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兵法:合伙人的选人标准是什么
王子兵法:选择合伙人的标准有三个维度。
在大多数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习惯于通过交谈去了解一个人,往往会忽略很多。

但在王子兵法的平台上,选择合伙人的时候,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名气而去选择他。
我们如何选择?或者说从商业合作到平常生活中,我们怎么看待一个人?
王子老师提出了从三个维度去衡量一个合伙人,无论接触的人身世、家境、成功与否等等,都应该看这个人对待下面三件事的态度和观念:
第一个,金钱关。
这是我们互相选择中的第一道筛选,无论大家表面上说得多高洁多两袖清风,但实际情况是有99%的人过不了钱这一关。
如果和一个有合作意向的人交流,你先去看他对待金钱的态度,不用非要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但最起码在钱面前要依然有担当有人品。过得了这一关,就是能合作的人;过不了这一关,不能说他人品很差,但一定是个内在很空的人。
为什么第一个维度是看别人经历钱的环节呢?我们每个人都一定是要经历钱的,真正能合作的人,必然是有大舍大得的精神,当然一开始自己也要把对于钱的态度改到相同的频率上。
所谓的同频共振,第一步就是从观察别人经历钱的态度来看的。
第二个,能力关。
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从这个人做事的能力和态度中看出来,特别是最后的结果是否能够印证他做成事的能力和所做事都落地的能力。
就像王子兵法对自己团队的要求是3+1:第一要人品好;第二做事要有方法论;第三迭代的思维和能力要强;最后加上看这个人是否作出了切实结果。
我们为过程鼓掌,但只为结果买单。
如果一个人不具备3+1,那么这不是个值得培养的人,更不值得合作,甚至是投资。
所以当看清一个人经历钱的态度之后,必须要观察他对事物的处理和做出的结果,这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在。如果他只是个只会说大话的空想家,哪怕是个视金钱如粪土的圣人,也不是你的合作伙伴。

第三,人品关。
看待一个人的人品是怎么样的,只需要看他身边是什么样人。
绝大多数情况下,他的为人处世影响了他的交际圈,那么他身边人的类型就映射出他自己的人品属性。如果他身边的人都比较差劲,或者他的圈子让你没有想要结交的欲望,你就该果断放弃,不值得合作。因为一旦和这样的人合作,无论他有多少财富和名气,注定会失败。
当我们掌握筛选合伙人的方法和规律之后,再去和有合作意向的人交谈,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因为你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你和你的合作伙伴,都不应该是普通的创业者。
当你找不到人,找不到核心合作伙伴,先思考下是不是源头上的你出了问题。如果你这么思考过,用以上三个维度再去看待别人,同样也会有越来越多同频的人找到你。
为什么王子兵法这个平台,有很多人愿意和我们合作?因为我们身边的人都是价值观同频的,哪怕他们的年龄跨度从50后到了80后,我们有整体的合作结构,和看人的方式。
所以衡量一个合作人的标准,不是经历,而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