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是社会主义姐妹情,结果是资本主义工具人
利益相关:8刷Frozen1,生日惊喜&雪宝的圣诞大冒险不知道刷了多少遍,Elsanna本命CP粉,Frozen1原画设定集购入者,长达半年高强度期待Frozen2。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其实14年差不多就有Frozen要出续集的传闻,但是那时我想的是千万别出了,因为我实在太喜欢这部动画,它的所有剧情、角色都已经到了一个完满的状态,出续集很难达到初代的高度。
但是,随着新作上映木已成舟,我对新作又从抗拒变为了期待,甚至今年还把第一部看了两遍。毕竟我是一个非常好哄的傻粉丝,生日惊喜和雪宝的圣诞大冒险只要让我甜到了,就无脑5星。
这两年也不是没有经历过糟糕的续作,《无敌破坏王2》、《玩具总动员4》、《驯龙高手3》多少都让我有些失望,我知道冰2不可能超过冰1,只是,我没想到,
它会这么差。
不要说和辉煌的前作比,就算是作为一个新IP也是如此的糟糕。我就说我最失望的一点吧,就是冰2相比冰1有一种全面的降级感。
世界观拖累全世界
因为第一部已经过于圆满,冰2为了填满这104分钟,首要任务就是引入新的世界观,让剧本有话可写。负责设定的人做了三件小事:
1. 世界有4大元素
2. 阿伦戴尔北面还有一个迷雾森林,里面居住着一个北地国的国民
3. 阿塔霍兰埋藏着真相
其中3是目的和出发的动因,2是舞台,1是达到目的的手段(驯服4元素)
可不要小看世界观,可以说Frozen 2难看80%都是这个世界观的锅。
迪士尼的公主系列电影其实一向不擅长、也不需要做复杂的设定,音乐剧更是如此。冰1的剧情容量其实并不大,舞台也只设定在阿伦戴尔城堡+北边的山(分为Elsa建宫殿的地方、地精村和温泉小屋三个小场景)而已(连城镇都没有,城镇都是在番外里补完的)。在这些舞台中需要完成的剧情主线有:1.Elsa和自己的关系(从戴上手套——let it go——化解冰雪阿伦戴尔)
2.Elsa和Anna的关系(堆雪人误伤——拒之门外——请婚被拒——Frozen heart——解冻Anna)
3.Anna对爱情的态度(渴望真爱——爱上Hans——遇见Kristoff——地精村知道解药——认清渣男——和Kristoff在一起)
冰2想走公路片的冒险模式,与之匹配的场景却少得可怜——阿伦戴尔(新手村忽略不计)、北边的山(通路地图忽略不计)、迷雾森林(仔细想也就四个小场景:森林、水坝、营地、Anna掉落的洞窟,而且相互距离非常之近,这个后面会再说)、海(剧情过场忽略不计)、阿塔霍兰(其实也就是个小迷宫)。在这么个狭小的舞台,主角团们要完成的任务有:
1. Elsa:驯服风、火精灵——与当地人见面——发现沉船、送走Anna和Olaf——驯服水精灵——进入阿塔霍兰传递信息——复活归队
2. Anna: 跟着Elsa——被送走——引土巨人砸大坝
3. Kristoff:求婚未遂——求婚未遂——求婚未遂——求婚成功(???果然是女人拯救世界男人只有恋爱)
可以看到,冰1的三条主线可以说是贯穿始终,三条线的情感高潮分别是let it go(影片31min)、Anna的心被冻住(影片58min)、Hans黑化(影片75min),一般观众的注意力只有25分钟,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动画电影一定会在25分钟进主线,所以冰1在情节的安排上非常井然有序,不提每一帧都是古典音乐剧的前半个小时,let it go之后几乎每隔20分钟都会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来抓住观众的心。
我们再来看看冰2,因为我也没有片源不能准确估算时间,但是我的线人告诉我20分钟是到Elsa听到声音出去唱歌,那差不多25分钟进入迷雾森林,接下来就是一段极其冗长的Olaf耍宝搞笑戏码+Kristoff求婚+遇见北地人的寒暄。可以说在观众的兴趣点渐渐消退的时候,冰2不仅没有过硬的剧情突破和惊艳的视角,甚至还加入了超级长的90年代MV,简直让观看体验雪上加霜。一直到Elsa去征服水马才能算得上是剧情比较高潮的地方,但留给迪士尼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另外从上面的主线任务也可以看出,沉船剧情之后主角团才真正分开(什么?Kristoff也离队了?Who cares?)所以不能通过非常明显的场景变换来调动观众的兴趣点。为了填充前面的剧情,迪士尼只能加入很多不必要的卖萌(Olaf和那个蝾螈说的就是你们)和很多强行制造冲突的琼瑶戏(Anna多次阻止Elsa寻找真相,Kristoff试图求婚),让每一首歌尽量长(Lost in woods有3分钟啊朋友们!Let it Go也不过3:40啊!),为了避免被说水,又用跟元素精灵(毫无意义也不出彩的)战斗来抻时长。
说到元素精灵,这个风、火、水、地真是一开场就震撼我全家,这是什么三流日系RPG的世界观吗!而且这个和冰1的世界几乎完全不能接轨,Elsa的冰算什么元素?水系魔法吗?大家都是水,为什么Elsa可以秒天秒地,因为她是第五元素吗?为什么第五元素只会冰系,不能把其他三种都学会?而且雪宝一直说的“水有记忆”又是什么体系,和Elsa的魔法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要在一部片子里引出这么多魔法体系,以为自己是复联吗?
前面搞了这么多元素的铺垫,却对Elsa为什么是第五元素、Elsa桥梁说、地巨人为什么不用驯服、其他三个元素到底是什么东西语焉不详,反正剧情这么说大家就这么信了,迫真儿童文学。
好莱坞变成宝莱坞
我最初被Frozen吸引是它身为动画电影身上独特的音乐剧形式,即用音乐叙事。虽然这个世界就是“你痛苦你唱首歌然后问题就解决了”的设定,但是万万没想到这次迪士尼在音乐方面也如此不思进取。
1和2都是8首歌,且不说悦耳程度,我们可以简单地对应一下他们的定位和时长
1. Frozen Heart (1:45) —— All Is Found (2:05) 开场预言诗
2. 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3:28)
3.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3:45) —— Some Things Never Change (3:29) 群像引入歌
4. Love is An Open Door (2:04)
5. Let It Go (3:44) —— Into the Unknown (3:14) / Show Yourself (4:20) Elsa Solo单曲
6. Reindeer Are Better than People (00:51) —— Reindeer Are Better than People (00:26) 不解释
7. In Summer (1:51) ——When I Am Older (1:51) 连时长都极其工整的雪宝卖萌曲
8. Fix Upper (3:02) —— Lost in the Woods (3:00) 一开始我想对Love is an open door的,但是考虑到时长和搞笑的定位,可能还是Fix Upper更合适,恭喜这两首曲子成为我在这两部中最煎熬的时刻
当然Anna觉醒曲 The Next Right Thing (3:36) 在这里面没有很好的对应,就单独摘出来了。可以看到1和2的歌曲总时长是差不多的,但是为什么体感上2的歌那么长以至遭到了MV的吐槽呢,因为画面的信息量和创意差得太多了。
Into the Unknown和Show Yourself都是Elsa的solo,长达7分34秒,特别是后者,除了难听,愣是没有给我留下一个有记忆点的镜头,就只记得Elsa在一个洞窟里跑来跑去,还看到了非常不魔法的全息投影。Into the Unknown也是如此,能感觉到动作上处处在致敬let it go,却没有一处能有后者的震撼。Elsa的魔法在第一部里虽然没有那么强大,却有着鲜活的生命力——Elsa奔跑着在半空中架起冰桥,整个冰宫腾空而起,雪花在Elsa脚下飞舞出北欧的民族图案又升腾为柱子上的雕饰,水晶吊灯一层一层地绽放,抬手时冕服幻化为冰蓝色的裙子……这些镜头我相信每个看过Frozen的人都是过目难忘。
如果拿Let it go比太欺负人,我们就说说Anna的表现。在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里,每一次在沙发跃起都对应了一副和爱情有关的名画,而笨手笨脚的Anna的每一次行动都在毁坏一次宴会的摆设;在Love is an open door里,Anna和Hans在一扇扇门和窗之间捉迷藏……这些都是一刷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的镜头。就问第二部里,但凡有一个这样的不凭经费却充满了巧思的镜头吗?没有,所有人都在不停地唱,忘我地唱,就等着斯坦尼康360°转起来。
好听的歌曲固然重要(但是也不好听)但是当音乐只是为唱而唱,不能配合画面进行人物塑造和情感递进时,迪士尼引以为豪的音乐动画也就沦为了消暑的印度歌舞剧。
说到镜头再多说一句,第二部的运镜真的非常混乱。第一部里我印象非常深的一个镜头,Anna命在旦夕但是在寻找Elsa;Kristoff骑着麋鹿奔向城堡;Elsa在暴雪中悲痛不已;Hans提着剑向Elsa走去。四个人物各有自己的目标,但是一个长镜头穿越山坡、暴风雪、搁浅的船,把所有人物的位置、距离感和动线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完全不会感到混乱。而第二部我就说两个让我感到违和的地方,当然因为全凭记忆所以可能有误。
第一个是Elsa驯服完火灵之后,仿佛想起什么的一下子就跑到了那个妈妈救爸爸的冰雕面前,这里应该是驯服风灵的地方,在体感上是好一会儿之前的剧情了,但是也没有什么交代直接就跑过去了,也不知道Elsa是不是跑了好几公里。
第二个是Anna唱完The next right thing之后,她站在一个洞穴的出口斯坦尼康转起来,明明看上去应该是个悬崖边上,结果下一秒她就奔跑在密林里去嘲讽巨人了,也是不知道她怎么做到的。
续狗尾成了洒狗血
众所周知,主创在创作Frozen1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续作,所以Frozen2里处处透露着仓促上马的慌乱,在人物设定上自相矛盾,角色互动更是全面廉价化。
1.工具司机Kristoff
Elsanna这对超高人气cp横空出世,但是Anna又不幸有正牌男友Kristoff,所以美国京阿尼,啊不,迪士尼在CP的处理上非常鸡贼。在物料和周边上几乎就没有Kristoff的存在,连带着Sven的存在感也大幅降低,反正雪宝卖得好嘛。(可以看一下Frozen的乐高,路人男主,惨)到了两个番外,Kristoff差不多就是被嘲笑的对象。生日惊喜里Elsa特意提到了让Kristoff和Sven洗了澡(而7分钟的唱段Kristoff只捞到了一句词)在圣诞特辑里Kristoff倒是有独唱了,却是滑稽地在做Flemmingrad,遭到了两位公主的嫌弃脸(Olaf: You're a princess. You don't have to settle!)
到了第二部,迪士尼终于想起还有这个BG要给个交代了,所以理所应当地引入了求婚的任务,然而却被观众嘲笑为男人都是恋爱脑,还有一个恶评如潮的90年代MV,风评进一步被害。所以纵观Kristoff在第二部对主线的推动,就是毫无推动,他的剧情表现就是:1.求婚未遂的笑料 2.把Anna从地上拉起来。更残忍一点说,如果把Kristoff完全去掉对整个剧情可以说是毫无影响,毕竟他从最初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成为Hans的对照,而第一部里面真正拯救Anna的人是Elsa,这个人物的功能就非常尴尬,出续作只能延续他的尴尬地位而已。
2. 阿斯巴甜Elsanna
不用怀疑,我就是那个第一个预告出来的时候满世界大喊“ELSANNA IS REAL”的人。我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一个人在京阿尼跌倒了一次,为什么还能在迪士尼跌倒第二次。
虽然我是抱着磕糖的美好心情走进影院,但是从开场我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当Anna抱着Elsa睡觉还刮鼻梁的时候,我不仅不感到甜,反而觉得太姬了吧!!《生日惊喜》里那种“Let me take care of you”这样点到为止的就可以了,除非你是要致敬高黄的点绛唇……美国京阿尼,还说不是你!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Elsanna CP粉的心情,这一部里有非常多的二人拥抱戏份,可以说是动不动就紧紧相拥。emmmm有必要吗?生离死别也就算了,但是在Some Things Never Change刚出场的时候,我觉得感情再好的姐妹也不是动不动就拥抱的啊?这么多拥抱戏份,真正动人的姐妹情却看不到,比如Elsa离开房间时都不给Anna盖个被子吗?Elsa刚刚上冻,观众都还没确认死没死,Anna就先开始哭,开始认定牺牲了?甚至连Anna都不去找一下Elsa?Elsa骑着白马来见Anna,说自己要留在北地,Anna就随便问了问原因就这么接受了??你们要不要去阿塔霍兰看一看你们圣诞特辑的回放啊?《When We Are Together》的中文翻译是《真相是假》对吗??
虽然这是个人观点,但是我个人觉得Elsanna这对的磕点应该是虽然长期被(物理上)隔绝,但对彼此都有无可取代的依恋感(圣诞惊喜那个贺卡盒子,简直直击我心)但是迪士尼似乎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姐妹俩只要拥抱就完事了,CP粉看看同框就满足了,如果不是因为kiss算乱伦的话,我相信迪姬尼会毫不犹豫地让他们俩亲上去的。
3. 人设不一的的父母
要说第一部这个完整的故事给观众留下的谜题,除了(nobody cares的)Elsa魔力来源,就只有姐妹俩父母的死因了(我记得看到过什么参加乐佩婚礼遭遇海难的说法)。这次为了编第二部,为父母的身世凭空添加了很多设定。虽然从剧情上都能圆得过去,但是从人设上来说,总是让人感到违和。
通过第二部剧情,我们知道姐妹俩的爸爸是小时跟随老国王去过北地,目睹了妈妈与风灵玩乐的样子,最后也被妈妈所救。他不仅知道魔法的存在,还把这个故事作为睡前故事讲给女儿们听(这也太奇怪了吧!谁睡前故事听这个啊!)而妈妈可以说是从小就信仰这些自然元素的,没事还给女儿们唱跟魔法相关的童谣,真是生怕她们离魔法太远。这样一对父母,在Elsa的魔法失控时,采取的措施是——
给Elsa一堆手套然后把她锁在房间里?!
如果说Frozen1明线的反派是Hans,那暗线的反派其实就是代表父权的国王爸爸(妈妈在第一部的存在感实在薄弱,以至于姐妹不管是隔着门相依还是搜集圣诞卡片,都没有任何父母的身影)是国王在反复教Elsa“Conceal, don't feel”,用一箱叠的整整齐齐的手套(见《圣诞特辑》)把Elsa一层一层重重束缚,在Anna的面前关上了Elsa的心门,甚至连陪伴都少得可怜,不然Elsa也不会把一只企鹅玩偶视作最重要的listener(见《圣诞特辑》)
这样的父母,到了第二部,你告诉我他们其实对魔法熟悉的很,出海是为了找解决之道,他们真的超级超级爱女儿。我接受不了。如果真的爱的话,Elsa这么多年与自己的斗争是为了什么啊!
总之,第二部的人物塑造就一句话。Elsa,惨,好不容易有了亲情却要建设北大荒;Anna,惨,感化了一部正片+两集番外,还是要被姐姐推开;Kristoff,惨,CP粉可能还没有Anna跟Hans的多;观众,惨,观众做错了什么要看这个啊啊啊啊啊啊……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我对Frozen2还有诸多微词,但多数比较主观,比如Elsa变丑了眼影太浓吓死人,新衣服简直是从北欧高定跌到了Forever 21,为什么Elsa不能做一个好女王一定要让位,唉,也许This will all make sense when I am 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