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手机
舒晓灿
三天前,在读大二的小王用他国庆七天假期兼职的工资给母亲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实际上,他早就想给他母亲买了,那个又破又旧的功能机早该下岗了。
那个小小的手机,就是一个手把件,被母亲粗糙的大手天天攥着,已经掉了漆皮。可老人家却从不离手,视若珍宝。因为在那个离小王的大学足有35小时车程的小山村里,一通电话是平时母子俩互慰温暖的唯一媒介,母亲想儿的时候,拨个电话;儿想母亲了,就按上一串号码。 学校通知小王去拿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母亲接的电话。小王清晰的记得那一刻母亲那忘我的神情,仰着头,掐着腰,把那个老手机使劲压在耳朵上,仿佛这样就能把这个喜讯更快的融入到她的血肉之中。她常常对别人说那是她人生中最高兴的时刻,也是腰杆挺得最直的时候。当然,唠叨的母亲显然不愿自己消受这个好消息,刚挂了电话,就用她那个“老宝贝”投入到对亲朋好友的“狂轰滥炸”中去了。
小王也十分受用那一段辉煌的时光,因为在那全家欢庆的时候,小王也如愿以偿的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是一部智能手机。母亲用那个永远舍不得花在自己身上的价钱买下它,作为小王十年寒窗终得果的奖励。
好不容易淘得的宝贝,是要在一家人手中传阅的。当手机传到母亲手中的时候,她的那双手早不知在胸前的围裙上擦了多少遍了。母亲稀罕的捧着这个小玩意儿,左看看右瞧瞧,猛夸当今科技的伟大,“现在的人啊真是厉害哈,做出来的这个手机连个按键都没有!”。爱惜过后又一声叹息:“哎,为了这么一个玩意儿,你爸得多搬多少石头啊!……”就在那一瞬间,兴奋中的小王突然感觉到心中的醋坛子倒了,紧接着又觉得仿佛曾经在父亲肩上经过的大石头都压在了他的肩头,挣扎了好一阵才忍住没把眼泪留在母亲面前。
这来之不易的手机,小王一直十分珍惜的用着,尽管后来他发现舍友手机的价格足足可以买四个这样的手机,也从未嫌弃过它。在这个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那些赶新潮的室友们恨不得一个假期就换一部手机,每当他们聚成一小撮讨论某某机型又增加了新功能的时候,小王就在人群之外,暗下决心早日给母亲也换上智能手机,以便能跟母亲视频通上话。
小王最初的想法是想通过奖学金来攒钱,可是他逐渐意识到这笔钱可能只能用来减缓生活费上的开销,对于买一部手机来说简直杯水车薪。不过这个愿望在他大二的时候终于实现了。在国庆这个小长假里,小王在老师的推荐下,得到了一份编译文件的工作,那个老板看在老师的面子上豪爽的答应小王,只要确保质量,一个章节给他500块。小王顿时觉得天上掉了一个大馅饼,还是纯肉馅的。利用同学们或回家或出去旅游的时间,小王足足写了五个章节。当老板拿到那将近两万字的稿子时,一脸的惊讶,翻看之后十分满意。对小王一番赞许后,掏出手机给那推荐的老师打电话,小王对于他说了什么并不是很在意,他的注意力全在老板的手机上,他知道那个手机的价格远远超过他那个稿子的字数。而此刻,那个男人正满脸堆笑得把那些极尽恭维与谄媚的话透过那个天价手机传递给远方的老师,好像经过它,老师就会感受到他的真诚。
付工资的时候,小王才知道,资本家都不是吃素的。不仅不吃素,而且忘性也很大。因为实际上他只领到了2000块钱,不过他还是很开心了,因为这笔钱足够给母亲买个智能手机了。所以一拿到钱小王就去商场给母亲买了一部和自己一样的手机,买和自己一样的手机是经过小王深思熟虑的。一方面他觉得自己的手机就很好,而且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价格较之前也便宜的许多,另一方面一样的手机也方便小王的远程教学。 经过三天的时间,快递终于到了。那个“老宝贝”还是要发挥一下预热的,母亲一遍一遍的打电话问小王如何把卡槽打开,如何开机,怎么接听……当小王给母亲回拨电话的时候,占线了。小王知道,母亲开始勇于实践了。 一分钟后,还是占线,五分钟后,依然占线……半个小时过去了,小王还是联系不上母亲。又过了十分钟,终于不再提示占线,而是嘟嘟嘟的声音了,于是小王果断从语音通话切换到了视频通话。
母亲依然是费了很大的劲才把那个震动的小圆圈拖到绿色的位置。所以电话接通时,母亲的样子就跟突然找到弄丢的孩子似的,习惯性的把手机往耳朵上一扣,焦急的数落起小王来,:“你买这个东西干嘛?我用那个不挺好,这个我都不会用“,”花这些钱,你怎么不把这个新的留着自己用?…… ”妈,你快看屏幕!小王好不容易插了一句话。 母亲这才意识到,她的打开方式不对。紧接着,母亲收敛了闲话,两只手小心翼翼的把手机拖到脸前的。屏幕上清晰的呈现出小王的脸。刚才还话痨一般的的母亲更沉默了。 良久,只温柔的道了一句:”真好。”
电话那头,小王手机里的母亲,一点一点融化在热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