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自我
对自己宽容。
如果因为焦虑去做一件事,那不如不做。
思维将我们区分开。焦虑性思维的一个特点是,这样的人总会找到让他焦虑的点,逼自己去做那件事。给自己设一个焦虑的陷阱,把自己捆起来,再往里跳。
那些总问为什么的人、陷入迷茫的人,可能是在找让自己的焦虑的原点,把情绪当作驱动力。
「很多人问我,小卖部赚不赚钱,怎么赚钱?这让我忽然意识到,好像我们的生活已经把所有的行为都归结为一种商业逻辑。可奇怪的是,一旦赚了钱之后,马上又回归到传统的农业逻辑——买房子买地,娶媳妇生儿子。」
「当时,我对接下来的生活没什么想法。」
「道长跟我说,你没有什么物质欲望,没有那些你觉得很低俗的贪念,但是其实你有精神的欲望,所以你也是有贪念的,你跟追求物质那些人,其实没有本质区别,不存在谁看不起谁的这种鄙视链。」
「我个人理解,你生活得怎么样,可能不仅仅是收入决定的。所谓的财富自由,说的不是你有多少财富,而是这些财富是否能满足你的欲望。如果不切实际的欲望多,你就永远都不可能自由。」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理性地计算过,在北京,如果每个月付3500左右的房租,算上社保、吃饭、购物和看展看演出,有10万块钱,基本上就可以很安稳地生活一年了。但是不会有人说我有10万块钱,我就辞职待在家里,看看剧写写东西,或者学个什么技能,不会的,大家会焦虑,会觉得10万块钱不够,或者觉得10万块钱一年的生活不够好。
陷入了只有消费才能带来幸福的逻辑,你就会觉得需要无穷无尽的钱。」
如果再消费下去,我也很难感到满意。
人的心理需要逻辑,获得安全感。
习惯反对的人,与流行的逻辑保持距离,但最后要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表达很难逃出自己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