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鼻而知五脏六腑
观鼻而知五脏六腑
在《厘正按摩要术》里谈到察鼻准的内容,就是观察小儿的鼻子来判断五脏六腑的阴阳寒热。在《厘正按摩要术》里讲到人这个年寿(在鼻梁)是气的门户,如果这个地方红的时候,一般就是肺热。
往往会出现气不流行,会形成血凝滞甚至脓血证。山根是足阳明胃经的一个脉络,山根反应的是小儿的乳食过度或者胃气抑郁,这时候就会山根发黑,或者青黑的横纹就截于山根。山根青就是这个意思。
有些家长也说有时候看见孩子这个地方,青线上来的时候孩子就要得病。事实上乳食已经积聚了过度了或者胃气不降、胃气横逆,这个判断是对的。
鼻孔为肺窍,“肺开窍于鼻”,鼻孔干燥的时候一定是热,流清涕的时候鼻塞。流浊涕的时候也是热,这是鼻孔。
鼻准属于脾,红燥的时候就是脾热的表现。
惨黄则是脾虚热的表现,把它叫做脾败证。
鼻子颜色发青往往要考虑寒痛证,鼻子颜色微微偏黑的时候,要考虑痰饮湿气重。
整个鼻子发黄,我们要考虑身体里面有痰湿,如果这个鼻孔煽张的时候,出去的气多,吸进来的气少的时候,这就要考虑孩子肺痹(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肺炎),也就是鼻翼煽动,那就呼吸不畅的意思。病人的鼻尖山根这一块慢慢的明亮起来,这就是病好转的一种趋向。
所以没病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鼻子看他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得了病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观察鼻子也就能看清楚孩子病情的发展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往差的方向发展。
鼻翼煽动,有虚实新久之分,鼻翼煽动的时候有些是虚症,有些是实症。有些是刚出现的疾病、有些是久病。
如果是刚出现的病,我们一般是热邪风火所致。如果是久病的时候,孩子长时间有病,鼻翼再煽动。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气屄(气喘症),所以古人给我们留下来观察鼻子这一系列方法,我们不妨在临床上在育儿当中去观察,去细心的体会这些。从实践当中去验证古人的理论,也用古人的理论来指导我们育儿临床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