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故事
“陈琳从美国回来了,飞机明早8点到首都机场。” 刘赫盯着消息看了半天。
消息是同事曲玲玲发来的——刘赫和陈琳共同的朋友。
看了半天,刘赫还是不知该怎么回答。
“正好是周末,我们见一面。要不是实在走不开,我就去接了。”曲玲玲又求刘赫——一个小猫作揖的动图,憨憨得,很可爱。
躲不开啊,躲不开。刘赫回了一个ok的表情,也不再说话。
手机一直显示,“对方正在输入……”可临了放下手机时,曲玲玲什么也没发过来。
刚刚处理完工作上的烂事儿,加完班回家的好心情完全被曲玲玲的消息浇灭了。“她回来,干我什么事?!直接打车不就好了吗?!”刘赫心里嘀咕着,桌前的电脑上正在放映广告刚刚播完的《大秦帝国》——老板让刘赫补的功课。
刘赫还是起身出了家门。不知何时,开始下雪了,他裹紧了睡衣。小区铁栅栏外,夜归的人们都高兴地手舞足蹈,还有的唱着歌,欢迎着北京冬天的第一场雪。
刘赫的车就停在小区道边,开了好几年的旧车,左边车门上划了一道,好久不开,坐在小区里占着车位,交着保险。
“早就该开回老家了。”刘赫想着,开了车门。
“留在北京,万一有点事儿,还是自己的车开着方便!”扭动钥匙,轻轻松了手刹,就拐到了小区车道上。“比如接前女友这种事儿。”
雪花还在飘,路灯下闪过一个个六瓣的身影。
刘赫和陈琳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第一次见到她的,虽然很美,但似乎不是好兆头——天地都白茫茫的。
那时,陈琳刚刚毕业,眼里闪着光,脸上笑眯眯的。她进办公室第一天,陈赫就喜欢上她了。
“新来的那个小姑娘,就坐你旁边那个,老家是哪儿的?”陈赫扔一袋零食给曲玲玲,顺便打听道。
曲玲玲放下笔,眼含深意地看着他,“哎,你好像从没问过我老家是哪儿的!”曲玲玲撕开零食包装,嚼着薯片,“人老家是哪儿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人家有个男朋友,就在斜对过楼里办公。”
曲玲玲话音刚落,陈琳远远地走回来了,手里捧着的玫瑰花,依旧笑盈盈的。
“刘哥好!“陈琳给他打招呼。
他有点儿不知所措——陈琳的笑让他有点害羞——是不是她听到了他和曲玲玲的谈话?
“刘哥手上项目刚完工,晚上请我们吃饭,琳琳一起来吧。”曲玲玲眨巴着眼睛看着刘赫。
刘赫压抑着紧张,接着曲玲玲说道,“有好事儿大家一起庆祝。中关村有家火锅店不错,我已经订好座位了。”
陈琳点点头,冲刘赫笑笑。
刘赫那一瞬间觉得自己温暖如夏天。
只是,如今回忆起来,比这下雪的冬夜更寒冷。
刘赫开着旧车在小区绕了一圈,试试刹车,试试油门,又调了后视镜角度,确定一切没有问题,又把车停了回去。
刘赫的暗恋转过年就出现了转机。
陈琳分手了。
“确定分手了!”曲玲玲跟刘赫说,“琳琳在卫生间都呆了半个多小时了——躲里面哭呢!”
刘赫知道,因为他早就看出了端倪。他关注了陈琳的微博,当然,同时关注了曲玲玲的。又顺着陈琳的微博,知道了她的豆瓣账号。
陈琳在微博上很少发言,但豆瓣却像她的树洞。
原本都一切正常,过了年后,气氛就变了。
她写了《情书》的观后感,赞叹死去男主感情专一。
她看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痛骂小说里的永泽。
她做了奇怪的梦,梦里的她分身为好几个,男主却只有一个。
刘赫想要安慰她。他买了单反,请陈琳和曲玲玲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当他的摄影模特。初春的公园,到处都还是灰突突的,陈琳默默地走,曲玲玲和刘赫俩人假装看不到,彼此开着玩笑。走过杨树林里,刘赫扭头看陈琳里,她恰好抬起头,她笑了,刘赫趁机抓拍了一张——那是他给陈琳拍得唯一一张笑着的照片。
回了家,刘赫整理照片,把陈琳脸上新冒出的痘痘全都P掉后,打包发给了她,邮件正文里,他犹犹豫豫,删删减减几次,留下一句话:“你今天不开心,照片仍然很美。”
刘赫停了车,掸掉头上落着的雪花,又回了屋。他关了电脑,打开台灯,走到阳台,阳台架子上放着落了灰的一撂书,大部分是陈琳的。刚刚分手时,他常常想从这些旧物里找到一些原因,后来,时间越拉越长,疼痛慢慢被工作、朋友填满。今天,他又疼痛了。
陈琳的书大部分是心理学的,大部分刘赫都看过不止一遍,关于焦虑、抑郁、爱情、嫉妒,甚至死亡。能够解释刘赫在这段感情里的所有遭遇,每次读,他都感到被安慰,但合上书,所有的感情还是汹涌而至。
他的邮件发出去不久,陈琳就回了他:“谢谢刘哥,照片很漂亮。明天你有时间吗?我们附近商场新开了一家广东菜馆,汤臣小厨,味道还不错。我请你呀!”
幸福来得有点儿早。刘赫有点懵,问曲玲玲:“她这是在约我吗?”
曲玲玲骂他:“人家有男朋友时,你不爽,人分手了,叫你一起吃饭,你也不爽!真贱!”
刘赫被曲玲玲骂得开了窍。欣然同意赴约。
什么时候正式确立关系的呢?
是一次逛街的时候吧。陈琳爱逛商场,刘赫每次都会陪她,他甚至买了几本时尚杂志,以备陈琳突然问他“这件衣服好看吗?”时,能给出除了“好看”外,更专业的回答。
那天,陈琳问他平时都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刘赫指指旁边的优衣库,陈琳拉着他进了商场,径直去了男装区,她拿出一件件T恤,在刘赫身上比划着:“我觉得你的肤色比较适合亮色的衣服哦!”抬起头,她笑着说,“黑白灰太中规中矩了!”
旁边一对中年夫妻,丈夫只顾低头玩儿游戏,妻子拉扯着一个小女孩儿,一遍遍问丈夫:“你看这件衣服怎么样?”丈夫头也不抬:“行,你看好了就行。”那个妻子看着他们,眼神里满是羡慕。
刘赫顺嘴说了一句:“陈琳,我以后决不会成为这样的老公的!”说完,刘赫脸红了。他镇定下来,“陈琳,你做我女朋友吧。”陈琳没说话,笑着点点头。
一串故事
“小琳从美国回来了,飞机明早8点到首都机场。” 刘赫盯着消息看了半天。
消息是同事曲玲玲发来的——刘赫和陈琳共同的朋友。
看了半天,刘赫还是不知该怎么回答。
“正好是周末,我们见一面。要不是实在走不开,我就去接了。”曲玲玲又求刘赫——一个小猫作揖的动图,憨憨得,很可爱。
躲不开啊,躲不开。刘赫回了一个ok的表情,也不再说话。
手机一直显示,“对方正在输入……”可临了放下手机时,曲玲玲什么也没发过来。
刚刚处理完工作上的烂事儿,加完班回家的好心情完全被曲玲玲的消息浇灭了。“她回来,干我什么事?!直接打车不就好了吗?!”刘赫心里嘀咕着,桌前的电脑上正在放映广告刚刚播完的《大秦帝国》——老板让刘赫补的功课。
刘赫还是起身出了家门。不知何时,开始下雪了,他裹紧了睡衣。小区铁栅栏外,夜归的人们都高兴地手舞足蹈,还有的唱着歌,欢迎着北京冬天的第一场雪。
刘赫的车就停在小区道边,开了好几年的旧车,左边车门上划了一道,好久不开,坐在小区里占着车位,交着保险。
“早就该开回老家了。”刘赫想着,开了车门。
“留在北京,万一有点事儿,还是自己的车开着方便!”扭动钥匙,轻轻松了手刹,就拐到了小区车道上。“比如接前女友这种事儿。”
雪花还在飘,路灯下闪过一个个六瓣的身影。
刘赫和陈琳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第一次见到她的,虽然很美,但似乎不是好兆头——天地都白茫茫的。
那时,陈琳刚刚毕业,眼里闪着光,脸上笑眯眯的。她进办公室第一天,陈赫就喜欢上她了。
“新来的那个小姑娘,就坐你旁边那个,老家是哪儿的?”陈赫扔一袋零食给曲玲玲,顺便打听道。
曲玲玲放下笔,眼含深意地看着他,“哎,你好像从没问过我老家是哪儿的!”曲玲玲撕开零食包装,嚼着薯片,“人老家是哪儿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人家有个男朋友,就在斜对过楼里办公。”
曲玲玲话音刚落,陈琳远远地走回来了,手里捧着的玫瑰花,依旧笑盈盈的。
“刘哥好!“陈琳给他打招呼。
他有点儿不知所措——陈琳的笑让他有点害羞——是不是她听到了他和曲玲玲的谈话?
“刘哥手上项目刚完工,晚上请我们吃饭,琳琳一起来吧。”曲玲玲眨巴着眼睛看着刘赫。
刘赫压抑着紧张,接着曲玲玲说道,“有好事儿大家一起庆祝。中关村有家火锅店不错,我已经订好座位了。”
陈琳点点头,冲刘赫笑笑。
刘赫那一瞬间觉得自己温暖如夏天。
只是,如今回忆起来,比这下雪的冬夜更寒冷。
刘赫开着旧车在小区绕了一圈,试试刹车,试试油门,又调了后视镜角度,确定一切没有问题,又把车停了回去。
刘赫的暗恋转过年就出现了转机。
陈琳分手了。
“确定分手了!”曲玲玲跟刘赫说,“琳琳在卫生间都呆了半个多小时了——躲里面哭呢!”
刘赫知道,因为他早就看出了端倪。他关注了陈琳的微博,当然,同时关注了曲玲玲的。又顺着陈琳的微博,知道了她的豆瓣账号。
陈琳在微博上很少发言,但豆瓣却像她的树洞。
原本都一切正常,过了年后,气氛就变了。
她写了《情书》的观后感,赞叹死去男主感情专一。
她看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痛骂小说里的永泽。
她做了奇怪的梦,梦里的她分身为好几个,男主却只有一个。
刘赫想要安慰她。他买了单反,请陈琳和曲玲玲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当他的摄影模特。初春的公园,到处都还是灰突突的,陈琳默默地走,曲玲玲和刘赫俩人假装看不到,彼此开着玩笑。走过杨树林里,刘赫扭头看陈琳里,她恰好抬起头,她笑了,刘赫趁机抓拍了一张——那是他给陈琳拍得唯一一张笑着的照片。
回了家,刘赫整理照片,把陈琳脸上新冒出的痘痘全都P掉后,打包发给了她,邮件正文里,他犹犹豫豫,删删减减几次,留下一句话:“你今天不开心,照片仍然很美。”
刘赫停了车,掸掉头上落着的雪花,又回了屋。他关了电脑,打开台灯,走到阳台,阳台架子上放着落了灰的一撂书,大部分是陈琳的。刚刚分手时,他常常想从这些旧物里找到一些原因,后来,时间越拉越长,疼痛慢慢被工作、朋友填满。今天,他又疼痛了。
陈琳的书大部分是心理学的,大部分刘赫都看过不止一遍,关于焦虑、抑郁、爱情、嫉妒,甚至死亡。能够解释刘赫在这段感情里的所有遭遇,每次读,他都感到被安慰,但合上书,所有的感情还是汹涌而至。
他的邮件发出去不久,陈琳就回了他:“谢谢刘哥,照片很漂亮。明天你有时间吗?我们附近商场新开了一家广东菜馆,汤臣小厨,味道还不错。我请你呀!”
幸福来得有点儿早。刘赫有点懵,问曲玲玲:“她这是在约我吗?”
曲玲玲骂他:“人家有男朋友时,你不爽,人分手了,叫你一起吃饭,你也不爽!真贱!”
刘赫被曲玲玲骂得开了窍。欣然同意赴约。
什么时候正式确立关系的呢?
是一次逛街的时候吧。陈琳爱逛商场,刘赫每次都会陪她,他甚至买了几本时尚杂志,以备陈琳突然问他“这件衣服好看吗?”时,能给出除了“好看”外,更专业的回答。
那天,陈琳问他平时都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刘赫指指旁边的优衣库,陈琳拉着他进了商场,径直去了男装区,她拿出一件件T恤,在刘赫身上比划着:“我觉得你的肤色比较适合亮色的衣服哦!”抬起头,她笑着说,“黑白灰太中规中矩了!”
旁边一对中年夫妻,丈夫只顾低头玩儿游戏,妻子拉扯着一个小女孩儿,一遍遍问丈夫:“你看这件衣服怎么样?”丈夫头也不抬:“行,你看好了就行。”那个妻子看着他们,眼神里满是羡慕。
刘赫顺嘴说了一句:“陈琳,我以后决不会成为这样的老公的!”说完,刘赫脸红了。他镇定下来,“陈琳,你做我女朋友吧。”陈琳没说话,笑着点点头。
现在回想起来,刘赫觉得,他一直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永远是他主动。
他知道陈琳一直在学英语,想出国,她的梦想就是他的梦想。他们住在一起了,但更多的时候,他像她的爸爸或哥哥,不,像她的保姆。他总是在付出,陈琳的感谢,却来得廉价。
半年后,她飞去美国时,他都没有意识到危机。那天,他和曲玲玲一道去机场送她。陈琳登机后,他和曲玲玲一起往回走,曲玲玲说:“陈琳出国,你们这就是异国恋啊,心慌吗?”
刘赫笑了:“当然不,不就一年嘛,我倒是一直劝陈琳别心慌,要对我放心。”
曲玲玲就笑他:“刘赫啊,你简直是当代好男人!有个词叫什么大男人主义,我觉得你完全是大女子主义,唯老婆是大!了不起,了不起!”
当时,刘赫觉得曲玲玲是在夸他:“哈哈~~我的字典里可没这俩大词!”
陈琳去美国后最初那半年,刘赫每天都打了鸡血一样,他也学英语,参加头马俱乐部,写作……
直到那天,陈琳说,我们分手吧。
刘赫再问,陈琳都没有回复她,她似乎就这样,消失在太平洋的彼岸。
刘赫堵在曲玲玲回家的路上,问她是否知道发生了什么,曲玲玲连连摇头,刘赫一直问,直到曲玲玲不耐烦,似乎无意的,她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天道吧。”
刘赫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
所以,为什么还要再见呢?
夜已经深了,刘赫关了灯,却仍然睡不着。手机又响了,是曲玲玲的微信:“陈琳不是你想的那样,在美国发生了很多事儿,我也是昨天才知道。她遭遇了很多,明天跟她聊聊吧。”
刘赫发过去一个问号,曲玲玲却再没有回答。
会是什么事儿呢?刘赫不知道。他只期待明天快点儿到来。
现在回想起来,刘赫觉得,他一直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永远是他主动。
他知道陈琳一直在学英语,想出国,她的梦想就是他的梦想。他们住在一起了,但更多的时候,他像她的爸爸或哥哥,不,像她的保姆。他总是在付出,陈琳的感谢,却来得廉价。
半年后,她飞去美国时,他都没有意识到危机。那天,他和曲玲玲一道去机场送她。陈琳登机后,他和曲玲玲一起往回走,曲玲玲说:“陈琳出国,你们这就是异国恋啊,心慌吗?”
刘赫笑了:“当然不,不就一年嘛,我倒是一直劝陈琳别心慌,要对我放心。”
曲玲玲就笑他:“刘赫啊,你简直是当代好男人!有个词叫什么大男人主义,我觉得你完全是大女子主义,唯老婆是大!了不起,了不起!”
当时,刘赫觉得曲玲玲是在夸他:“哈哈~~我的字典里可没这俩大词!”
陈琳去美国后最初那半年,刘赫每天都打了鸡血一样,他也学英语,参加头马俱乐部,写作……
直到那天,陈琳说,我们分手吧。
刘赫再问,陈琳都没有回复她,她似乎就这样,消失在太平洋的彼岸。
刘赫堵在曲玲玲回家的路上,问她是否知道发生了什么,曲玲玲连连摇头,刘赫一直问,直到曲玲玲不耐烦,似乎无意的,她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天道吧。”
刘赫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
所以,为什么还要再见呢?
夜已经深了,刘赫关了灯,却仍然睡不着。手机又响了,是曲玲玲的微信:“陈琳不是你想的那样,在美国发生了很多事儿,我也是昨天才知道。她遭遇了很多,明天跟她聊聊吧。”
刘赫发过去一个问号,曲玲玲却再没有回答。
会是什么事儿呢?刘赫不知道。他只期待明天快点儿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