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青泉:甲醛—如影随形的杀手

网上有人说,生活中甲醛污染无处不在,真的吗?确实是真的。但是会不会危害到身体健康,还要看甲醛浓度,以及个人体质。体质敏感的人,即使甲醛不超标,身体也会有不适感。
1、纺织物中的甲醛
甲醛在纤维制品中,主要用于染色助剂以及提高防皱、防缩效果的树脂整理剂。
衣服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保持衣服颜色的鲜艳美观的染料和助剂产品,以及服装印花中所使用的粘合剂。因此,浓艳和印花的服装一般甲醛含量偏高,而素色服装和无印花图案的甲醛含量则较低。
这些含有甲醛的服装在贮存、穿着过程中都会释放出甲醛,特别是儿童服装和内衣释放的甲醛所产生的危害性最大。
我国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l8401《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其指标与国际按轨,对甲醛的限量如下:婴幼儿纺织品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mg/kg,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mg/kg。大家可以自测一下,购买的衣物甲醛有没有超标。
2、食品中的甲醛
甲醛为国家明文规定的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在食品中不得检出,但不少食品中都不同程度检出了甲醛的存在。
⑴存在于水发食品中。由于甲醛可以保持水发食品表面色泽光亮,可以增加韧性和脆感,改善口感,还可以防腐,如果用它来浸泡海产品,可以固定海鲜形态,保持鱼类色泽。因此,甲醛已经被不法商贩广泛用于泡发各种水产品中。市场上已经检出甲醛的水发食品主要有:鸭掌、牛百叶、虾仁、海参、鱼肚、鲳鱼、章鱼、墨鱼、带鱼、鱿鱼头、蹄筋、海蛰、田螺肉、墨鱼仔等,其中虾仁、海参和鱿鱼中的甲醛含量较高。
⑵存在于面食、蘑菇或豆制品中。甲醛可以增白,改变色泽,故甲醛常被不法商贩用来熏蒸或直接加入到面食、蘑菇或豆制品中,不法商贩用“吊白块”熏蒸有关食品增白时,也可以在食品中残留甲醛。已经检出甲醛的有关食品有:香菇、花菇、米粉、粉丝、腐竹等。
3、室内空气中的甲醛
甲醛号称室内“隐形杀手”,室内甲醛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人造板使用的胶粘剂以甲醛为主要成分,板材中残留的和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是形成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体。
(2)用人造板制造的家具。一些厂家为了追求利润,使用不合格的板材,或者在粘接贴面材料时使用劣质胶水,板材与胶水中的甲醛严重超标。
(3)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他各类装饰材料,如贴墙布、贴墙纸、化纤地毯、油漆和涂料等。
4、化妆品中的甲醛
由于甲醛具有杀菌防腐作用而且价格低廉,因此被列为一种防腐剂,添加在化妆品产品中。
欧盟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委员会(SCCS)认为它是一种皮肤致敏剂,会加速皮肤老化,可以诱发鼻咽癌和白血病。
根据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其规定了化妆品限用的防腐剂66种,对甲醛和多聚甲醛有很明确的限定,化妆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0.2%(口腔卫生产品除外);0.1%(口腔卫生产品)。
玉青泉建议小仙女们购买化妆品时,一定要要看清楚配方表,即使没有超标有,体质敏感的宝宝也要在耳后试用下。
5、香烟中的甲醛
一支女士香烟大约是7倍,而如果正常的男士香烟,甲醛值应该是在正常吸入空气中含有甲醛量国家标准值的15倍左右。
研究表明,香烟烟雾中甲醛含量约为70-100毫克/公斤,而且甲醛含量与香烟的品牌和档次没有直接关系,香烟档次越高,烟雾中的甲醛含量未必越低,而过滤嘴只能过滤掉20%~40%的甲醛。
吸烟有害健康,玉青泉建议大家为了健康最好戒烟,也不要让家人吸二手烟。
6、车内的甲醛
车内空间狭小,汽车的很多内饰都有一定量的甲醛,比如车内地板、座椅,以及部分需要粘合的塑料件等,如地胶、座椅套,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汽车内饰用品,而且车内无法经常开窗通风,所以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车内的污染物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有丝毫下降。
玉青泉:甲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甲醛毒性的漠视!没有味道不等一没有甲醛,等我们能闻到甲醛味道时,就意味着甲醛超标4-8倍。而且甲醛的挥发期长达15年,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