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孕母婴养护专业解说如何给早产儿喂奶
绝大多数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天就可以开始喂奶了,有些发育极不成熟的小早产儿要在生命体征平稳之后才开始喂养。母亲产后,乳腺上皮细胞旁路开放,使得大分子抗体、抗炎成分、生长因子和其他保护成分一同通过乳腺上皮分泌形成初乳。母亲的初乳对早产儿非常珍贵。初乳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因此,小早产儿可以通过早期初乳喂养,促进其肠黏膜表面快速增长,诱导消化酶合成。初乳的热卡密度可达73千卡/100毫升以上,而且含有更高含量的保护性生物活性物质。母亲孕期越短,初乳中保护性成分含量越高。 早产儿的母乳喂养会有很多困难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正确的引导方式和积极的支持策略对于帮助早产妈妈建立信心、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至关重要。在产科,医务人员应对孕妇进行产前母乳喂养益处的知识普及,指导孕妇正确进行母乳喂养、产后应关注哪些哺乳问题、孕期用药的选择以及如何进行乳房护理;儿科医生不仅要积极向家长介绍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益处、初乳的重要,还要落实母乳喂养过程中的所有细节,使母乳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产儿科医师、营养师还应对哺乳母亲进行膳食营养指导。在早产儿母婴暂时分离的情况下,医生要指导母亲在产后6小时内开始吸奶,每天坚持吸奶8~10次,每次10~15分钟,并让乳母学习母乳的收集和保存方法等。
早产儿喂奶的注意事项:国外提倡,住院早产儿的袋鼠式护理可减轻母亲的心理压力,通过原始自然的皮肤与皮肤的接触促进母婴间的生理—心理反馈,增进母婴间的情感交流,增强母爱和母亲的信心,并可增加母亲的泌乳量,延长泌乳期。许多早产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和疾病等原因,刚出生时常常不能自己吃奶,医生和护士会通过胃管把奶慢慢注入宝宝的胃里或通过滴管式喂奶器把奶滴入宝宝口中。开始可能每次喂奶量很少,可以每天多喂几次,根据宝宝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喂奶量。
如果吃奶量还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医生会给予肠外营养,即通过静脉输液将营养物质输入体内。等到宝宝吃奶多了,肠外营养就不需要了。胎龄较大的早产儿的吸吮、吞咽和呼吸三者之间发育协调,可以自己吃奶。但是由于早产儿胃的容量小,每次喂奶量不可能像足月的宝宝一样多,而且他们吃奶很容易累,常吃吃停停,休息一会儿再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有的宝宝脾气急,吃奶很快,常会憋得喘不过气来,这时要让他休息一会儿,喘几口气后再接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