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物理恢复:练习海氏发声,声带物理恢复好嗓子
声带物理恢复:练习海氏发声,声带物理恢复好嗓子。
一、声带工作原理 声带是长在喉咙里的两个白色小片儿。又被很多人形象地称为“声门”。这两扇门闭合的时候,发出声音;门打开的时候,不出声。
二、过度发声或不当发声 过度发声,指的是发声时间过长。这一行为在教师、销售员、培训师、导游等人群中常见; 不当发声,指的是发声方式不正确,就是常说的“用喉咙发声”;以及一些不恰当的发声行为,比如小朋友喜欢喊叫、大朋友喜欢熬夜唱K……绝大多数都是不当发声。
三、声带“生病”的根源 关键问题来了:声门这两个小白片儿,它其实很脆弱。每天不停地“啪—啪—啪”碰撞发声,它会累。 症状轻点的说久了会声音嘶哑、疼痛; 症状稍微重点的,声带就开始红肿、充血,长茧子(就像干活的人手上长茧一样,说话、唱歌太多的人也会),也就是出现肥厚、增生; 症状再重点的,就是长小米粒儿、小绿豆儿……就是我们说的“声带小结”“声带息肉”…… 症状更严重的,就是这两个小白片儿它没力再“关门”闭合上了,喉肌和声带相关的肌肉拉伤,出现喉肌弱(俗话讲就是“喉部肌肉没力”)、失声……你老让我干活,我没力气了!!!
四、声带小结、息肉等手术切除为什么会复发 很多人被这毛病逼得没办法,话也不想讲、不敢讲、不能讲!我把长在声带上的东西切除了。可是没多久,又复发了?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虽然它暂时被你切除了,但是你过度发声或者不当发声的行为没有改变!你还是每天需要小白片儿不停地“啪—啪—啪”碰撞发声。它还会有“身心疲惫”的时候。这就像一个经常低头玩手机的人得了颈椎病,通过按摩、针灸、吃药等等手段暂时治好了一样,如果你“低头玩手机”这个行为不纠正,颈椎病还会再犯!
五、治标又治本——避免声带主动碰撞发声 看图。如果我们用丹田之力发声,把声音直接发到后咽壁上,声音只是通过声带,声带不是主动用力发出声音,这样一来,声带就大大减轻负担啦!当它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很多问题就自然消除了。所以人们常说“声病还得声来治”,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海氏丹田发声”非常强调的发声方式。普通人的声带主动用力不停地“啪—啪—啪”碰撞发声,声带就累、不舒服、长东西;我们学习了正确的海氏丹田发声后,声带不主动用力碰撞了,它就轻松了。
六、学播音/唱歌的这些发声方法,可以恢复嗓子吗? 绝大数情况下,是不合适的。 第一,很多本身就是从事播音员、歌唱演员职业的人,他们也会长声带小结、息肉,甚至喉肌弱……比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赵忠祥老师、那英老师、李光曦老师。 第二,这些传统发声法大多一开始就让你“啊啊啊”“mimi—mama”大声练习,这对声带本身有问题的人来说是不合适的。只有从轻小不费力的发声练习开始着手,配合一些强壮咽喉肌、声带肌的肌肉练习,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播音发声也好,声乐发声也好,它们所用的共鸣位置是不一样的。播音的发声位置多数强调靠前,这么发声,健康的声带可以承受;不健康的声带则不然,因为声带压力不一致。如图 声乐发声的话,大家都知道,唱歌的人发声位置都非常高,头腔用得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说话是不可能用那么高的位置的。所以很多唱歌非常好听的人,一旦说话,声音的美感立马完全不一样,比如宋祖英、刘欢、费玉清等人。因为说话用的腔体共鸣和歌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七、怎么彻底恢复声带健康? 首先,锻炼咽喉声带相关肌肉。正如NBA的球员需要不断锻炼手臂、腿部等身体部分的肌肉力量,才能承受得了高强度的比赛一样。发声也是一样的,平时多练习撑咽、伸舌等动作,让咽喉部和口腔的肌肉发达了,才可以胜任高强度的讲话工作,比如上课、销售、演讲等等。 其次,改变呼吸方法。“气息是声音的源头”,如果用胸式呼吸,气息短难以支撑长时间的讲话;假如学会气沉丹田,用丹田气发声,声音则有源源不断的气息支撑。 最后,改变声音位置。尽量避免声音直接冲击声带,让声音的着力点转移到咽部。比如多练“送音入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