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换了记日记的模式反而倾诉欲更强烈了一些,花里胡哨的日记小软件固然便捷又有趣,但是直视自己的时间又减少了。只有这样絮絮叨叨地回顾才是和自己对话与总结最好的模式吧。
过去两周,处理着入党的种种,补材料、开会,过的并不轻松。其中比较担忧的两天是考了学霸团考试的两天,感觉自己的水平在下降。随着笔试的日子越来越近,自己反而更加焦灼起来。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并不是坏现象,说明自己仍有进步和反思的空间,并且是在自己意识到这件事的基础上,花一些时间重新做整理是值得且有效的。
下周的自己要生日了,还有初中最好的朋友小程在我后一天生日。现在回忆起来种种皆是自己辜负她的行为,今天虽然给她买了一些吃吃用用的东西,更多意味上是代替年少自己的一次愧疚与补偿,但是岁月不可追,如若当初的自己能好好地经营这段友情,现在的我们应该都不会是如此境地。虽然还能联系,但是感觉这份感情像揉皱的白纸,再摊开,即便未染污痕,到底也是旧了。常常在想自己曾经伤害过的人都会释怀吗,我并不能释怀。如果有机会,我想当面好好地与他们致歉。
从自己一路成长的经历来说,“人之初,性本恶”确实是一句真理。感觉人出生之时,便是一个粗糙的矩阵,教育环境便是修正方程,在一次一次的迭代过程中,我们不断对自身进行修正,最后趋于约束条件划定的范围。没有人出生之时,便有鸿鹄之志,也没有人从开始就学会矢志不渝,只是在不断的成长历程中,“违背”自己的天性,“忤逆”自己的本能,成为自己、打破自己、再成就自己。天赋好的人便是迭代初始值优秀,短短几次迭代后就完成了收敛;当然也存在方法选择错误者,拿着优秀的初值却等幅振荡了一辈子,起起伏伏没有尽头。工科学着学着,发现离生活越来越近,“人无非是自然的一串代码”。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