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二三事
1/
清晨我在一阵陌生的温暖氛围中迷迷糊糊坐起来。阳台上挂着衣服的衣架被呼啸的风吹得哐哐作响,想来昨晚晾上去的衣服经过一夜已经被风干了。一个室友跳下床,冲到宿舍最里面,用手啪地拍到银灰色的暖气片上,脸上写满了“满足”二字。
“终于通暖气啦。”她满足地拉长了声音,眯着眼睛都样子像一只享受于被人挠下巴的二哈。我们一边笑一边穿衣去洗漱。从有暖气的宿舍里迈出到冰冷的走廊上,我们禁不住打了个寒颤,甚至萌生了回床上裹紧自己的念头。
我透过洗漱间的窗户缝看向宿舍楼外被风吹得满地跑的落叶。
“冬天最终还是来了。” 2/
与南方的老家不一样,北方的冬天非常干燥。
前天我因为喝水太少,鼻腔里给干燥得出了血,室友还以为我流鼻血了,让我赶紧拿纸团塞上。我说不是鼻血,用纸巾稍微擦了擦,就再没有血流出来了。
“你还记得大一时你的电子设备的悲惨遭遇吗?”室友调侃,还没说完自己就先笑了起来。
我当然记得。
大一时我们还住在七楼那间面向南边采光良好的宿舍,第一次来北方生活不是很适应这种过于干燥的天气。在经历了腿上起皮、嘴唇干裂出血后,我毅然决然地放了一盆水在我桌子底下,据说这样做可以增加房间的湿度。有一天我一边打电话一边把电脑包从床上拖下来,一个手滑,电脑包整个栽入了水盆里,水花溅了我一裤子。,室友目瞪口呆。不幸中的万幸是,只有充电器和鼠标进了水,电脑本体完好无损。
在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在宿舍放过水盆。
干燥也是有好处的,比如衣服干得快,尤其是半干状态时挂在宿舍里面,洗好的衣服等半天后便瑟瑟发抖着把它们拿进来。
“正好给屋里增加湿度。”我说。
“呵呵。”室友说。 3/
气温过低,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或许都是北方人司空见惯的事,不过对于我这个南方人来说确实稀奇。
还是在大一的冬天,洗好的睡裤晾到了阳台上。在宿舍里看着书,听着外面堪比惨叫的呼呼风声,再联想到不久前亲眼目睹一条牛仔裤从男生宿舍楼上面飘摇而下,我表示很担心我的睡裤一去不复返。
河南室友自告奋勇地跑出去帮我查看我的裤子是否还健在,然后她咯咯咯的爆笑声随着风灌入了温暖的宿舍。
我一脸懵圈地看着她提着我的睡裤走进来,然后缓缓地将它横起来。可怜的睡裤,它因为残留于其上的水结成了冰而变成了一块硬板。我哭笑不得地捂着脸,掏出手机给它录了一段视频,纪念这魔幻的一刻。 4/
但其实,从我的感官体验上来讲,北方的冬天不如南方冷,至少没有四川冷。即使青岛气温已经零下好多度,也没有我还在四川时的感觉冷。
原因很简单,因为北方有暖气。从宿舍到教室,甚至是公共卫生间,都随处可见一排排的暖气片。当冬天渐近,温度渐低,我时不时就要去关注一下暖气片里是否有水流的声音。那些银灰色的金属制品,让我们在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时也能在屋内只穿一件长袖。
当然这仅限于室内。出门,必定要全副武装:厚实的毛衣,巨大的棉服,加绒加厚的裤子,把原本宽松的鞋撑满的毛线袜,能在脖子上绕好几圈的围巾,风吹不翻且防风的帽子——这样的装备保证了我不会在去上课的路上被冷傻。
不过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去年的第一场大雪过后,我走在去自习的路上,一阵横风把树枝上的积雪吹落下来,如同一记耳光一样啪地拍我脸上,差点把我拍得一个踉跄,愣在原地站了好一会,直到走在我后面看见了全过程的陌生同学从我身边走过时没忍住发出了笑声,我才回过神来,无奈地继续前行。 5/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火锅这东西,似乎全国各地人民都对它爱得深沉。
“考完试去吃海底捞吧。”我的室友经常这么提议。
而实际上我们在考完那场试之前就已经吃了海底捞。半夜吃火锅打巨折的优惠使我们能在漫漫寒夜中裹紧自己坚定地前行,在腾着热气的火锅店里胡吃海喝之后,靠着饱餐后的温暖腆着肚子悠悠然走回学校。夜路并不孤独,我们六个人走成一排,把无人的人行道霸占,让刺骨的夜风为我们伴奏,疯子似地唱着各自的歌。还好那条路周围没有住宅区,不然我们这种举动就是扰民了。
考试之后的火锅我们是在宿舍自己做的。下午四点,除了考完驾照的一个室友在宿舍睡觉以外,我们其余五人一齐出动,风一样卷去超市,饿鬼一样肆无忌惮地往购物车里放自己想吃的东西,目标太大旁边的人都回头望着我们。
然后回去其他宿舍再借来一个煮锅,在宿舍正中央搭起简陋的小桌子,紧接着洗菜切菜烧水。
围坐在两口巴掌大的煮锅边,任凭火锅的热气给眼镜镜片涂上一层朦胧的雾,室友的脸变得模模糊糊起来,耳边是她们谈天论地的欢笑声,嘴里品尝着这天赐般的美味,世界在急剧飞升的温暖中氤氲着,旋转着。
这样的日子真不错,我这样想。 6/
我喜欢冬季。
在冬日,我可以把自己穿得圆乎乎暖洋洋的,没人在意你是否长胖了,见面只问你冷吗。
在冬日,我可以戴我最爱的毛线帽子,黑色灰色蓝色红色,它们是能给个人穿搭增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冬日,我可以给自己冲一杯热牛奶,或是泡一杯热咖啡,手捧着它,追我喜欢的番和剧。
这不是寒冷的冬季。这是温暖柔软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