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人生(15):30多年前女友购买的陪嫁箱
简简单单的幸福不过是陪着一个旧人,守着一屋的旧物,悠悠地数着一段旧岁月。

1985年8月16日,女友来部队看望。这是组织上确定我俩恋爱关系后,她第一次以未婚对象的身份出现。这次,她走的是赣州→寻乌→平远→兴宁→—揭阳→潮州线,虽然只有500公里,但有400公里是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途中必须要在兴宁住一晚,第二天再从兴宁去潮州。

那天赣州至兴宁的班车严重晚点,晚上8点多才抵达兴宁,附近的客栈、旅社客满,女友只好花3毛钱在客栈通道上加了个铺,勉强打发了一晚。

抵达潮州的当晚,我请她到城区吃潮州菜和小吃,之后俩人在城区闲逛。进入地处老城区太平路的潮州百货大楼,她看中了一只人造革的大箱子(高24、长82、宽53,晋江县青阳皮革厂制造)。她说,想把它买下来作为将来嫁给我的陪嫁品。
在我的老家,女孩子出嫁陪嫁木箱是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信物。过去的标配是樟木箱。樟木箱,也叫女儿箱,曾是我的老家姑娘们出嫁必备的嫁妆。 家中有女孩的,当她到了出嫁的年纪,父母要么买来樟树的木板,请木匠师傅做成樟木箱,要么到市场上购买现成的木箱,给她陪嫁。 我母亲当年结婚时曾陪嫁过一个樟木箱,六十年过去,这只木箱还完好地存放在老人的住处。

到了我与女友谈婚论嫁时,市面上已找不到樟木箱出售了。女友说,皮革箱也行,只要意思到了。要买就买一对吧。好事成双。
当时我细看了一下价格:35元一个,感觉有些贵,要知道,当时我的薪金每月不到70元,女友的更低,买一对木箱要花去一个月的薪鑫,我感觉有些承受不了。若一定要买,就只买一个。
女友拗不过我,最终只买了一个。而且买箱的钱是女友自己掏的。她说,购买自己的陪嫁品就应该自己出。
我说,再好的陪嫁品也没有你陪嫁给我好。

8月28日,女友休完假返程。看她带这么大的箱子坐车不方便,考虑到当时教学任务已完成,没有更多的事,于是向领导请假后,送她回家。


2002年,我们从郊区搬到中心城区居住,这个箱子随同其它物品留在了老房子。一放就是十多年。2018年,我们清理老房子,感觉箱子的用处不大,想把它送人,妻不同意,她说,这是我的陪嫁品,陪伴了我们几十年,还是把它抹净带到新家吧。

看到箱子的商标,我不禁想问:30多年过去,箱子尚存,晋江县青阳皮革厂不知还在不在?


© 本文版权归 gggvfhpuff163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