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试图纠正我的娘娘腔
吴青峰说娘娘腔是女性化特质,那么有女性化特质有什么不好?

别否认性别标签的存在,但也别按在所有人身上。
看到马薇薇和吴青峰的访谈后,有一些感悟和故事,想和大家说说。
吴青峰说娘娘腔是女性化特质,那么有女性化特质有什么不好?
曾经我也有这样的疑问,那是我上初三的时候,那时候一开始想的是表面的问题,诸如:为什么只有女生可以穿高跟鞋、穿裙子,为什么只有男生可以光着上身,女生却不可以?
因为后来我逐渐发现自己有了喜欢男生的想法,所以有了一些内在的心理思考,诸如:为什么只有女生可以柔柔弱弱,温声细语地说话或撒娇,而男生却不可以?为什么男生必须总是一副刚强的模样?
遥想那时候我也属于“娘娘腔”的一员,可我活得很自在,因为那是那个时期真实的自我。行为、语言的娘娘腔自然是遭到了班级里男生们的鄙夷、调戏、嘲笑,女生们也是一副看笑话的模样。
尽管那时候没有想要改正的想法,或者是有觉得自己不正常的念头,但是一些男生当着我的面模仿我的动作,然后一群人嬉笑地看着我……这让我很不快乐。
#
或许是我性格比较淳朴,同寝室的男生们愿意和我玩,还有两个比较“爱管闲事”的男生,主动接近我,给我提出了意见,大概的意思是:你这样娘娘腔不好。
怎么不好,他们也没说,我也没问。
但是有人愿意主动接近我,怀着善意来讨论这些,我也是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于是这两个男生开始了对我的“纠正计划”,走路的姿势、说话的语气、神态、甚至是上厕所的方式……都教我怎样做才能看起来更爷们一些,我也一一做了。
很刻意,诸如故意在说话的时候声音低沉一些,少做不必要的动作。
有了他们的监督和传授,我逐渐脱离了娘娘腔的女性特征,一直到现在。
#
虽然并不是成了刻板印象中的男性模样,但是还是保留了一点点所谓的女性特征,比如说话比较温柔。
那么,说话比较温柔就是女性专属吗?说话粗犷就是男性专属吗?
相信很多人不同意这个看法,所以才会有了今天这个话题——性别的标签,没有应该或不应该。
也有了前段时间外网有很多名人说,以后要用“THEY”、“THEM”称谓别人,就是想脱离固有性别印象的标签。
这是一个很广又很窄的概念,所以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更不能强加什么东西上去。
包括我现在有时候仍然觉得男性应该有男性的样子,阳刚坚强,可我不会去否决有时候男性会表现出柔软的模样,因为只要是人,都会有七情六欲,所以会有各种情绪的表现,同样放在女性身上也是如此。
如果见到一些大家口中的娘娘腔,真的是很做作、夸张那一类,我会嗤之以鼻,这并不是要否认娘娘腔本身的存在,而是面对不好事物的正常反应。
毕竟即便是娘娘腔,也分了很多种,就和人分很多种一样是一样的,不能说讨厌某类人,就是讨厌整个群体。
#
我不会去说吴青峰是娘娘腔,更不会去说窦靖童是男人婆,因为那都是他们真实的自己。
无论如何,去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只有你才能定义你自己,只有你才能定义去喜欢什么人,不要被那些所谓的标签束缚!
Be Free ! Be Bra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