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城寨
九龙城寨是特区中的特区,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她外表肮脏,建筑密度惊人,但司法地位却不被港英当局管辖,居民对中国的认同感最强。直到中英谈判收复香港后,在过渡期,港英才获准动手改造拆迁该历史景观。
《功夫》的内地观众,恐怕大多数都不会太留意“猪笼城寨”这个名目;个别熟悉香港的观众,或许知道“猪笼城寨”是对“九(狗)龙城寨”的戏仿,但也仅此而已。“九龙城寨”又是什么呢?它是最本土化的香港符号,对它,香港人熟悉得可以忽略,而内地人却陌生得可以忽略。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香港割让英国,九龙城寨始建于1846年,原是清政府监视英国的军事寨堡。1860年,九龙半岛也割让英国,新的中英边界在城寨以南,故城寨仍在中国版图之内。到1898年,新界也租借给英国,城寨在地理上就被殖民地吞没了。但中方坚持认为城寨不属于租借地,仍属中国管辖,而英方对此默认;此后中方官员虽被驱逐出城寨,港英当局也一直企图摧毁城寨,但在城寨居民及中国政府反对之下,始终未对城寨实行完全控制,警方的管治也一直小心翼翼。
正因为城寨特殊的政治性质,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后,在当局禁赌禁黄之后,它作为“无政府状态”的独立社区,就衍化为香港的法治特区、罪恶渊薮:它是寻欢作乐之所,又是藏污纳垢之地,风花雪月应有尽有,黄赌毒黑一荣俱荣。
相对于当时的内地方面,香港是中国政治地理的异端;而相对于殖民地方面,九龙城寨又是香港政治地理的异端。城寨居民称:“这里是中国的一部分。城寨决不会成为香港的一部分。总有一天,香港会成为我们———中国的一部分。”而亲英派则将城寨视为殖民地范围内的中国飞地,也是与殖民地文明秩序相对立的肮脏死角。在政治上,城寨是“世外之城”;而在道德上,城寨则是“罪恶之所”、“黑暗之城”。
由此我们就能明白,“猪笼城寨”房客抵制小混混及斧头帮,可以视作九龙城寨抵制港英当局的历史倒影。当然,只是扭曲的倒影。真实的九龙城寨原是黑社会的老巢,但戏说的“猪笼城寨”反倒成了抵制黑社会的堡垒。也就是说,《功夫》将九龙城寨非黑社会化,同时将城寨之外的殖民当局黑社会化了;这样,混乱城寨与秩序香港的僵持,就颠倒为侠义江湖与邪恶势力的敌对。
因此,“猪笼城寨”实际上是九龙城寨的洁本。作为香港记忆,它将九龙城寨完全正面化,这或出于对香港往事的怀旧与美化,或出于对反殖民主流话语的迎合。只有包租公元华脸上的鲜艳唇印,才仿佛暗示了一丝昔日城寨的色情意味。
当然也无需求之过深。周星驰大战斧头帮及火云邪神,就不必视为中英政治角斗的隐喻。当其时,人去楼空的“猪笼城寨”,仅仅是武打特技的孤立布景罢了!虚拟的“猪笼城寨”最后被蛤蟆功和如来神掌打得七零八落。而在现实中,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明确表明中方不再反对香港当局对九龙城寨实施司法权;1987年,港英当局更在中方支持下,突然宣布将拆毁城寨;九十年代初清拆完成,以后在原址建造了江南园林式的公园。
从文化角度看,旧九龙城寨可谓香港社会的道德公厕———它以一个小社区,容纳下全香港的肮脏,换来“东方之珠”的文明和清洁……如今,香港拆掉了自家的“公厕”,港人要“方便”,就得去别处了。(转)
《功夫》的内地观众,恐怕大多数都不会太留意“猪笼城寨”这个名目;个别熟悉香港的观众,或许知道“猪笼城寨”是对“九(狗)龙城寨”的戏仿,但也仅此而已。“九龙城寨”又是什么呢?它是最本土化的香港符号,对它,香港人熟悉得可以忽略,而内地人却陌生得可以忽略。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香港割让英国,九龙城寨始建于1846年,原是清政府监视英国的军事寨堡。1860年,九龙半岛也割让英国,新的中英边界在城寨以南,故城寨仍在中国版图之内。到1898年,新界也租借给英国,城寨在地理上就被殖民地吞没了。但中方坚持认为城寨不属于租借地,仍属中国管辖,而英方对此默认;此后中方官员虽被驱逐出城寨,港英当局也一直企图摧毁城寨,但在城寨居民及中国政府反对之下,始终未对城寨实行完全控制,警方的管治也一直小心翼翼。
正因为城寨特殊的政治性质,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后,在当局禁赌禁黄之后,它作为“无政府状态”的独立社区,就衍化为香港的法治特区、罪恶渊薮:它是寻欢作乐之所,又是藏污纳垢之地,风花雪月应有尽有,黄赌毒黑一荣俱荣。
相对于当时的内地方面,香港是中国政治地理的异端;而相对于殖民地方面,九龙城寨又是香港政治地理的异端。城寨居民称:“这里是中国的一部分。城寨决不会成为香港的一部分。总有一天,香港会成为我们———中国的一部分。”而亲英派则将城寨视为殖民地范围内的中国飞地,也是与殖民地文明秩序相对立的肮脏死角。在政治上,城寨是“世外之城”;而在道德上,城寨则是“罪恶之所”、“黑暗之城”。
由此我们就能明白,“猪笼城寨”房客抵制小混混及斧头帮,可以视作九龙城寨抵制港英当局的历史倒影。当然,只是扭曲的倒影。真实的九龙城寨原是黑社会的老巢,但戏说的“猪笼城寨”反倒成了抵制黑社会的堡垒。也就是说,《功夫》将九龙城寨非黑社会化,同时将城寨之外的殖民当局黑社会化了;这样,混乱城寨与秩序香港的僵持,就颠倒为侠义江湖与邪恶势力的敌对。
因此,“猪笼城寨”实际上是九龙城寨的洁本。作为香港记忆,它将九龙城寨完全正面化,这或出于对香港往事的怀旧与美化,或出于对反殖民主流话语的迎合。只有包租公元华脸上的鲜艳唇印,才仿佛暗示了一丝昔日城寨的色情意味。
当然也无需求之过深。周星驰大战斧头帮及火云邪神,就不必视为中英政治角斗的隐喻。当其时,人去楼空的“猪笼城寨”,仅仅是武打特技的孤立布景罢了!虚拟的“猪笼城寨”最后被蛤蟆功和如来神掌打得七零八落。而在现实中,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明确表明中方不再反对香港当局对九龙城寨实施司法权;1987年,港英当局更在中方支持下,突然宣布将拆毁城寨;九十年代初清拆完成,以后在原址建造了江南园林式的公园。
从文化角度看,旧九龙城寨可谓香港社会的道德公厕———它以一个小社区,容纳下全香港的肮脏,换来“东方之珠”的文明和清洁……如今,香港拆掉了自家的“公厕”,港人要“方便”,就得去别处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