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一边骂着许知远油腻,一边在 Angelababy 身上找深刻
前有第一季的高口碑,后有娱乐圈流量泡沫接连被戳破的现实,AB 被骂似乎也不算意外。但观众究竟要从《奇遇人生》中看到什么,或者说难道这一集还不够精彩吗?真人秀综艺可以表达的、能够影响的有多少?当嘉宾没有表达或者拒绝表达的时候,节目又如何接纳,如何呈现,如何跟观众相处?
一个观点:《奇遇人生》第二季第一集太好看了。
又一个观点:除了如高级、有趣、深刻这样的过程,成长、美好、收获这样的结局,我们对一档带着实验色彩的综艺节目,应该有更多观赏角度。
那些对 AB 指责的朋友们,看到了嘉宾身上的闪光不代表我们自己身上就有了闪光。(看了李诞,就会有黑尾酱那样的女朋友吗)(这是个玩笑)
你也不能一边骂着许知远油腻,一边在 Angelababy 身上找深刻。毕竟,人家只是一个演员,且节目里,她已经足够坚强、配合、礼貌,并且无死角的好看。
------------------------正文------------------------
73岁的徐钰坤是河南的农民,他5岁丧母,13岁父亲双目失明,上了5年学的他不得不辍学务农。本来老徐会成为一个衣食无忧的老农,但在辛苦的生活中感受到了「责任感」,拥有了「那种很遥远的理想」。12年前,老徐辞去亲人妻子,踏上了骑行世界的道路。12年来,老徐骑遍了中国及亚洲、欧洲、澳洲25个国家,总计里程11万公里。

《奇遇人生》第二季录制的时候,老徐正在北美骑行,他的目标是温哥华。第二季第一集是主持人阿雅跟嘉宾 Angelababy 在陪老徐骑行途中发生的故事。
节目播出后,并没有迎来如第一季的高口碑。
两季《奇遇人生》的导演都是赵琦,他有二十多年纪录片工作经验,在国内外获得众多大奖。在一次采访中他提到,要将「独立纪录片领域中的一些话题,通过综艺的形式带给更多观众,影响更多人」。
《奇遇人生》是赵琦第一次操刀综艺节目。在第一季中,他找到了春夏、李诞、窦骁、朴树等人,节目播出后在豆瓣得到了9.2的评分,被称为是有高评分却没高流量的高级国产综艺。
第二季第一集播出后,《奇遇人生》口碑迎来滑铁卢,一度跌到7分多。在差评的表达中,很多观众将矛头指向了开季嘉宾 AB ,有人说她是「公主病」,认为节目被她搞砸了。而网上针对她的负面舆论已经持续了20多天。

前有第一季的高口碑,后有娱乐圈流量泡沫接连被戳破的现实,AB 被骂似乎也不算意外。但观众究竟要从《奇遇人生》中看到什么,或者说难道这一集还不够精彩吗?
在「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的老徐」身上看到的
老徐在路上生活了12年,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节目中,他勇敢、热情、坚定,面对大河、彩虹像孩子一样大声呼喊,全然不像一个中国式老人的样子,而且似乎正代表了许多人心中的理想生活模样。但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真的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的解药吗?
第三天分开后,老徐对 Follow Camera 说她们可能不会来了,话语结尾有一声短暂的叹息。这一声不易察觉的叹息就像一个入口,他的通透和无奈都在里面,而且他已经与这种无奈相处了太久。所以才有了最终分别时他笑中带泪的一幕。
节目中,老徐语言里一直有鼓励和人生道理,但他也说自己活成了一个「野人」。面对大家友善、得体的社交语言,你分明又能感受到他的格格不入。
老徐经历了重重困难,每一步都骑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但不冒犯地讲,他不愿停下来,他将世间事都抛在了身后,人生的困难全部变成了在路上的生存困难,最后活成了一种象征。因此,他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人生路」,而不是 AB 的「上学路」。

但仔细想想,我们都面临着终极困惑,也面对具体困难,终究都是一样的命运。老徐拿自己骑行的经验给两位明星讲道理,更像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毕竟,她们在娱乐圈里遭遇的困难,不比一天骑行60多公里来的轻松。
不知道赵琦导演是不是希望两位明星对老徐反驳或者做更加深刻的追问,但想必老徐并没有时间,也没有意识去接那些话题。
那么她们坚持不搭车,继续骑行的意义何在呢?去寻找在路上的灵魂吗?但我们已经看到在路上的身体多么辛苦。
倒是她们搭车、借车时候发生的事情,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朴实」。
从 Angelababy 话里听到的
节目中间剪辑进了 AB 事后采访的台词,提到了「精神追求」一类的词藻。但在最后的车上,她回答阿雅对感想的提问时,只是说了几句套路的话,说「工作累的时候要坚持」。

前面显然是配合节目组的口径,后面更像是当时的真实感想。而这两种话语都被剪进了节目里,单是对实际行为的记录与呈现,作为一档真人秀,意义其实已经到了。
如果节目是一档明星生活实验,那么她们做到了,且真实的表达了,她们不是可以连续几天高强度骑行的人,但尽力做到了保证节目的录制。她们是这样的人。
如果节目是包裹着娱乐外衣的深度对话,那么她们确实没做到,但其实也没必要做了。一边是商业成功的明星,一边是出走12年的「苦行僧」,她们没有太多对话,但对于两种迥然不同,且悬殊巨大的人生,除了呈现,还要做什么?而现实中,对困难的歌颂,对逃离的煽动已经够多了。
关于娱乐和内容
在以往,娱乐往往是反深刻的,但现在是娱乐至死的时代,娱乐方式提供了不同价值输入的入口,人文内容开始与娱乐工业结合,扩张深度和意义。最后,那些具有稀缺价值的、代表小众的、得体的、优雅的明星们从流量神话的阴影中走进了大众视野。
于是,我们看到了说唱的回归,讨论东北文艺复兴,去凯里排队拍照,目睹独立音乐出圈。
但对于综艺,特别是真人秀节目,它可以表达的、能够影响的有多少?当嘉宾没有表达或者拒绝表达的时候,节目又如何接纳,如何呈现,如何跟观众相处?当嘉宾没有内容,节目的内容从哪里来?
当赵琦导演从幕后走出来跟 AB 交流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完成表达的导演,但他未表达的部分,则是 AB 在真人秀上的真实演绎。赵琦导演表达过对第一季的不满意,因为那没有完全排除表演的成分。他说第二季是他想要的样子,我想,他要的一定也包括这种「未完成」的表达。

最后,最纯粹的真人秀还是老徐那样的,它窘迫、不体面,但它真实,毫无准备,每一秒发生的都不可预测,也因而震撼人心。生活不在别处,那个在路上的是老徐,是 AB ,是阿雅,是陪跑的节目组,是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
正如一句诗歌所写,「我们浑身都是缺口,浑身都是伏虎的伤痕」。
前路漫漫,唯有前进。
© 本文版权归 DoFallingThi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