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is our playground. There was our playground.
有个女孩子看完电影之后,很认真地问我,那段“There is our playground. There was our playground. There has been our playground.”到底是什么意思。脑子像开启开关,自动播放陈念一遍又一遍说的话,几分迷茫,几分机械,又几分执着。我开口,“这里现在是我们的乐园,这里过去是我们的乐园,这里曾经是我们的乐园,现在不是了。”“失乐园吗?”
坐在电影院里面,第一次觉得局促和不安。因为影院的灯光遥控坏了,开场的那五分钟,镁光灯很亮,看得到人们在红毯子上的影子,每个人都亮晃晃,攒动,每个人的表情好像都能看见,暗暗拽紧自己纸巾,害怕谁一转头看见一个泪人。最后灯光暗下的时候,我才明白,黑暗是大家的救赎。我们不必看见谁的泪珠滑下,作为一个最佳的观影伙伴,如果能有哪次笑和哪声抽泣被彼此听见,就是最最最大的幸运。我们需要一个没有熟悉,只有自己的黑暗,我们逃进黑暗。
“你最压抑的是哪个场景?”
“我也是。”我们都因为那泼盆的大雨而压抑。雨水打在雨伞上,地上,树上的声音,和那些近乎洗脑的口号,又好笑又不知道什么五味杂陈。那雨声持续了很久,不知道像什么,像我想要按下静音的画面。
“我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他们笑,能去北京了啊,可以离开这里了啊,我们挨过高考了啊。他们哭,可是我好像还是输了,可是我没有撑下去,那为什么是我们。他们摇头,你可不可以赢。
“你做的事情,是对的。”好像没有人提到这句,让我突然之间哭出来的话。班主任收拾东西,离开的时候,他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又抬头,“你做的事情,是对的。”,又好像要说什么,就离开了。从举报大快人心,突然抽离出来,我自问“真的,做对了吗?”我很惶恐自己问出这样的问题,深深的,空空的迷茫,举报的结局是什么呢?毁掉那三个家庭吗?毁掉班主任的前途吗?毁掉那三个女孩子的未来吗?这好像不是我们想要的,可是这是结局。真该死。
那画面戛然而止的时候,我迷茫,又被蜂拥而来的后果包围,我就只是哭。
陈念和妈妈的通话,等了好久才等到一篇公众号,讲述这方面。我跟大家说,我这一段哭得最难过。默然。可能爱太过满溢,没能看到彼此的难过吧。写过很多次目送,一遍一遍在想,亲情到底是什么。小时候觉得是渐行渐远,后来觉得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羁绊。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感情,我听过很多种亲子关系,觉得把孩子养到十八岁,就赶紧放手,过好自己的人生。觉得孩子该按父母的意愿,一步一步走下去。觉得孩子是自己附属品,不允许脱离自己的掌控。关系大多相似,个体差异冷暖自知。
我听完,却总是觉得,这种感情,是一种不带恶意的欺瞒关系。
我们在亲情里,从来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是那个只属于亲情的人。无论,相互坦白多少,我们知道的,理解不了。理解的,帮不上忙。渐渐学会相互隐瞒,相互逃避,剩下一个不完整的自己,在周旋。我们最熟悉的人,其实从来不了解,我可能知道那个人或喜或悲,却好像无从得知缘由,我们隔着山海。“我很好。”我爆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