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旅行的经历
查看话题 >克罗地亚狂想曲 | 不到百元玩转克首都萨格勒布
怀着对《克罗地亚狂想曲》创作地的朝圣心情,避开大多数旅客打卡的“权游”之城杜布罗夫尼克,我来到了克罗地亚的文化集聚地、政治名城-首都萨格勒布(Zagreb)。萨格勒布是中欧历史名城,其名的原意是“战壕”。

正因为它在历史上的复杂性,才让它的文化更具有了多元融合性,我惊讶于在一个小小的城市居然可以同时看到巴洛克建筑、哥特式建筑、古典主义、现代幕墙和东欧神秘的红房顶等。更神奇的是,这些不同风格的文化和建筑都在萨格勒布扎根并且碰撞出火花,组成了划分明显、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街区,让游人在萨格勒布的每一步旅程都充满了趣味性和体验性。
在萨格勒布的下城区撒欢
萨格勒布小巧而精致,步行就能很方便地探寻到不同的旅行街区。
我们乘坐大巴来到了萨格勒布下城区的火车站,搭上了这里的人们很喜欢的一种古老交通工具 -- 有轨电车。

接着便到了下城区的中心——耶拉契奇总督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耶拉契奇总督骑马的塑像,他在欧洲大革命期间任第一总督军团指挥官一职,成为克罗地亚人民反对奥匈帝国、争取克罗地亚独立的象征,广场也由此得名。

耶拉契奇总督广场是首都萨格勒布的灵魂之地,这个曾经以民族英雄命名,极具政治意味的地方,现在成为了当地人、游客、卖花人、音乐人等相聚休闲的不二去处。在中心广场上,几乎每日都有各类市集或聚会,免费音乐会,庆典等。
在农产品集市,有商贩摆开了蜂蜜,芝士,肉肠等农产品,好不诱人。在有些庆典活动,游人还能够抱着猎奇的心态,免费领一些纪念品。 还可能随处就碰上路人的即兴音乐会,这时候大家就都站在广场一起欣赏。

伊利卡大街位于耶拉契奇总督广场的西边,是萨克勒布最主要且繁华的街道,街道两旁的建筑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从中世纪以来一直是商业中心,在街道两旁的有许多精品咖啡馆,而今大街两旁世界名店鳞次栉比,完全是一派大都市的风貌。

这里的通用货币是克罗地亚库纳 (Kuna) ,食物和酒都非常便宜。


街边有着许多特具民族风情的精品店,与玻璃橱窗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画。

我们在大街随意地漫步,偶然地会发现一些现代的幕墙建筑,与之对立的古典欧式风格立面透过镜面映衬在现代的镜面上,就这样,相隔几个世纪的时空发生了联系和交错,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图景。

东欧强烈却不刺眼的日光映照着这些别具风情的浪漫。

圣母升天大教堂,原址在1880年的地震中被毁,后来于1899年重建。重建后新增了两座哥特式的塔尖。其中的遗迹包括13世纪的壁画、文艺复兴时期的靠背长椅、 大理石石祭坛和巴洛克风格的讲道坛。 据说这么多年以来,教堂的尖顶一直处于修护状态,不知何时能够窥见它建好时的美貌。

教堂前的圣三一广场上有着圣洁美丽的圣母纪念柱和四天使纪念柱,是Anton Dominik Fernkorn于1865年设计的,他也是耶拉契奇雕像的设计师。

从教堂门口一小片精美雕饰便可看出前人深刻的工艺技巧和对上帝天神的虔诚敬畏之心,而可惜我们只能把它当作工艺品来看待,并不能透彻理解其中的圣经故事和古老的历史传说。

进入教堂内部,气氛马上变得静谧肃穆。内部的装饰不像它的外表一样精美抢眼,昏暗的灯光会让人觉得稍显朴素,但是只要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雕塑以及画像的细节和结构颇为震撼。

纪念柱的西北面高耸的尖塔是中世纪建的芳济会修道院,1880年大地震时它不幸倒塌,重建时加入了新哥特元素。


面向教堂左侧的一户普通人家的外墙立面,人像的中世纪造型以及空洞的眼神让我更感叹宗教对于这里的人们的影响之大。

沿着教堂旁的小路径直走下去,我们来到了特卡尔契奇街。这里是萨格勒布最美丽五彩的街道,也是萨格勒布最具活力和最繁忙的街道之一,这里遍布着更加精巧的小型精品店,传统商店,小众餐馆和咖啡馆。 可以说萨格勒布的咖啡馆文化就从这里开启。
现在的特卡尔契奇街时尚平和,当初可是士兵为了争夺贸易主导权和水资源的主战场,士兵的鲜血曾把横跨两岸的桥梁及河水都染得鲜红,特卡尔契奇街也因此有了“血街”的别称。

走进一家并不起眼的咖啡馆,里面的装潢让我瞬间穿越回南斯拉夫的年代。


在萨格勒布的上城区穿越时空

萨格勒布索道缆车是萨格勒布的名片之一,它是世界上最短的索道缆车,只有66米长。我们搭上这个萨格勒布最古老,最先进的公共交通工具,只用了一分钟就穿越回了中世纪的上城区。

下了索道便来到了洛特尔萨克塔楼,这里是上城区的最高点,外表极为洁白简约,登上它可以俯瞰萨格勒布的全景。奇特的是它的顶层有一座大炮,每天正午12点,会准时鸣炮来纪念一个历史事件。
上城区是萨格勒布城市的起源地,要为中世纪风格的建筑。现在这些历史古迹主要被用为克罗地亚政府,议会,城市博物馆等一些公共设施,部分为民宅。
这里随处可见穿着中欧剧服的人们在街上很自然地走动、互相攀谈,还有许多旧式古董车就随意地停在路边。

偶遇了世界知名的失恋博物馆,不仅是爱情,还有那些失意的、失去的抑或是痛苦的情感,在这里都找到了容身之所。游人浏览完再踏出门口的时候,或许自己心中的郁结也会豁然开朗。



最著名的圣马可教堂在上城正中心,教堂顶由克罗地亚美丽的红白格的瓷砖建成,第一次看到不免暗自惊叹。 左边图案是古代克罗地亚的三个城邦王国徽标组合,右边图案是萨格勒布的城市徽标。
东侧的Sabor宫是克罗地亚议会所在地,1918年和1991年,克罗地亚都是在这个宫殿的阳台上正式宣告独立,脱离奥匈帝国和南斯拉夫的统治。
过去的几百年间,圣马可广场是城市的死刑执行地,上演过不计其数的死亡场面,但就在同一个地方,全城人又会在每年4月25日欢庆“圣马可节”,从1256年起从未间断。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正门雕饰也十分有意思。

绕着圣马可大教堂旁边的街区漫步,街角的煤气灯、古罗马式的立柱、阳台窗户的花雕让人感觉闯入了了中古世纪的街巷中,历史已经过去,只有建筑留下了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