要来广州唐宁书店参加书友会的一个活动,是豆瓣的好友通知我,相约一起过去。
洁尘,女,原名陈洁。四川成都的一个知名书房型作家,善写情感题材,其女性视觉有独特的观察和角度,细腻,警句多,多年来一直写各种影评书评和散文。写过两本小说,不算长篇,近年据说往剧本方面发展,涉猎甚广,看过的书和电影,大部分的人一辈子也看不完……
2、我确实喜欢洁尘的文字。她自嘲自己是小女人,没有铁肩担重任的使命之感,所以是书房型作家。别人写东西是往外延伸,她是往里面挖掘。那是因为她有一颗敏感的心,能在浮华中体味着悲哀,又在对浅淡愉悦的心境追求中豁然开朗。她的文字是开在黑夜里的花,是潋滟在寂寞中的旋舞。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文字受她影响很深,当然,中间包括张爱玲的,三毛的,天文天心的……她是那种能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同时经营得很好的女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她的作品不能再去到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像她说的,她经历的东西太少了,生活太简单了,她只适合写这种类型的文字。无妨。世间每个人的角色不一样,不需要每个人持有什么使命感。
3、我是七点到达唐宁书店。环市路的那家,花园酒店后面,我朋友在那里等我,两人见面照例是小资的来个拥抱互相问候近况什么的,然后才一起进去书店。也许我过了追星的年龄,对洁尘也好,甚至是我比较欣赏的另一种类型作家龙应台之类的也好,持有的情感非常简单,就是欣赏这个人,喜欢她表现出来的文字。换句话说,真人是否一定要见面,反而特别淡然。能够让我激动起来的也许只会是为数不多的偶尔在电视上看到的几位喜欢的歌星。那是演唱会再远可能也会去看的那种。我朋友则显得比较激动,带了相机,打扮非常整齐,不像我,照例是T恤牛仔裤加上背包。我在书店里慢悠悠的逛,顺便挑书,他则心神不定的四处张望。我说,得了,我看你的一颗心都快要蹦出来了。
4、洁尘是将近七点十五分过来,时间观念和想象中一样强,文如其人。陪伴她的应该就是经常上照片的那几个闺密。有两个粉丝很远就热情的和她打招呼,而她非常有礼貌,淡妆,微笑,甚至是笑声爽朗的那种,声音感觉有点沉。工作人员在组织会场,洁尘像小孩子一样留照拍照完了以后和她的那几个闺密凑在一起看拍得好不好看,家常女人的感觉,我们私下也经常干这事。
5、七点三十分准时开始,我和他坐在最前面,和洁尘的距离大概是一米五左右,人不算太多,几十个人这样,媒体朋友不知道是否有来,没留意。女性最多,今晚过来追捧她的大概年龄都在三十岁以上,至少没有学生小姑娘之类的,尽管后来在签名的时候洁尘对我调侃:你看了我那么多的书,但是看起来你很小啊。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可能我也没多想,马上回了一句:可是我已经三十二岁了,我的儿子比你儿子小三岁,看你的作品或者博客,经常深有感触。现场的人包括她都楞了一下,真是娃娃脸啊。尤其是洁尘,她揽着我的肩膀留影,然后认真的说:你看起来精神气息特别的好,很小的样子。我笑。也许吧,天生就长着苹果娃娃脸。老的是心里的某一部分。最后没说这句话。
6、席间的内容大都是一问一答。读者问,她回答。关键字是:自律、心态。她说她是一个标准的职业作家。每天九点开始写作,一点结束,下午看书电影干家务。每天的时间像上班一样准时。每天要结束的时候必然是已经知道明天要写什么才结束,首尾相连,写作的习惯一直单调又自律。她把写作当成了职业和任务。
7、不知道为什么,从头到尾,我都没有那种特别激动的心情出现,一切都是淡淡的,包括签名的时候,她问我要不要写一些别的话,我说不用了,签名的人特别多,我怕你太累了。她签一本,我收起一本,自然而然。签名完毕,我们也就走了。见到了洁尘,而且是近距离接触,也问过了问题,也有了答案,也吸收了一些她的东西,够了。洁尘不是那种气场强大的人,她温文尔雅,谦卑有理,可以说是家教特别好的那种书房型作家。说自私一些,我倒是觉得唯一有点小小的遗憾,在我来说,我只是喜欢她的文字,以及文字透露出来的那种气息,那种感觉,那种味道。真人倒是希望不要太近距离接触。这不是说她不好,她很好,侃侃而谈甚至是热情的和你主动交流的那种家常女人,其实我希望她话少,呵呵。
8、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是,顺便在唐宁书店买了很多书和CD,买单的时候店长一直帮我送到车上(刚好车停在书店旁边),像我喜欢的那种类型的书,一般书店买不到,网上订不到,所以每次过去唐宁,总会买很多,没办法。
9、回去的路上,我一直沉默没说话,车里放着的是我最新买的CD,我的朋友滔滔不绝的和我谈这个,那个,我偶尔应答两声,夜色温柔,街灯闪亮,两旁的树木哧溜哧溜的往后倒,一个接着一个的阴影陆续散去……其实我的心情很不错。我想起洁尘今晚说的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人有七情六欲,总会有爆发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要太当一回事,不要给情绪左右和控制,它们只是迷雾,教你看不清自己,等它们散去,用上一点时间就好。我想,我的负面的情绪,上个星期的那种悲伤绝望不好的情绪,已经慢慢的消散过去了……至少这两天的我,重新找回了自己,自信,开心,淡然,平静。我把朋友送回他家楼下,挥挥手互相道再见,再上高速,一个人开车回去。
10、也许,最值得开心的是,我终于重新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的位置,一切负面的都过去了。只要我知道自己感觉舒服,在乎什么,想念什么,需要什么,抗拒什么,排斥什么,也许这样就够了。
洁尘,女,原名陈洁。四川成都的一个知名书房型作家,善写情感题材,其女性视觉有独特的观察和角度,细腻,警句多,多年来一直写各种影评书评和散文。写过两本小说,不算长篇,近年据说往剧本方面发展,涉猎甚广,看过的书和电影,大部分的人一辈子也看不完……
2、我确实喜欢洁尘的文字。她自嘲自己是小女人,没有铁肩担重任的使命之感,所以是书房型作家。别人写东西是往外延伸,她是往里面挖掘。那是因为她有一颗敏感的心,能在浮华中体味着悲哀,又在对浅淡愉悦的心境追求中豁然开朗。她的文字是开在黑夜里的花,是潋滟在寂寞中的旋舞。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文字受她影响很深,当然,中间包括张爱玲的,三毛的,天文天心的……她是那种能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同时经营得很好的女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她的作品不能再去到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像她说的,她经历的东西太少了,生活太简单了,她只适合写这种类型的文字。无妨。世间每个人的角色不一样,不需要每个人持有什么使命感。
3、我是七点到达唐宁书店。环市路的那家,花园酒店后面,我朋友在那里等我,两人见面照例是小资的来个拥抱互相问候近况什么的,然后才一起进去书店。也许我过了追星的年龄,对洁尘也好,甚至是我比较欣赏的另一种类型作家龙应台之类的也好,持有的情感非常简单,就是欣赏这个人,喜欢她表现出来的文字。换句话说,真人是否一定要见面,反而特别淡然。能够让我激动起来的也许只会是为数不多的偶尔在电视上看到的几位喜欢的歌星。那是演唱会再远可能也会去看的那种。我朋友则显得比较激动,带了相机,打扮非常整齐,不像我,照例是T恤牛仔裤加上背包。我在书店里慢悠悠的逛,顺便挑书,他则心神不定的四处张望。我说,得了,我看你的一颗心都快要蹦出来了。
4、洁尘是将近七点十五分过来,时间观念和想象中一样强,文如其人。陪伴她的应该就是经常上照片的那几个闺密。有两个粉丝很远就热情的和她打招呼,而她非常有礼貌,淡妆,微笑,甚至是笑声爽朗的那种,声音感觉有点沉。工作人员在组织会场,洁尘像小孩子一样留照拍照完了以后和她的那几个闺密凑在一起看拍得好不好看,家常女人的感觉,我们私下也经常干这事。
5、七点三十分准时开始,我和他坐在最前面,和洁尘的距离大概是一米五左右,人不算太多,几十个人这样,媒体朋友不知道是否有来,没留意。女性最多,今晚过来追捧她的大概年龄都在三十岁以上,至少没有学生小姑娘之类的,尽管后来在签名的时候洁尘对我调侃:你看了我那么多的书,但是看起来你很小啊。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可能我也没多想,马上回了一句:可是我已经三十二岁了,我的儿子比你儿子小三岁,看你的作品或者博客,经常深有感触。现场的人包括她都楞了一下,真是娃娃脸啊。尤其是洁尘,她揽着我的肩膀留影,然后认真的说:你看起来精神气息特别的好,很小的样子。我笑。也许吧,天生就长着苹果娃娃脸。老的是心里的某一部分。最后没说这句话。
6、席间的内容大都是一问一答。读者问,她回答。关键字是:自律、心态。她说她是一个标准的职业作家。每天九点开始写作,一点结束,下午看书电影干家务。每天的时间像上班一样准时。每天要结束的时候必然是已经知道明天要写什么才结束,首尾相连,写作的习惯一直单调又自律。她把写作当成了职业和任务。
7、不知道为什么,从头到尾,我都没有那种特别激动的心情出现,一切都是淡淡的,包括签名的时候,她问我要不要写一些别的话,我说不用了,签名的人特别多,我怕你太累了。她签一本,我收起一本,自然而然。签名完毕,我们也就走了。见到了洁尘,而且是近距离接触,也问过了问题,也有了答案,也吸收了一些她的东西,够了。洁尘不是那种气场强大的人,她温文尔雅,谦卑有理,可以说是家教特别好的那种书房型作家。说自私一些,我倒是觉得唯一有点小小的遗憾,在我来说,我只是喜欢她的文字,以及文字透露出来的那种气息,那种感觉,那种味道。真人倒是希望不要太近距离接触。这不是说她不好,她很好,侃侃而谈甚至是热情的和你主动交流的那种家常女人,其实我希望她话少,呵呵。
8、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是,顺便在唐宁书店买了很多书和CD,买单的时候店长一直帮我送到车上(刚好车停在书店旁边),像我喜欢的那种类型的书,一般书店买不到,网上订不到,所以每次过去唐宁,总会买很多,没办法。
9、回去的路上,我一直沉默没说话,车里放着的是我最新买的CD,我的朋友滔滔不绝的和我谈这个,那个,我偶尔应答两声,夜色温柔,街灯闪亮,两旁的树木哧溜哧溜的往后倒,一个接着一个的阴影陆续散去……其实我的心情很不错。我想起洁尘今晚说的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人有七情六欲,总会有爆发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要太当一回事,不要给情绪左右和控制,它们只是迷雾,教你看不清自己,等它们散去,用上一点时间就好。我想,我的负面的情绪,上个星期的那种悲伤绝望不好的情绪,已经慢慢的消散过去了……至少这两天的我,重新找回了自己,自信,开心,淡然,平静。我把朋友送回他家楼下,挥挥手互相道再见,再上高速,一个人开车回去。
10、也许,最值得开心的是,我终于重新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的位置,一切负面的都过去了。只要我知道自己感觉舒服,在乎什么,想念什么,需要什么,抗拒什么,排斥什么,也许这样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