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
今天,我参加了德语翻译课作业的小组讨论,在高级英语下课之后。我感觉特别的丧。我应该是四人小组中德语最差的吧,所以最差就代表着没有发言权,就意味着你的意见不重要,你是可有可无的人。大家都有自己的高博的见识,只有你的不行。没什么其他的原因,就因为你差呗。也不需要更多的理由了。而更为令人难堪的是如此差的你,居然,居然还想要拥有话语权,甚至处于讨论的中心地位。综上所述是今天狼狈不堪的理由。难道做人不应该有一些自知之明吗!
最让人难过的部分并不是这里,至少到这里为止,我们依然是一个小组,又没有人知道我的野心和痴心妄想,我只是自己心里难过罢了。可我在一个问题与其他两位中心人物产生分歧,而她们并没有理我之后,一言不发,听他们七嘴八舌的交流。令人尴尬的沉默在我周围环绕着,但我的参与与否对讨论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吧,只是徒增噪音罢了!有一个女生做的很好,她很敏锐,她察觉了我的情绪,她试图安抚我吧,她问我关于某个字眼的看法,我很僵硬的说了,不知道,我怎么知道。然后站到一旁。我虽然没有理她,但我依然觉得她很棒,或许这就是一个领袖应该有的素质,关注边缘人的感受,乐于倾听他们可能不名一文的意见。就恰如其分的契合了上一次去参加面试技巧时候老师的点评,领导应该有的大局观。
我自身也深切体会到两点,“学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以及同理心。我在那个时刻明明很清楚我应该怎样做,我应该怎样表现。我应该若无其事,我应该云淡风气,我应该满不在乎,我应该装傻充愣。我独独不应该将我的在意表现出来。没有人关心,也没有人在意,更没有人想要看到,包括我自己在内。但我还是做出了最坏的表现,把自己最糟糕并且别人最不想要看到的一面展示了出来。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我都知道自己对于群体的融入度不够,太过于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以自己的情绪为天。但知道了,依然改不好,明明知道满分的做法,却偏偏反其道而行。我今天也终于能够体会到我自己之前的自负与不知所谓。就像上次面试,我们七个人讨论的热火朝天,但又一个人一直没有说话,却没有一个人理她。我当时就是自以为是的认为,活该,你自己不说话,为什么还要让别人引导你。可我今天真的体会到了,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你觉得呢?”这那个场合有多么重要,就像那个女生今天做的一样。最受冷落的人才最需要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