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春天的季节性快乐时刻
查看话题 >这一年 | 从当季限定说起
岁末,整理盘点的时日。今天起,想用一年的时间聊聊“这一年”。嗯,不想听唠叨的也可以直接跳到文末的好书推荐。
回顾11月日本行最大的感受之一,竟然是鲜明的时令感,以及随之而来的幸福感——时令感竟然可以如此紧密的调动起幸福感,这着实让我有些意外。
空调、格子间和大棚,是现代社会消除季节感的三大罪魁。我们一年四季把自己装在近乎恒温的狭小空间里,吃着一年四季都类似的食物,慢慢丧失掉对季节的清晰感知,或许只有在工位伸懒腰的间隙或者加班回家的路上,才会恍然到,原来秋天快过完了!——这么多年来我几乎一直以为时令感只是存在于这些间隙的感慨中。
而日本这个更加现代化的国家,却意外的有非常鲜明的时令感。经常有朋友说,日本可以一年四季来: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烟花、秋天的枫叶、冬天的雪。可其实除了这些符号,日本的时令感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小细节里。我们此行正值秋天,“当季限定”的牌子比比皆是:新鲜上市的柿子、橘子、板栗摆满超市自不必说,稍留心点还会发现柿子叶做的寿司、橘子做的酒、松茸煮的饭。这是商场里当季限定的五色松茸饭:

这是在西大寺旁边吃到的鲜松茸蒸饭:

宇治名声在外的中村藤吉甚至把只有本店特供的抹茶芭菲推出了秋季栗子主题的限定款!抹茶主题的长这样:

栗子主题的长这样:

菜单里非常详细的介绍了其貌不扬的竹筒里的超豪华阵容:
想要了解日本人对当地食材怀有的珍惜和感恩之情,当地的市集是个很好的去处。
我在日本逛了不少地方的周末集市,这是在兵库:
和歌山的富有柿,平日超市里基本上180円一个,集市上300円可以买一盛。有天和阿姨微信聊天,我说日本的柿子10块钱一个,阿姨给我发了一张桌子上摆满黄橙橙大柿子的照片说,快回来吧,山上这么多呢,都不要钱!当时听的我心里一阵暖意,嘴里一通口水。

这对姐妹非常热情的在卖自家酿的酒(可喝起来分明就是果汁),虽然不及去年在爱媛喝的好,但面对她们的热情我实在不好意思不买……

这是当季限定的丹波栗和毛豆。黑门市场拍的煮熟的板栗,内存卡被格式化了,嗯,找不到了……
类似的“食品纪念日”随处可见,这背后,是日本人对时令之物深深的珍惜和感恩。

只有置身其中,才恍然大悟小小的“当季限定”竟然能够满满的提升幸福感,让人活在当下的同时又一直有延绵的期待——这就是一种小确幸吧~于是回国之后,我开始对“时间”和“节气”感兴趣,也开始搜集关于节气的有趣的好物,选几个好玩的分享给大家:
No1:《蔬菜教室》,豆瓣评分8.6。这是一个日本菜店老板写的书,其中有句话最让我感动:我只做了30年蔬菜店老板,也才尝了30次当季蔬菜。这本书是蓉儿今年年初推荐给我的,现在既是我的饮食指南,又是我发现生活中细碎美好的治愈书籍。即使不做饭,拿来翻一翻,也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虽然没有把“时令”写在封皮,但通篇都是日本人满满的时令感,推荐等级:5星。
No2:《旅人的食材历》,豆瓣评分8.4。以24节气作为时间轴,通过对食材背后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绘图展示了台湾地区的美味饮食,推荐等级:4星。
No3:《日月长:古诗中的一年》,豆瓣评分8.6。《国家地理》出品的,悉心挑选与农历每一天相符合的“当日之诗”,兼顾岁时风物与人间情味,尽量细腻丰富地呈现时间的质感。注释节令、风物、习俗等内容,配合贴切插图,可谓既能体现岁月流变,又具有文学意蕴的“中国时间之书”。闲来翻翻,能让平日忘却“时令”的我们,在书中找到一缕与过往的连接,推荐等级:5星。
No4:《本草·节气》,其实是个笔记本,除备忘、记事的空白页,依节气次序编排了24种本草,配以文字简介和插图。插图精选自国宝级珍稀古籍《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推荐等级:4星。
No5:《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豆瓣评分8.4。这是一套给孩子的故宫绘本,以故宫古建筑为故事场景,展现春夏秋冬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的趣味情节。如果有娃的话,推荐等级就直接5星了吧。
除了这些,我还发现了一本有趣的好书,豆瓣评分8.6。但这里就存个私心保密喽,因为接下来的2020年,我打算用一年陪大家一起读这本有趣的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