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 读书笔记
读书不读一遍
1.子不语怪、力、乱、神。
2目光清润,性情温善,略有些腼腆。...站在人群里,如一卷细韧竹纸,静待笔墨。——形容赵墨儿
3.赵不尤年方而立,身形魁梧,眉如墨刀,似黄庭坚《松风阁》诗帖中的雄健两撇。
4.有才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韩非子》
5.烛天理如向明,万象无所隐。——张载
整个可以理解为,不管怎么隐藏起来的,再细小细微的事物,自然而然就能被烛火发出的光给照亮,从而无所遁形。引申一下,个人内心的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万事万物对于你而言,就如同一潭清水,一望到底 。
6.书中有知识、道理、视野,读书可以安抚心境,体验另一种人生。读书不能只看表象,更是在破局,习得背后的道理。让心灵充实。读书时,想想自己身处的环境,与书中的道理联系起来。
7.这时,日头偏西,天色已近黄昏,漫天云霞如染絮,被夕阳烧灼得渐渐乌黑。两岸人渐稀少,虹桥上归人匆匆,船里也渐渐昏暗起来。
这时暮色渐浓,河水变得乌青,河上升起一阵春寒凉意。
船顿时变得暖黄透亮,如一弯明月浮于墨云之上。
第4章 醉东风
8.责己者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故学至于不尤人,学之至也。——张载
责己之人当知天下之广,国家之大, 对与错是基于判断者自身的利益来考量的,一件事情对你来说是错误的,对我来说却可能是正确的,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 当一个人学会以「责人之心责己,尽己所能去修行自身,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时,他就真正学到家了。
9.而如今,东南方腊造反,更有女真崛起于东北。大宋却如同一位娇弱佳人,强盗环伺,却仍描眉梳鬓,顾影自怜。
10.时时处处,赵不尤都能觉到国势之虚弱危殆,就如这院中的梨杏,昨天还满树繁花,一点小风雨,便落花飘零,遍地凌乱。身处此世,以区区一人之力,难挽颓局,却不能不时常涌起忧世之叹。他心头郁郁,随口填了首《醉东风》:
东风席卷,一夜凋残遍。万里江山春色黯,可叹无人照看。年年岁岁追欢,朝朝暮暮谁闲?梦里烟花过客。醒来谁理残篇?
吟罢,他转而自诫道:何必做此悲声?太平何须壮士勇?岁寒才见松柏心。徒忧无益,不如尽力做好手边事。对得起己心,便是无负于天命。于是他又想了想,将最末一句改了过来,沉声吟道:以我心灯一盏,照他长夜寒天。
11.“九万里风鹏正举”
第5章 东水八子
循理则为常,理之外则为异也。
——邵雍
12.简庄四十多色,穿着一领青袍,身材清瘦,腰身挺直,如一竿劲竹。他常日神端肃,这时更多了些悲郁忧色。
琴子乐致和形貌清雅,瘦鹤一般;墨子江渡年神采狂纵,野马一样;棋子田况则和善微胖,像一个温热馒头。
13.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4.春风万里,草木竞秀。
各人气质禀性不同,本心也各不相同,这只是我之本心所现,你的是什么样,我并不知道。不过,我想其中也有相似相通之处——安宁、敞亮、和暖、生机。
第6章 草图、认尸
天下,势而已矣。势,轻重也。极重不可反。
——周敦颐
求解
第7章 义在剑
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涵泳于其间,然后可以自得。
——程颐
15.敬心,敬人,敬事,从来不敢有丝毫懈怠轻忽。
第8章 闺阁、画作、田产
16.就如同农人理田,见一丛禾苗无端枯萎焦黑,怎能视而不见?
17.他自己很清楚,这并非什么大义大勇,而是自幼积的一股愤郁之气,是跟身世、规矩赌气。
18.河岸边清风洗面,柳丝摇漾,一群白鹤从空中飞鸣而过,令他胸怀顿开,逗起诗性,随口吟了首《踏莎行》出来。
万里长风,千层细浪,春堤古柳情飞荡。胸怀常向碧空开,从来意兴因豪放。
云翅高歌,烟波低唱,足音踏踏回空响。天高地阔任君行,何须钟鼓添雄壮?
19.女子最重要的三点——样貌、才情、见识。
20.是非混杂之地,君子慎言慎行。与其一番闲谈生烦恼,不如细读两行书。
第九章
21.雄逸苍朴,润涩兼备。
22.古人因棋子分黑白两色,将之雅称为乌鹭,黑乌与白鹭。
23.烂柯——弈棋
24.明月他乡易见,轻舟此夜难逢。银波千里送行程,一枕清风入梦。
两岸如烟笔墨,一江似雪情怀。生得傲骨爱奇峰,何必凌云为证?
25.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
断送一生唯有,破除万事无过。——黄庭坚
楼上风生白羽,尊前笑出青春。——陈师
26.既然小姐有青莲皓月之心,在下岂敢不还以庄周江海之意?
27.冷热静中看,雅俗妙处得。
28.扫洒应对皆是道。
第11章
29.汴州一别,倏然(shu)两载。君可记轻帆明月、隔窗夜语?一枕清风,犹响耳畔;傲骨奇峰,可曾凌云?奈何夜短语促,憾未畅怀;山长水远,佳会难再。拙词一阙,稍寄鄙衷。千里叨扰,惶怯惶怯。敬申寸悃,勿(wu)劳赐复。
30.露后秋霜莲送雨,一池谴绻(quan)余情。寒蝉辞树细叮咛。数枝枝叶叶,忆嫩嫩青青。
一茎幽香洁自守,晚荷仍旧亭亭。相逢却更叹伶俜。隔窗不见影,帘外语声轻。
31.当时秋光如金、天青如碧,宋齐愈原本惊喜拆信,等读罢,却不禁怔住,心里凉惘惘,如阴秋落雨。原来不止他念念不忘,莲观竟比他更眷恋咒舟中那一席偶遇言谈。细品词中一腔幽意,笔端清思婉意,那“一池谴锩余情”,令他既欣慰,又伤怀,更涌起无限怜惜。
32.如鲠在喉,怅闷不已。
33.轻舟不渡相思客,沧海愁消渴。一轮明月两心间,寂寞窗边千里共秋寒。
相知何叹缘深浅,片语终生念。江湖到此一峰青,过尽千山万水总嫌平。——《虞美人》
34.财与才珠联,富与贵璧合。
35.细茶末如雪霰一般落到纸上。
36.顷刻间,青黑的茶盏中雪浪翻涌,恍然间如同一幅沧海烟雨图,一股清香随之沁入鼻息。
37.赵不尤轻啜了一口,清苦味甘,如青烟,似秋露,不由得赞道。。。
38.简贞只比瓣儿大一岁,穿着石青色半臂褙子、天青的衫儿、深青的裙,也都已不新,不过配着纤秀的身形,加上细长的眉眼、秀挺的鼻、纤薄的唇,如素娟上描画的一丛兰叶,天真本不需着色,清逸更胜众花喧。
39.此书写而复毁者数四,因念及宋君所言皓月心、江海意,始敢终笔。莲观自知粗颜陋质,有孟光之容而无其行,然心期举案,愿效齐眉。。。。
40.虽无红拂之意,愿涤昭君之器。冒俗自荐,愧惭难述;越礼不韪,惶悚至极。惟忧惟盼,何煎何熬。不宣。。。
第12章
41.事无大小,皆有道在其间,能安分则谓之道,不能安分谓之非道。
——邵雍
42.求婚启——关雎鸣洲,心期嘉耦。敢凭良妁,往俟(si 第四声)高闳。太学上舍宋齐愈门寒位卑,质浅才疏,钦慕高风,夙望谕教。伏闻张公先辈爱女第五娘,禀萃德门,性凝淑质。鸣鹤于阴,志盼和协。仰待垂青,祗候俞音。
43.权、名、财、色,都是好东西,都能助兴供乐。不过,这些乐都来自于外,世上多少人都去争这些乐,但有几人能如愿,能长久?为之焦苦终生的倒满眼皆是。我所言之乐,无关外物,只由己心。
44.男守一个“敬”,女守一个“静”。
45.那时却不由自主走到堂屋后门边,透过帘缝向外望去,清朗秋光中,青青竹丛边,立着一位清朗男子,一袭雪白襕衫,眉眼俊逸,举止潇洒,如一部雪纸诗卷一般。
46.她那口井原本宁静无波,自宋齐愈出现后,井里似乎多了条雪白的鱼,时时在心里翻起波澜,扰动心绪。
第13章
47.从小到大,无论见什么人,遇什么事,他都能从容应对,但那一刻,瞪着纸上那庸常文字,心里如同沸水煮雪一般,骤冷骤热,上下腾乱。
48.井水可以寒,可以寂,可以静,甚至可以结冰,却不能枯。简贞的那口井却从立春那天,顿时枯了。
第15章
49.乐致和弹琴时并不焚香,只应节气选些花叶果蔬供在琴边,以作节礼。那天他摘了几片嫩草芽,向乌眉讨要了一碗清水,将嫩芽漂在水中,摆在琴前正中央。之后,才端坐琴前,凝神屏息,徐徐抬臂,缓缓伸指,在琴弦上轻轻一拨,霎时间,一缕春意从指尖流出,如东风启信,遥遥而至,又如春水融冰,漫漫而涌。之后,便觉千里春草竞相萌芽,万物生机次第而醒,一派春光融融漾漾,天地随之焕然而明……一曲奏罢,满院生春,心也似被春水洗过,一片和煦明澈。
12.20 16:00
第18章
50.人多思虑,不能自宁,只是作他心主不定。要作得心主定,惟是止于事。——程颐
第20章
51.墙头露出的海棠,虽已半残,但枝头仍有许多花瓣粉白似雪。他向里望了望,院内寂静无声,庭中立着一块大青石,形状峻秀,掩住视线,石边栽种了些兰蕙,甚是清幽,并非他想象中那般糜艳。
第21章
52.帘子掀开那一瞬,康潜如同见到妩媚春光一般。春惜穿着粉衫粉裙,梳着一朵云髻,翠眉秀眼,满腮羞晕,鲜丽如春水岸边的一枝碧桃。他惊了半晌,随即从怀中摸出那支金钗,媒人一把接过,插到了春惜乌黑的鬓边——插钗定亲。
第22章
53.能高者狂,才低者吝。
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