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城喜提垃圾分类,喜从何来?苦从何去?
垃圾分类,从自我做起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口号标语花样多,实施细节鬼画糊。

请问喜什么,提亲了还是提款了,还是获得加拿大省提名了?😂🤣
上海自从实行垃圾分类,暴露多少问题,急于事功搞什么东西!就说说实行垃圾分类后的两大问题:
1.【垃圾分类到现在还没有普及到位】小区一大堆老头老太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分,拎着发的那不实用的垃圾桶去垃圾房现场分,每天到点热闹的和免费发鸡蛋送大米似的,热火朝天。
协助分垃圾的大叔大妈热情随着时间的消磨和老人们每天重复盘问的节奏变成了躲避和无奈。更别说不配合者的无理取闹了。没了监督和协助,分类成了一纸空文。
2.【垃圾房开放时间弄巧成拙】每天上午7:00_9:00,下午18:00_20:00开放。
作为一只每天早上6:45前得出门,晚上21:00回小区的外地狗来说,我怎么扔?没办法,尽量不产生垃圾,但一个大意吃了个苹果和橘子,尤其刚实行政策那会正是吃西瓜的盛夏。扔没地方扔,门都给你锁上,不扔垃圾家里呆不久,情何以堪。
半夜跑出去扔,看到垃圾房外面一大堆垃圾,原来,都是早出晚归的玩意儿。
别以为晚上是这样,白天也是。临时要出差一周,晚上飞机,一看垃圾香蕉皮,不扔不行。下午三点多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一去,果然锁。迷茫时,旁边站着一个丫头对我说,扔外面吧,说完她就把吃完的大西瓜放在垃圾房外面,撒腿就跑。刚跑,就看管垃圾的大叔出来了,看到我大喊:🍉拿回去!没到点,不准扔!
我…(⊙o⊙)啥?莫名其妙,香蕉🍌没扔掉,特么端了一个破西瓜回去,想到还要赶时间和那女孩坑货,一气把西瓜放在了绿化带里,自我安慰没有塑料袋,可以降解的…
本来不分类,垃圾都能入箱,分类了垃圾反而跑外面了,弄的更脏,不能学学日本每家配个垃圾房钥匙吗,不舍得还是没想好?
3.【光实践不反思,层层叠叠效率低】分类已经进入疲软期,很多人没人管不分,有人管配合一下。
相比机关来说,民间活络多了,今年七月就出过这新闻:被逼疯了!上海抓到无人机扔垃圾到隔壁小区。上海有一个好“机”友,心想着来点黑科技加持,用自己心爱的无人机把垃圾运往隔壁小区,这样就能逃离监管人员的“法眼”。万万没想到,飞机才刚刚从窗外放飞不到2米,就被小区巡逻的保安给逮了个正着,还用强射灯+喊话器向这位居民预警。

所以,没什么可喜的,唯一开心的是再也不用听阿姨那句耳熟能详的话了:
侬似啥拉西啊,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