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演员片场生存指南:没有演技,谈何未来
自11月8日正式开播以来,优酷独家的全新综艺节目《演技派》引发了不少热议。准确来说,尽管这档节目同样主打“演技”,但并非对我们所熟知的演技类综艺的又一次复刻;它更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内首档年轻演员片场生存真人秀。

受优酷方邀请,近日参加了《演技派》的提前看片会,对于这档节目独辟蹊径的新玩法印象至深。而纵观《演技派》中的导师阵容,也确实是非常与众不同的选择:以编剧于正为节目发起人,由吴镇宇、张静初、张颂文三位资深演员坐镇,各司其职,担任表演老师。

与此同时,来参加《演技派》的青年演员尽管都或多或少演过戏,也有一定的观众基础,但没有哪一个是走流量的鲜肉明星。对于这群年轻演员来说,先天优势固然是不可或缺的敲门砖,但只有磨练好演技,才是赢得未来的必要条件。

昨晚,《演技派》播出了第二期,依然不按套路出牌。在经过第一期严苛的面试选拔后,16名成功晋级的青年演员终于在第二期正式步入考核主场——节目组在横店特别打造的影视剧实训基地。在此,《演技派》彻底打破了演员在舞台上重现影视片段的老套模式,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横店片场,以最真实残酷的方式直面演技考核。

在同类节目的竞争渐趋白热化的当下,尽管《演技派》错失了播出先机,但随着节目内容的不断深入,终究还是凭实力突围,并有望成为新一档综艺爆款。

【别出心裁的“养成”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演技派》最难得之处便在于,它不是指向过去,而是指向未来;具体点说,它并不追求“神仙打架”的演技高光时刻,更追求的是对新生代演员人才的培养。《演技派》的节目宗旨便是致力于挖掘新演员的内在潜质和无限创造力。正如于正所言,“中国影坛的未来十年都是他们的。”

在第二期中,于正拿出亲自撰写的古装剧本《紫禁城里的小食光》,并首次解锁其中的六个角色(端庄典雅的皇后、情路坎坷的景娴、八面玲珑的秀兰、古灵精怪的敏慧、单纯重情的春寿、外冷内热的张东宫),让青年演员们进行“表演试炼”。在此过程中,演员们可以自由竞选最想演的角色,但与此同时也要做好随时battle的充分准备。这样的考核方法,无疑是对演员心理素质以及临场表演能力的挑战。

进组、建组、选拔、试戏、定角、开演、杀青……《演技派》的野心正在于,它别出心裁地将整个片场都搬到了节目中。它想展现的是,每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诞生,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艰难的过程,而每一位优秀的新演员的“养成”,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晋级成功的这16位青年演员,平均戏龄不超过四年,他们以往的角色大多仅是在影视剧中出演配角,风格尚未定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可能性;甚至其中几位演员还没有任何作品面世,在表演上“就像一张白纸”。由此,《演技派》所承担的使命便可见一斑。在演技考核过程中,如何发现每个人的问题所在,如何帮助他们开拓表演的疆域,如何让他们发现真正的自我,并进而一步步成为有演技的好演员,这便是《演技派》想要抵达的未来的蜕变。

在此过程中,吴镇宇、张静初、张颂文三位表演老师各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无疑也是《演技派》的一大看点。在第二期中,吴镇宇化身“情绪体验派”,他告诉辣目洋子:“即兴表演的核心就是真实的反应,跟着你的感觉走。”张静初则以“对视法”教学,她告诉赵天宇:“我们演员要做的就是,打通人和人之间的心,眼睛能迅速建立陌生个体的连接。”而向来深谙表演之道的张颂文,继续从生活层面挖掘表演上的经验:“学表演的意义,就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与其他演员类节目“聚焦已成名演员”的方式有所区别的是,《演技派》便是以这样精耕细作的培育新演员的方式,别开生面地开辟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它引导青年演员们在这里尝试新的挑战,不断鼓励他们跳出自己的舒适区。

【演员“自我修养”练习曲】
演技,无疑是《演技派》的核心主题。有演技就上,没演技就下,不拖沓,决断快,这便是看这档节目之所以觉得过瘾的地方。继第一期选拔初始阶段的举棋不定之后,随着考核强度的逐渐加大,四位导师对于演员们在表演能力上的判断也越来越准确到位。

尤其到了第二期,在为“戏中戏”《紫禁城里的小食光》选角的过程中,这种判断便更为明显。那些做作的、用力过猛的、耍小聪明的,没有任何一个能逃得过导师们的零距离观察。当然,那些入戏的、恰到好处的、返璞归真的表演,也会被导师们记在心里。

比如早已习惯于演喜剧的辣目洋子,这次却出其不意地挑战了一出悲剧,她跟周陆啦搭档,凭实力演活了一对车站久别重逢的昔日恋人。那一刻,辣目洋子的低头啜泣,周陆啦的转身沉默,都各自彰显出让人刮目相看的好演技。于是,原本在形象上并不太符合的辣目洋子便获得了“八面玲珑的秀兰”这个角色,而周陆啦则毫不意外地成为了男主角“外冷内热的张东宫”。

再比如原本没什么表演经验的赵天宇,当他分别跟王玉雯、张南两位不同的女演员搭戏时,却能够根据对方性格的不同而变换自己的演法,同样也得到了于正的肯定,最终获得了“单纯重情的春寿”这个角色。


而最为纠结的选角发生在王玉雯和张南之间,由于她俩在前期考核表演上的水平难分高下,于正便决定让她们扮上古装后进行实景试戏,然后再决定由谁来出演剧中那个“情路坎坷的景娴”。

试戏过程中,两人各自与周陆啦搭档,演出了迥然不同的两个景娴。张南饰演的景娴将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但跟男主角之间没有火花;王玉雯饰演的景娴则很动人地展现了她对男主角的爱,可惜忽略了环境感。面对这样的两难之选,便只能以投票来决定,最终王玉雯胜出。这场让所有人难以抉择的选角重头戏,无疑也向观众展示了影视创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


我们常说,演员要有自我修养;而所谓的“自我修养”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每一位新演员的成功都有多方面因素,天生的悟性、自身的努力,以及形象、个性、情感投入度等各方面都是重要考量。而《演技派》的诞生,正是对于这种复杂考量的一次集中呈现。但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有演技的演员并不一定能成功,但没有演技的演员注定没有未来。

而有意思的是,第二期中还完整地呈现了《紫禁城里的小食光》在拍摄完成后的正片,当看到演员们从幕后走到前台,有种去年看爆款片《摄影机不要停》时的独特快感:表面光鲜亮丽的剧情背后,是状况不断的剧组生存现状。

【揭秘“行业生态”真面貌】
看《演技派》,就像在看一场精彩的群戏,里面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因自身的阅历和对事物的理解力各不相同,碰撞出不同颜色的火花。正如于正所说, “我想把我选角的所有经验,放在这个综艺里,选出一系列年轻的新人,从而给娱乐圈注入新鲜血液,以及我想告诉观众,表演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难得的是,除了看青年演员们的演技之外,我们在《演技派》中还管中窥豹地看到了很多台前幕后的拍摄过程、影视剧制作的工业流程,以及很多藏在荧屏背后的鲜为人知的“行业生态”。

值得一提的还有《演技派》的幕后团队,来自《延禧宫略》的原班人马。第二期中,在为《紫禁城里的小食光》拍摄定装照时,我们又看到了那被于正视若珍宝的绒花、点翠;而演员们的服化道,也同样延续了《延禧宫略》的精美风格。


从第一期到第二期,《演技派》已然为我们完整地展现了演员从试镜到进组,到选角考核,再到定装、走戏以及具体拍摄的全过程。而让人期待的是,或许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们。

说到制作《演技派》这档综艺节目的初心,于正其实是“希望通过展现真实的演员片场生存状况,让大家看到真实的演员之苦、演员之难、演员之专,改变大众对这一行业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