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登楼回忆录
在豆瓣上发文,越来越难了。经常不是这个MG,又那个MG。连简单的词组 安*保或者保*安,都换成“值班人员”,避免审 · 核。 不知道改后,还会不会有MG词~~ 无聊。
因为睡得晚,所以起得晚,原计划今天起码能完成3篇《探险记录》,结果到现在才写好第一篇,唉~
-------------------------------------------------------------------------

多图多字警告。。。。。这是一篇“流水账”,LZ文笔差,表达能力不好。此文仅作自己留念,并分享给对破楼,废墟感兴趣的朋友。
爬楼是在2018年十一假期。当时决定趁有连续的假期,尝试进入这栋一直心念念的烂尾楼。之前偶然看到豆瓣废墟小组的帖子和各位大神的照片,着迷一样喜欢这种风格的照片和记录。毕竟废墟下一个瞬间就可能永远消失了。能记录多少是多少吧。希望能留一点图片和文字给对废墟感兴趣的朋友。曾经富有生活气息,人类活动痕迹的建筑,环境,变成破旧、衰落,被大自然接收,吞噬的场景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于是这样便激发起寻找“身边废墟/烂尾楼”的想法。
小时候已经热衷于爬楼。那时候大概是96-2000年,广州城区拆了很多小平房,建大马路,马路两旁开始建30层高左右的商品房。我和我的小伙伴就开始进入这些在建的30多层高的大楼,在没有灯光的消防楼梯里,一直爬到楼顶。在天台用草稿纸折纸飞机扔到楼下玩。或者带上涂改液,在楼顶的水池某处,水管某处,涂鸦上“xxx到此一游”之类的字句。这里不再展开写了,就是表达一下LZ从小就喜欢到处冒险和爬楼。爬楼为了玩纸飞机……
真正敲入这段文字的时候其实已经是2019年11月17日。是的,整整一年多,拖拖拉拉,也没激发我写下记录。最近又去了几处废墟,内心里总是记着有几篇记录未完成。为了纪念和分享给组内同好的各位。
此楼是广州著名的烂尾楼之一。具体荒废了多久,我倒没有细致研究。之前在其附近上班,经常抬头就能看到它。国庆期间,没有出游,于是把此楼当作“景点”,而且也一直筹划着爬楼。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平常周末大都睡懒觉或者去打球。
现在才是正文开始~
原计划是深夜/凌晨4-5点翻墙。之前没有在此楼实地考察,当时评估翻墙难度极高。本来邀请了表哥一起前往探险。他是感兴趣,但表示深夜或者凌晨翻墙,“条件较为艰苦”。建议下午才出发。不过LZ考虑到国庆期间,虽然值班人员(加入有的话)会相对放松警惕,但是路上行人不少,下午才去翻墙太显眼。但最后我俩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于是LZ假期下午,打算先实地考察。假如可以进入,先进入看看。


当时低估了难度,短裤短袖,带了棉手套,饮料和巧克力,相机,手机,充电宝。回头来看,这是重大的失误,稍后会谈及。
10月1日,下午15点30左右。到达目标建筑楼下。沿着马路,骑着摩拜在外围绕了一段,观察外墙。找到某公交站旁有一处位置最容易突破。 于是在人来人往的站牌后面,等待行人较少的时候,就翻墙进去了。



进入后,很快就发现3/4楼有衣物晾晒,有生活用具,甚至还听到值守的人在聊天和电视机的声音。于是抓紧时间多拍几张大楼楼下环境的情况。
通常这些废弃的大楼,由于有地下停车场,或者地面有某些凹下去的地方,会积聚雨水。所以会有一些水塘。水塘里还会有青苔或者某些水生植物。而让我吃惊的是,在到处观察时,居然看到“水塘里”有一条似鱼型某大黑影,在塘里游着。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从来没有心理准备,这种靠雨水积聚的水塘,居然有鱼??!!而且还这么大!!!另外也会想,不会是值守在这里的人养的吧?虽有有很多疑惑,当时还是集中精神,寻找上楼的路线。



走到到大楼一楼里,目光所及范围,只有一条大楼梯,而走大楼梯的话,肯定是经过值守人的居住点。另外由于此废弃大楼,基本只有“本体框架”,没有什么间隔和墙体,对于我和值守人之间没有什么遮挡。在安全区域“就是不可能让值班人员看到的地方”,逛了一下。找不到任何可以上楼的路。
正犹豫着,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尝试往大楼梯方向的位置走,寻找别的路。没走几步,就碰巧让其中一个“值班人员”发现了。他立即凶我,“在干嘛!怎么进来的!”我解释着说,只是摄影发烧友,拍一下照片,没有做什么的”。 他让我马上走,怎么来怎么出去!我尝试对他说,能不能给个“红包”,就让我拍一下照,就离开。他“义正言辞”的拒绝我,并质问我如何进来的!要求我马上离开,否则报警处理。于是在他和其他值班人员(1-2个具体不清楚),的目光注视下,看着我又从原本翻墙进入的地方,爬回上围墙,看着我离开。
当然就这样扫兴而归,是不可能的。我继续沿着外墙走,尝试绕一圈,找其他合适的突破口。果不其然,很快,我就找到了另外一处的突破口了。虽然,还没想好进入后,怎样找其他上楼的楼梯。不过,还是抱着“先进去再说”的想法。没花多少工夫,就翻上墙了,但是下墙时却遇到困难,没有好的“下脚”位置。导致需要抱着树而“摔下”,导致满手划痕。(没穿长袖)


这次进入是大楼的背面。脚下有许多“陷阱”,直透地下停车场,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摔下去就没救了。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敢在大楼“正面”区域活动。尝试在“背面”找路。过程艰辛,既危险又多蚊虫(短裤)。不停受到野蚊骚扰。捣鼓了10度分钟,还是发现根本没有楼梯和路可以走。只能硬着头皮走回“正面”,再小心观察是否有突破口。






像枪战动作片中的男主一样,背贴着墙,慢慢往前走,生怕在相同的位置又被值班人员发现。然后,就让我发现一条非主楼梯的楼梯了,估计是消防梯了,其隔壁是个空置预留电梯口。

除了一瞬间的开心,接着就是失望。因为这是一条“掘头路”(粤语“死胡同”)的意思。这楼梯口是封死了的。参考下图:

再继续往前走找其他楼梯,风险太大,因为这会完全“暴露”在值守人可以观察的范围。只能退回到这个楼梯口观察。然后发现这封口其实不完美,贴着墙,还空隙。而且封口用的薄铁板可以弯曲,于是就很愉快而且迅速的就入了铁板后。然后又一次失望!面前各种木板,木条,桌椅,垃圾各种杂物。完全封闭了。为了让大家清楚是怎样的情况,于是我手绘了以下示意图(手残星人,画得丑,见谅)






尝试搬开部分木板,整个人钻了进去。在杂物里面,遇到的继续是失望!根本无法通行!无法搬走杂物,一来没有足够的空间搬开杂物。二来,杂物被压得死死,不够力气移开。
在那幽暗的小空间里,思考着要不要放弃算了。但想到不可能找到其他楼梯(主楼梯由值班人员值守着)。如果放弃了,就相当于放弃了这次登楼了。开着手机的电筒,各种杂物都尝试拉扯一下。
接着我发现,上一层楼梯的钢筋护栏附近的杂物似乎可以移开一些距离,开了一个可以钻过去的缺口。但是需要穿过不到50cm宽的,实际可能更窄,两条楼梯钢筋护栏之间的间隙。
经过几次尝试,调整了无数“体位”,终于成功钻过去了。那段时间之前为了练粗胳膊,曾有一段时间在健身,经过最窄的间隙时,脑海里想到的是 ,幸好没有把胸肌练出来,胸稍微大一点就绝对钻不过去了。当时忘记在二楼拍照了。补充一张同大楼里其他楼梯封口的图片,大家感受一下。

接着基本就一马平川式的登楼,在前5~6层(具体忘记了)都有“大平台”,类似现在大楼楼下几层是商场的那种结构。再往上走,都是写字楼的结构,会有很多间隔。中间的楼层我没有画时间去探寻,直接沿着消防楼梯上一直上。上到某一层,还发现又出现了封楼梯的情况。不过相对容易处理,基本搬开了杂物就可以通过。
上到了标志性的“塔楼”楼顶,拍了许多照片。同时也探寻了接近楼顶的几层高层内部的情况。(见图片)

































































































天黑的挺快的,大概在晚上18点50分左右开始下楼。其实登楼时,由于大楼是只有“框架”没有外墙,光线还是依稀的能照进每层之间转角位置,而且白天室外的各种车,喇叭,等声音做BGM。然而,在下楼时,在消防楼梯里漆黑一遍,只能靠手中的手机照明下楼。还有会有些许害怕的心理反应。不过还好,慢慢走,集中精神,做好随时攻击的准备。
很快就落回了3-4层。考虑到2层楼梯处,是如此艰难才能钻过,而且只能靠手机照明,根本不好再钻过去。于是大着胆子,尝试走“主楼梯”那边。因为值班室那里没有开灯,我当时在想,也许值班人员们都外出吃饭了。非常轻手轻脚的往前走,不发出一点儿声响。就在我准备打算走“主楼梯”下楼时。发现走廊里,有张椅子,那里躺着一个人在睡觉。吓得我又原路撤回。没办法只能钻回那个小间隙。
光线不够,只靠手机开着手电,找位置放着做照明,同时又得钻过缝隙,碰到不少杂物。内心又想尽快脱离这个困境。在移动杂物(薄铁板),发出了不少杂音。当时在想也许值班人员不会发现,毕竟天都黑了,而且隔着点距离,应该不会引起怀疑。但没想到,杂音还是引起了一个值班人员的注意。
我看到他手持的电筒灯光照着建筑,往我这边走过来查看。实际上当时我半个身子已经“塞入”间隙,只剩下头部,所以我看到的不是值班人员本人,而是看到其手电直直的光束,沿着他走来我这个方向,扫射着。那种感觉就如在特务/战争电影里,坏人/士兵带着手电朝着自己方向去巡逻。或者是《侏罗纪公园》某个场景,女主躲在厨房里,狩猎龙在去寻找她一样。
听到脚步声越来越近,手电的光束越来越强。我拼尽全力,“挤入”间隙,又发出了许多杂音。
值班人员人员大声在喊“什么人!在干什么!”。 估计他也是在壮胆,实际上他还没有经过转角,所以没看到我。但很显然,他知道拐角的楼梯杂物处,发出了许多声响。
我钻过缝隙后,拿起放在一边做照明的手机,赶紧穿过第一层薄铁皮,又一次发出巨大的声响! 值班人员人员应该已经到达2层楼梯的杂物处,继续在喊,也四处照明。我关掉了手机照明。依着暗淡的光线,跑回原来的大树方向,拼尽全力爬上大树,翻墙离开。
多次回想起,最后逃离的场景,尤其是已经到了一楼,而跑向大树的时候,根本无法看清地面的路,是非常危险的,很容踩钉子,更怕是踏空了,摔下去地下停车场,所以是挺后怕的!
最后总结还是有惊无险的完成了这次爬楼任务!而这次准备非常不充分的经历,让我对以后爬楼,探险的准备工作,从衣着到装备都准备得更加完善了。
本文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由于准备不充分(短袖短裤),擦伤的图片(慎入!!!缓冲)
------------------------------------------------------------------------------------------------------------
warning!!!!!!!!!






© 本文版权归 5wsinaballoo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