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之思
青少年时读《水浒》,读到武松,在柴大官人家撞见宋江,当面不识,几乎动手打起来。幸得柴进看见,赶紧跟武松说:“这位就是你仰慕已久的宋公明啊!”
早闻江湖传说,宋公明是个极仗义之人,做事儿有头有尾,所以仰慕已久(大意)。
当时觉得“做事儿有头有尾”颇不以为然,这可算的是很高的评价或者修养吗?百思不解。
经见了四、五十年的世事沧桑这才发现,这世上真正做事靠谱,首尾相顾者却是寥寥无几,不是有头无尾,就是虎头蛇尾。

《诗经•大雅》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论语》中也说:“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
《老子》中更是把这道理说的透彻:“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看来真能做到善始善终,始终如一者,自古及今,能者甚少,堪称君子!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叫闭环。 君不见青少年时壮志凌云,但步入暮年时,又有几人能不忘初心?
年初之时计划、梦想、规划纷纷出笼,时至年末盘点时,又有几人能扎实践行、全部完成?
仅就一件事而言,读一部书,学习一门语言,开创一项事业,启动一轮健身计划,又有几人能有始有终?且不说善始善终地圆满完成了。 我们想做、开头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烂尾的更多,我们的行为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或许是我们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
那么什么是闭环?
闭环是对系统化做事与思考的描述,他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或想什么的时候,一定要周延,从计划、落实、检查、反馈、总结提升中不断循环迭代进步,从思考开始就用5w 2H逐项一一周密思虑,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人称靠谱!

据说宋庆龄先生有个习惯,答应别人的事,就像欠了别人的债一样,总是尽力去完成,怕忘了还会设置提醒,不管这件事儿是否办成,都会给对方一个交代。对,不论什么情况,一定要及时回复,一问一答之间就构成了一个闭环,这是一种责任心,更是一种修养。
例如,我们要外出旅游,一开始我们有一个心念,有一个想法,有了计划,接着开始着手准备,落实时间、地点,和什么人走,去多长时间,需要准备的物质等等,及至成行,游玩,返回。是否就结束了呢?没有!大多数人可能就此打住了,但是,一个完整的闭环还应该包括收纳整理、物归原处,统计开销费用、整理照片、文字记录,检查与计划的出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撰写攻略、感悟游记,分享获得知识见闻及思考,这样这趟旅行才告一段落,才能更有收获,才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下次再旅行才更走心,同样的经历,你就获得了比别人更多更快的成长!

有的人从不重复犯错,有的人却会反复掉进同一个坑,是否形成闭环至关重要!同样写一篇文章,修改分享,获得反馈,也是一个闭环,在这样的反复锤炼中琢磨提升,践行。
靠谱之人,一定要有一个结果的,而不仅仅是体验一下过程就算完了。拍了一堆的照片,却从不整理分类归档,徒增加负担耳,尤其是占用了我们的心理内存,最后就是无力感充斥。
你去检测吧,当你充满无力感的时候,恰恰就是因为缺少了闭环这一关键要素!
吃了饭就要刷碗,起了床就要叠被,脱下脏衣服就洗,干净利落,有头有尾,我辈称之为“闭环”。
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修练之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