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象派
关于印象派,再答一下肉唐僧。
为什么要截图转发,一来写的有点字多,二来,反正你这号过几天就没了,对吧。
“印象派的莫奈们在户外用肉眼观察色彩,这就不够科学……所以修拉搞出了点彩派,通过事先计算,算好了颜色,这就够科学了”。这是瞎几把胡扯。
首先“通过计算来画画”,这是你瞎逼逼,印象派的画不是一加一二加二计算出来,莫奈也不是单凭肉眼观察,应该说掌握了一种观察方式,就是色彩透视,修拉的画和莫奈完全是两码事,他又是一种观察方式,是色彩混合原理。
你拿莫奈的日出瞎逼逼了半天,这幅画到底高在哪里,无非就是:“他用画笔捕捉了瞬间变化”,几乎每个关于印象派解说都有这句话,也是个拷贝粘贴,所以说你懂个屁艺术。
莫奈如何捕捉瞬间,无非就是说他画的特别快,对着日出的景色,拿出画笔刷刷几笔就完事了,所以叫“捕捉瞬间”。真有这么简单吗,日出这张画有对开纸大小,在这张纸上用画笔涂抹颜料,就算象刷墙一样最简单平涂,也得用上十几分钟半小时。而日出和日落时天空色彩,几分钟就有很大变化,拍过室外天空光就知道,晚霞朝霞最好的拍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莫奈的这种画不是捕捉写生,是一副精心创作,这就好比有些看似不经意的摄影抓拍,其实是精心设计的摆拍。
在印象派以前,画家对空间感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通过透视,就是近大远小,和几何学有关。虚实对比,近实远虚,对远景虚化处理。还有素描关系的对比,近处的物体明暗对比强烈,越远对比越弱。
莫奈的的《日出》,所有的的东西都是虚的,除了近处的小船,几乎看不清透视,虚实对比,明暗对比,但是这幅画表现出了空间感,近景,远景都很分明。他靠的是什么,就是色彩透视,抛开明暗,虚实,透视,单用色彩的组合对比表现出空间感,这幅画相当于完成了一个高难度动作,所以他能受到同行的吹捧。
印象派时期为什么画家都去户外,热衷于表现室外的人物风景,就是因为物理学上对光学的认识,发现一些原理,画家们用这些原理去观察和表现色彩。比如说对阴影的认识,以前的画家表现阴影,就是表现明暗关系,阴影的颜色就是变深、变浑浊,用的最多的是一种熟褐色,所以古典油画的阴影都是千篇一律。但是光学进步后,发现太阳下阴影的颜色是受天空光影响,相对太阳光来说天空光是一种冷色调,偏蓝色。色彩透视的原理也是同理,物体的颜色受大气和天空光的影响,越远颜色会越倾向于蓝色,画家把这种原理用到风景画以后,表现出强烈真实的阳光感和空间感。室外阳光下的景色和人物是最适合表现这种色彩变化,这时候画家就像发现了新大陆,所以都跑到户外作画了。
人的肉眼能观察到一些纯白物体在阳光下阴影呈现出蓝色,比如说阳光下的雪景,这种蓝色是和太阳光对比出来的,反映出的就是天空光的颜色。但是其他颜色的阴影人的肉眼是很难分辨,一块水泥地的阴影面是什么颜色,它是一种灰色,但肯定不是纯灰,倾向于蓝色红色还是绿色,可能还受心理影响,所以说不清楚,瞪着眼睛观察不出来的,必须要有一种方式,靠推理。印象派经常用蓝色表现暗部和阴影,让人感受到很强的光感,这种蓝色就是推理出的,是夸张强调的颜色,也符合真实的色彩倾向,相当于PS提高色彩纯度。
所有这一切,都和你的哲学思想无关的,跟光学物理有关。
听明白了吗,我觉得这都是对牛谈琴,你根本就不懂这是怎样的过程,因为没有实践过。那怕你能亲手画一个苹果,用你掌握的的这些理论,还有所谓的印象派的色彩公式亲手画好一个苹果,把明暗阴影色彩过渡都表现清楚,你都能理解一二。但是你肯定做不到,倒不是因为你手脚有残疾,眼睛有问题,是因为你根本就不懂,大脑发不出正确指令。
至于你写的这些东西,表现出的不是你对艺术的认识,只能说是一种语言组织能力,就是看了点史论,东抄抄西抄抄,把别人说过的话重新组合一下,署上你的名,变成自己的文章。你对艺术的夸夸其谈,用一个比喻再合适不过,就是,太监给人讲解性知识。
写艺术史论的也是一群太监研究性生活,没有实践,你看的那些书就是他们写的,所以你对艺术的理解也仅限于此。
如果是跟哲学有关,达芬奇早就能画出印象派了。就是因为当时科技不发达,不能从物理角度分析光谱,色环…所以古典画大都是一种熟褐色般的暖色调。
先有光学发现后有印象派,就是这样//@一百块钱578:色彩学是门成熟的学科,学过平面设计的人都懂色差的对应,这是一套理论,大概成型与19世纪中后半期,正是莫奈和印象派崛起的前夜,没有科学的原理,任何人的肉眼也达不到自然的水平。难道莫奈之前的画坛巨匠是白痴?@肉本红 这文盲非要跟实证主义扯关
莫奈用肉眼抓颜色,你给我抓一下,你的眼睛长了爪子?为什么印象派之前那么多大师都抓不准颜色,他们可以把透视素描关系抓的极为完美精准,但是色彩无法做到精准。到了莫奈这个时代的人就会抓了,而且抓的很准,不是眼睛长得不一样,是这个时代有了光学,跟哲学有个屁关系。认真学过画就知道,那种细微的色彩变化不是靠眼睛抓的,是靠推理。莫奈如果没有掌握这套光学规律不可能画出这种画。他只是没有把规律总结出来,搞的还比较神秘,好像他掌握了什么秘密武器。
肉眼透过空气观察到颜色,眼睛离开对象后转到调色板,把这个颜色调出来,如何调准,主要是靠推理、对比,不是瞪着眼睛两头看使劲观察。
印象派有些人物画都是黑白照片为原稿,再加一个小色稿,把一张黑白照画成彩色,每一笔颜色都不是眼睛对着观察,是推理出来的,小色稿就相当于提前演算//@曹梦芹:彩色摄影我不懂,但就黑白摄影来说,其中细致的黑白关系(反差),影调都是靠测量、推理、计算得来的,光靠眼睛是做不到的
印象派和哲学其实没多大关系,主要是物理学发展的产物,光学生出色彩学,色彩学生出印象派。色彩的微妙变化并不是眼睛所感受,是类似拿公式推理出来的。莫奈的『日出』高明在于,看似很潦草,但是每一块颜色都非常精准。如何判定精准,就是符合逻辑,色彩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