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践行极简消费主义的?
查看话题 >人与物质的关系,是终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人们往往要走到生命的尽头才意识到物质只是幻像。幸运的话,这本书将赋予你一个领先优势和一面盾牌,当你想坚定地面对这些压力时,你可以随时拿起它来保护自己。”
这本书上讲的很多内容和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想通,包括计划报废和灯泡计划,也有很多内容和《断舍离》,《不持有的生活之道》之类极简书籍相似,同时实用性和操作性更强一些。精准的购买,并不止步于极简,是需要建立在有强烈的生活热情之上的。思考我们与物质的关系,怎么去选择物品,选择一段关系,其实也是不断自我剖析和向内探索的过程。
万变不离其宗,不过是再多想一想,多问一问自己。
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自我的需求还是社交的需求?为什么想要这个物品,是因为有感情的寄托吗,还是觉得拥有了这个物品,会更开心和舒适,或者是看起来精致,或者是让人羡慕,或者是享受到生活了?很多需求真的是经不起推敲的。即使真的想要,这个物品是合适的吗,目前有替代品吗,使用过程要怎么维护保养,以后要怎么丢弃呢?
这时候若是怀着一丝悲悯之情,想想因为随意购买或者保养不当而被丢弃的物品,当它们没有被物尽其用发挥最大的价值,而后经由家中的垃圾桶辗转流动至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实在有些可怜。虽然为物品赋予意义或强加上精神思想过于自我,但是,惜物同时也是珍重自己的表现。
这本书还强调了一点,创造大于消费。当我们不把自己当初消费者,而是纯粹的”人“去审视的时候,购买并不能为我们带来价值的时候,我们是谁?能为自己,为别人,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我们去体验而不是购买,去创造而不是消费的时候,会不会得到更多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