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编京剧大唐贵妃
我很少连着一周内看同一出戏,而且出于演员各方面考虑,剧场一般也不会把同一个剧目排期排的很近(有打擂台之嫌疑),但这次的大唐贵妃例外了。
8号那场我其实早就已经买好票(由蓝天出演李隆基),6号那场是师姐安利的。
整出戏的舞台画面很美,特别是梨园一折,京剧的元素更为综合。为了换场丑角的一段演绎,包括李隆基的一段鼓,杨贵妃的一段舞,让人觉得十分惊艳。史姐姐刀马旦的底子非常扎实,所以一颦一笑间有种敦煌飞天的错觉,舞蹈不算很激烈,但感觉十分之古典,戏曲程式之美可见一斑。上次被史姐姐惊艳到还是她的贵妃醉酒,史姐姐擅长演绎梅派戏中唱念并作的精品。
昨天看采访,此次新排版的大唐贵妃依旧是18年前的旧班底,翁思再的编剧,杨乃林的编曲(听名字,这位是不是跟杨乃彭老师是兄弟?)。两千年之时梅葆玖先生试图恢复梅兰芳先生之前的演出剧目,但因为之前全本要演出四个晚上,力有不逮,故精华为一个晚上的戏。那首至今广为流传的《梨花颂》就是杨乃林先生所作。他精心研究了梅兰芳先生唱腔集中所有较为优美的四平调与反四平调唱腔,加以糅合,这才有了这首《梨花颂》。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
天生丽质难自弃,
天生丽质难自弃。
长恨一曲千古迷,
长恨一曲千古思。
我回头又去B站看了2001年版本的大唐贵妃,当时由三组演员(史依弘李军、李胜素于魁智、梅葆玖张学津)分别演绎不同年龄段的杨贵妃与李隆基,作此安排也有卖角儿之意,毕竟当时这是一部尚未登上舞台的新编戏作品。18年后梅先生与学津先生均已作古,改编的作品也由史依弘与李军直接演绎,卖的可能更多的是作品了。
虽然被基友diss说我传统戏今年看的少,所以可能审美出现了下降。但我依旧认为它是新编戏领域一部不错的作品。作词与谱曲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水平与美感。新编戏要让人记住是很难的,这部戏我至少记住了一段反四平调散板跟一位美若天仙的史姐姐。

PS:私心为我们演绎李龟年的郭毅老师打个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