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是少年
终于去看了最近正火的少年的你,进入影院之前没有对电影做过任何的影音或者文字了解,盆友圈以及购票时的图文碎片提醒我,年度好片不可错过!写影评之前浏览了豆瓣里两万多条短评中的一些火评,所有的焦点和炮点都集中在了校园霸凌、两个演员的演技以及对原著的改编或者抄袭上。原著改编或抄袭如同吃东西,既然你喜欢吃汉堡,又何必在乎是K记抄了麦克叔叔还是汉堡王改了宣传册。关于两个演员的演技,倘若你被带着入了戏,觉得小北就是小北,陈念就是陈念,相信了荧幕中的故事就是发生在他们身上就已足以,何必纠结男孩女孩亲吻时手放哪里。
校园霸凌,与我而言听起来相对陌生,如果上小学的时候被男孩子揪辫子撕本子算的话。但影片显然不是停留在受人欺负这个层面,而是描述了一种痛,一种向心而生的痛。失去双亲或单亲的爱,被同龄人瞧不起并反复折磨,有了爱的萌芽却又要反向和命运抗争……这些痛,换做是成年的你,能承受多少?This is our playground,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失去乐园的孩子是什么样子,“少年的你”就是什么样子。剧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坏女孩”魏莱的妈妈对警察说的话,我孩子的家庭条件那么好,我的孩子自身那么优秀,我早就说过不让她跟那些坏孩子玩,她将来可是要……你说魏莱的的妈妈爱她吗?嗯也许只是不懂怎么爱……女孩最后找到了陈念,只要你不报警,我怎么样都可以,我不能再复读了,爸爸对我……妈妈因此……也许对女孩来说,爸爸妈妈的爱更多带来的是恐惧和压力。女孩跑上楼梯追上了陈念,还是你好,聪明又懂事,我们应该做朋友的,我可以给钱给你,既让我安心又可以让你帮妈妈还钱,你妈妈不是欠了好多……轰隆,就这一刻,多时多次隐忍的弦终于断了,这一刻,陈念的眼中只有怨和恨,为什么妈妈弃我而去,为什么同学都欺负我,为什么没有大人帮我……这一切的一切为什么是我,少年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如何在失掉乐的园里一夜长大?
警察局里的审问环节是影片高潮与冲突最迭起的环节,少年与杀人犯,爱与背叛,真相与未来……既充满矛盾冲突对立,又环环丝丝紧紧相扣。只有你赢了,我才不输!少年遇到了初爱,敢于用未来甚至性命去赌博,保护的最终任务是用自己的强奸杀人犯身份去换取对方的金榜题名,成年的你或者我能做到吗,此处应当有许多人落泪,而我却开始担心,即便金榜题名,一夜长大的你会开心吗?
电影人讲故事,观影者听故事,当一个画面,一段对白,一节冲突,让你的心开始震颤,让你过后回味会落泪,会思考,那么电影人的故事已经讲完了。而你的故事呢?你现在是少年,中年,或是老年?少年的你是否渴望被保护守护,那么,请你首先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求助,学习法律,学会跟父母沟通,学会爱人。中年的你是否在为生活的拼命奔波中忘记了孩子的笑容,那么多给孩子一点除了物质以外心里上关爱吧,为了不让他们成为现在不快乐的你。老年人?只希望您回忆往事时,不因太多的懊悔而陷入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