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奇葩的分手理由
查看话题 >男生一旦决定分手,真的没有一丝挽回的余地吗?
1、我发现世人有一个有趣的偏执点,他们喜欢简单地将男性定义为理性动物,女性是感性动物。那么男性所做的决策都是深思熟虑的,而女性的行为举止更多来自于情感驱使。
回到我们的主题。人们长期受到这种非理性思维的影响,自然会将这个理论带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人们认为女性提出分手,那只是情绪上的波动,或者是每个月那几天心情不太好,才仓皇做出的决定。一般等气消了,再哄一哄就能重归于好了。
而男性提出分手,那就是铁打的事实。是他们蓄谋已久的一个计划,其实他们心里早就对伴侣丧失了兴趣。认为这是射出去的箭,泼出去的水,挽回他们只是一种空想。
这些非理性思维+片面的结论长期进行内循环,就会巩固加深人们的这种想法,甚至把它当成客观事实来对待。
所以面对男性提出的分手,想挽回感情的女性往往会望而却步。但她们却忘了,人心是肉做的,情绪和感情对男女的行为决策,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男性也有脆弱感性的一面。
凡事无绝对,感情都是可以挽回的。事在人为,只在于挽回过程中你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技巧方式。
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研讨挽回技巧之前,我想给各位失恋的姐妹们吃一颗“定心丸”。
02
先谈谈男性提分手后,女性挽回的有利条件吧。
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感情也不会马上消逝
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吴桂君,在《喜欢一个人》里说过,“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 忠于人品。”
感情必定是深陷其中的,不论是聚了爱了还是散了恨了。长时间的相处,两个人必定培养了浓厚的感情基础。而其中,“才华”和“人品”就是你们爱情的纽带。换句话说,也就是吸引对方的亮点。
爱情的本质是吸引,而分手的本质是因为吸引不足。
有人问我,“是不是因为我缺点太多所以对方对我厌烦了?”其实不尽然,因为你的缺点在你们相恋时对方就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为什么他仍义无反顾跟你在一起呢?那是因为你身上有吸引到他的闪光点。在荷尔蒙的驱使下让他忍不住想向你靠近。
但两人相处久了之后,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得曾经在对方眼中闪亮的你,渐渐黯淡失色。当你的亮点已经不足以掩盖你的缺点时,这些缺点就会变成矛盾的助燃剂,加速引爆你们的感情。
所以姐妹们大可不必泄气,只要你这个亮点还存在,就有再次吸引他的资本。
二、爱你已成习惯,对开展新恋情兴致阑珊
之前在一篇科普文里看过一个有意思的解释: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会越来越像?文章列举了两个观点。
一是在接吻的过程中我们会交换各自体内的细菌,据说高达8000万个,接吻次数越多我们就被改造的越多,最后会出现同化的现象,所以在一起越久越像。
二是心理上的暗示。两人在一起生活久了,对方的每个开心或难过的表情我们都熟记在脑海里了,对方的生活习惯也都清楚了,然后我们就看不到对方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久而久之就会感觉越来越像了。
针对第二个点,说白了就是两个人天天在一起,所以两个人互相之间的默契、以及互相之间的爱,让两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各种各样东西,都会互相影响,互相关联。
如果把联系比喻成线,那情侣之间的关联就是一大摞线团。剪不断理还乱,要真正地分清你我,撇清关系,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
再来说说为什么男生在分手后不会马上另寻新欢。
抛开玩弄感情的渣男或是其他不可抗拒的外因。若因为女性的无理取闹或是矛盾激化,导致男性提出了分手。一般这种情况下,男性会抗拒新恋情的开始。原因如下:
①沉没成本太高
沉没成本,意思就是你对一项事物累积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和情感等不可回收的成本。通常付出越多就越难放弃。所以,一个男生在你身上投放的成本越多,短时间内就很难从你们这段感情中抽离出来。这是人的天性之一,无法避免。
②害怕失去,损失憎恶效应作祟
在了解损失憎恶效应之前,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例子。
1985年,著名心理学教授亚科斯和布拉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让人们花100美元,买了一类滑雪旅行的票。
几天后又以更有趣更便宜为由,要同一批人花50美元买了另一类滑雪旅行的票。
之后教授告诉他们:“这两次滑雪之旅的时间撞到了一起,你们只能选一个。”
结果是,大多数人选择了票价更高的那个,而不是更有趣更便宜的那个。
他们给出的解释是:选100美元这个,只损失了50美元;但如果选50美元这个,则会损失100美元。
可能作为局外人,你会对他们的选择嗤之以鼻。但这无疑是五十步笑百步,若你是在场一员,你的选择也无出其右。
与获得已经拥有的东西相比,人们更在意的是损失。这就是著名的“损失憎恶效应”理论。
损失憎恶效应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在获取和损失相同价值的东西时,损失的痛苦要比获得的快乐强烈十倍甚至几十倍。
所以人类的天性,“害怕失去已有的”更甚于“害怕得不到更多的”。
也许在你们这段感情里他对你的脾气不满意,怨你对他太严苛,不喜欢你浓妆艳抹。最后还非常冷漠地跟你提了分手。但当你真的离开他的身边,他成了孤家寡人时。那种落寞和后悔感也会随之而来。
是的,他想法更多的是害怕真的失去你了,而不是想着是不是有其他女生他马上可以追求,至少在分手后的一段时间内是这样的。
03
把握住这些有利条件,火趁风威顺势而下,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些挽回技巧,助各位小姐妹们一举夺回失去的感情。
【1】收敛需求感,掌握主动权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欲擒故纵的女生总是比死缠烂打的更能撩动男人的兴趣。原因就在于,需求感表现得越浓烈的女生,男生往往会意兴阑珊。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需求感。
男生追求女生,希望得到他的青睐;女生希望男生少玩游戏,或是不要一心扑在事业上而忽略了自己,希望多点得他的关注和照顾……这些都是需求感的日常表现。
总而言之,需求感就是自己感兴趣而且有欲望的,但又不容易实现的事情。所以人们会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争取。
女性是感性动物,很多女性在需求感的驱使下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特别是分手后的挽回阶段的女性更是如此。死皮赖脸向对方求和,三更半夜的短信电话轰炸,甚至说要割腕自杀来寻求复合!
高涨的需求感加上耍赖的行为,让本来对你还保有一丝希冀的前任,彻底将你列入黑名单。因为在他心里,你的价值被无限降低,你的形象无限下降,心里默默感恩跟你分手这件事,恨不得和你撇清所有关系。那么之后你的翻盘逆转会无比艰辛。
相互吸引是人与人亲近的纽带,了解对方需要什么,并且能够满足对方的需求。虽说挽回的过程是一个向对方展露需求感的过程,但凡事过犹不及,向对方展示过多的需求感只会适得其反。
因为当你越需要某样东西时,其实那是你最被不需要的时候。
所以在挽回过程中,一方面你要控制自己的需求感的表达;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引导对方,展露出对你的需求感。只要你能够让对方的需求暴露在你面前,你就能控制住对方的需求,那么你就能够主导你们关系的发展。
【2】 合理应用镜像效应
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对自己进行评判?
不排除有足够自信坚定的强人能做到自我认同和自我审视,但大部分的人,更多的是依凭周遭环境以及身边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来确定的。
我们来看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工作。 “精通数学吗?”那人问。 青年羞涩的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 父亲的朋友连连问话,青年只能摇头。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份工作呀!”
青年惭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拉住:“青年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
“把名字写好也是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能把名字写好,就能把字写得叫人称赞,就能把文章写好!”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的放大自己的优点,兴奋的脚步都轻松起来了。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不可否认,大仲马在写作方面是天纵奇才。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父亲的朋友作为他的伯乐,对他的优点进行肯定。那大仲马永远只是大仲马,不可能成为千里马。
当对方感受到你的肯定后,这些肯定的评价会开始改变对方的自我认知。如果你在和对方的交流过程中一直强调这些肯定的评价,那么这些评价就会对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方就会认定自己是你口中的那个优秀的人,从而在之后的行为中体现这些优点。这就是镜像效应。
镜像效应是一把双刃剑,也许你不自觉,但它在感情里起到不可比拟的作用。镜像效益的效果在我们关心的人身上会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回想一下你们分手是基于什么样的矛盾?嫌弃他不修边幅是个邋遢的人?讨厌他对你过分的关注或是忽视?看不起他工资不高给不了你美好的未来?
那你是不是经常对他进行否定?经常用嫌弃、鄙视和批评的态度去抨击他这些缺点?我猜是的。
正因为你是他关心的人,所以他会对你对他的评价十分上心。当你经常给予他负面评价,耳濡目染的他也会认定自己就是你口中的那个loser(失败者)。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感情失去兴趣。从而让矛盾有机可趁,毁灭你们的感情。
挽回的过程,说实在的就是消除矛盾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试着反其道而行之,让镜像效应体现正面的作用。不妨主动地给对方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对方塑造一个正面高大的形象。同时你的情感价值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对方便会自然而然地回到你身边。
【3】给予对方爱情的动力
为什么《林中小屋》、《死神来了》这些电影不怎么受人待见?说是电影剧情不好还是演员阵容不佳?那可真的冤枉了导演和演员了。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这类电影都是以全灭的悲剧结局的。
不管电影的剧情再怎么跌宕起伏,只要是happy ending,那我们都能从这部电影中收获满足感。又或者它的故事并没有说完,留下悬疑拍续集,那么你会忍不住猜想下一部的剧情,并且想要去了解它的结局。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准确来说,可以将其归因于蔡格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是人们会在做事之前下意识地希望这件事会有始有终,并且以此为动力想要把事情做到十分完美。我们会忘记自己已经完成的事,是因为我们完美做好这件事的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但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这件事,或是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中途放弃,那么这件事会给我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蔡格尼克效应在爱情上的体现是,两个人分手后并不能心安理得地离开,会心系对方,两个人都有想完成这段感情的想法。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情侣会分手呢?我认为原因有三。
① 有的人在分手后,不愿意再去成为对方的桎梏,他们将那种感情未完满而带来的失落感转化为其他兴趣爱好的动力,借此消除遗憾。
② 有的人在分手后,也想过复合。但他们实在找不到重新在一起的动力和激情,至少连分手的矛盾都无法解决。
③ 还有的人存在思想观念上的偏执,认为拉弓没有回头箭,分手了就没有也不存在挽回的必要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没有结局的感情不抱一丝遗憾。
抛开第③点不说,其实男生嘴上提出分手,心里还是对旧爱留有一丝回溯的期望的。所以女生再挽回中最重要的事,是了解对方真实想法,提升情感价值的给予能力,为这段感情注入足够的动力去重启。
【4】适可而止,不做情绪的奴隶。
在面对一件事情时,不论此刻你是情绪极其高涨还是极其失落,都要将你接下来的行为强行中止。因为激烈的情绪会诱使你做出不恰当的行为,这会搞砸你的计划。
“你在和你心仪的TA互发消息时,如果你们聊天聊得十分开心,感情也逐渐升温,那么就在你们两人都十分满足的时候终止交流,不要等到你们两人没话可说的时候才终止对话。因为这样会给你和对方一种期待的感觉,当你们结束这一次聊天后,两人都会开始期待下一次的聊天。
如果你们两人已经能够见面了,那么你们必须要玩得开心,将自己的精力释放完,等到累了回家后就不要再打扰对方了,简单发个消息报个平安后就收拾一下上床睡觉,把所有想和对方说的话留到第二天。”——网友韶华
在挽回过程中,“适可而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点。有些挽回者恨不得一次性将自己的改变全部展示给对方看,但过度地热切反而让她的高价值变得一文不值,可能还会吓跑对方,徒添对方的厌恶感。
缓慢地,一点一滴地展露自己的价值。一方面保证对方能消化和接收到你的价值的展示表达;另一方面,像得到惊喜一般,每次都能从你的身上接收到不同的价值体验,这能让对方期待每一次与你的见面。那么请问,主动权掌握在了你的手上,挽回对方岂不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所以姐妹们,把握挽回的有利条件,巧用挽回的技巧,我相信在一段时间后你能成功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