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越来越进步,怎么我们就越来越难了呢
上周再一次参加了今年下半年的省统一招考,出考场时听到旁边的两个男生在骂“我C他妈的,哪个傻B出的题”…“难道上班是让老子天天看图找规律的吗”…“还是坐那给他解数学题的”…语气之猛烈,愤怒,瞬间让我多天来的阴郁一扫而光,嗯,骂不出来,听听别人骂也是很爽的,我忍不住跟着那男生听了好一段路,过瘾!
因为这个考试,我焦躁很久了。
刚毕业时不知道区别在哪,也觉得周围同事友善,领导可亲,一天天的忙于一件又一件切实可见的事情,累却开心着,直到领导换届,岗位大轮聘,幡然醒悟:这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各有各的路要赶!
我一直不是个会考试的人,升学考试一路摇摇晃晃,大学之前都觉得学习是给我爹学的,是为了让他高兴,大学之后才发现好朋友都念了还不错的学校,为了弥补和好朋友们的差距,才生出了想要念研究生的想法,那是我唯一一次发自内心的想学习。那时候,一个宿舍4个人,只有我一个要考研究生的。冬天的清晨特别安静,每天,闹铃响,我悄悄的摸下床打开自己的小台灯照明,轻轻的洗漱后,再轻轻的溜出门…踩着积雪去自习室的时候内心特别安宁。我还记得考研考试时住在市区,因为订不到房间也为了省钱,住的六个人一间的招待所,夜里又冷又紧张也不知道睡没睡着…当年我们专业两个班一个班只考上了一个,幸运的是我是我们班那一个。
这件事让我认为,只要你真的想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做成,文艺点说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回想起来,考编这条路,一共进过5次面试,却是越考越没有信心,甚至,心态也已经崩了,因为你发现,之前关于这场考试的所有认知,都,都是错的。
好朋友都觉得笔试是最难的,进了笔试,就OK了,以我的聪敏有思想,面试肯定没有问题,我觉得好朋友们说的有道理,可现实很打脸呐:第一次进面试,还是很多年前,问了一个实际操作性题目,学生挂科学分没修够拿不了毕业证了,咋办,这能咋办,按规定来呗,上报领导呗。回来复盘,听大神一分析就发现自己实在太老实了,不能局限于这个问题,要引申出去,回答一些管理的方法和理念。中间好几年没考。近两年突然明白非编的处境多尴尬,才开始再次扣门尝试。
找工作这回事吧,细想来真是门玄学,当初某人被招进去就是因为领导觉得部门里都太有个性得找个好脾气的来,听说还有领导考虑不能要太优秀的以免留不住。看看自己,还有大龄未婚未育这道坎,我要是领导我也介意,我招你进来是干活的,我任期就这么几年,适婚年龄的你进来一年生一个,生一个歇半年,二胎再生一个,再歇半年,既然招人就是极其缺干活的,你不干活我就不会有成绩,等你能干活,我黄花菜都凉了!没有男朋友?那……性格真的没有问题吗?!面试大神交待:你就说你有男朋友,男朋友比你小,你们都想多奋斗几年…我:那进来了没有咋说?大神:分了!
在下佩服!(现在的90后都这么深谙套路了吗?!)
在大神的指导下,历史最好成绩是第二名。第二名,真的是遗憾的好几晚上做梦都梦到各种周边。
我时常想起考研时候的自己,却发现已经找不到那时候的那种专注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30岁的成年人,重要的事情永远不是只有一件,像舞台上的小丑,不停的抛球、接球,为了不让球落地搞砸,脑子里时刻要装N多事。而像我这种情况,每次偷偷报名后还要编各种理由请假去笔试、面试,心理的愧疚不安又是一重的压力。从与一开始遇到的青涩毕业生比,已婚已育有工作经验的同性越来越多,大多都是为了编制。从她们身上,我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也感叹于她们的坚韧和勇气,只是,同样,也有很多疲惫-------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真的是越来越高了的。
再想想,好像也不单单是针对女性,男的生存似乎也越来越不易。
那些大批从农村、小城镇走进大都市的男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面临“空巢青年”的窘境。以我身边为例,从小地方走出来的男生大致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进了事业单位公务员队伍的,他们的日常确实不必忧虑,福利再不好的单位吃的也都是三菜一汤有荤有素,所谓的收费也不过是意思意思。未必光鲜亮丽倒也都是越来越有范儿。然而工作单位的性质决定了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是很慢很慢的,且年入较低,如果没有家里的支持很难买得起动辄几百万的房子。另一种是在企业工作的,仰赖于从小培养出来的吃苦耐劳,靠勤奋奔忙在各个行业,经年累积下来年收入也都有几十万的数,可是,对面几百万的房子,他们同样倍感压力。爱情,对他们而言,像天上的月亮,维持体面的生存已几乎耗尽了他们的精气神,不知道让步到哪里,才可以退让得一份婚姻。
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社会越来越进步,物质越来越丰富,而生活却越来越难了呢?难道是我们都想要的太多?
思至此,我只能用杨绛的话棒喝自己:烦恼太多,是因为读书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