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你想变得聪明还是优秀?告诉你,都没用
娱乐圈里,各路明星偶像都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有的被形容为『刻苦努力』,有的喜欢别人称赞为『美颜盛世』,而职场上,贴标签同样适用。
标签,可以将你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迷茫中拯救出来,不管是百货超市上的摆放的商品,还是对职场上要面对的各种各样的人。

如果用三个词来打造你的个人形象特质,你希望他人眼中你拥有哪些标签呢? 无论是你的老板,领导,客户,下属或同事, 他们如何看待你,将决定你的职业发展道路。
优秀 = 全面 聪明 = 普遍
很多小白进公司的时候为了展示能力,直接说明自己工作的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入门水平。
于是,市场部找你帮帮忙,人事需要你做做事,技术希望你分担些任务,你活在虚假的繁荣和充实中。
但是小白们千万别以为这就是被肯定和被需要了,这只是基础的积累工作。
换来的映像只能是『老好人』、『能力挺全面』、『新来的』一个同事。
同时,你被低价值的工作缠绕,无论你做了多少基础性工作,你仍然是一个随时可以被替换的底层员工。

不是夸了你一句『优秀』或者『聪明』,就是认可你的能力了,毕竟世界上不缺优秀员工和聪明人。
真正被需要是那些虽然某些方面有短板,但个人能力已经和标签密不可分的高级员工。
被记住的是特点
在工作中,他们的标签是怎样生效的?
“主持一下年会活动?找XX啊,他口才好又不怯场”
“客户来了要接待?找XX,每次都是她最细心”
“项目谈了很久签不下来?让XX去试试吧,他这块人脉广”
这才是标签。
标签就是让人第一时间想到你,一想到你就能立刻联系上你的标签。
所以,你要找到自己与别人不同在哪。为什么自己不可替代?
比如当所有同事都在标榜自己写作能力强的时候,你是否可以考虑细分到某一个领域,深扎做细,比如节日活动文案好,或是产品推广活动策划能力强?

当你在某个细分领域追求极致的时候,你就能精耕细作,挖掘出自己的能力标签。
这些有标签的同事,不见得就是这个领域最厉害的,但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清晰的定位。
如何打造个人标签?
一个不成熟的职场人可能有很多的“职场标签”,一个成熟的职场人会在职场“标签化”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职场品牌”,成为职业人的无形资产,伴随其职业生涯的全程。
对一个职场人或企业来说,他的品牌,是要像雕刻一样,多一分少一分,都会破坏整体。你要去聚焦,把有限的资源和注意力集中在怎样的主线上。
比如我想做一个精致的人,那么我应该做事更加注重细节,不断提高审美能力。而不是买上十个八个耳环项链墨镜,花枝招展地走进办公室,然后将真皮皮包放在三个月没整理的衣柜里。
当然,这个形象并不是说我们每天费尽心思去“扮演”一个理想化的人物,而是因为我在打造自己的标签,而付出的实际行动。是我为了在职场上更好的生存和晋升,做出的自我提升。

巨海成杰老师说:“心是人生戏的导演。”
只要我们有心要安排自己的人生,不正是在自导自演吗?
如果我们打造好标签,持续强化人设,不断输出人设,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习惯和本能。你会发现,你创设的标签,已经变成了真正的你。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