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命里发生过的让你开始相信“缘分”的事件
查看话题 >父母爱情
我一直相信缘分,大概是从老爸老妈身上得来的启发。
那个年代的农村普遍贫穷而闭塞,挨饿受冻都是常事,人们每天的盼头是有朝一日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典型的事件是小时候听爷爷讲过一个故事,说是村东头有户人家生了三个儿子,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好不容易一家人磕磕绊绊拉扯大,有一天再次听到关于“某某人家里的三个儿子你看着,三个光棍(没钱娶媳妇)”,心里更加难受,一心跑到山洞里绝食,家里着了慌去,怎么也找不到,后来他实在饿得不行了,从洞里跌了出来,被人发现灌了米汤才活了过来。
爷爷家有四个儿子,父亲是老大,他倒是和爷爷踏踏实实种地不同,小小年纪八九岁上就养兔子卖钱,挖草药卖钱,挑了杏走二十多公里山路去城里卖钱,想方设法给自己赚学费、给下面的弟弟们赚学费。到了十五岁,国家征兵,多报了一岁去了,期间走过很多地方,人小鬼大,甚讨领导喜欢,每个月发了补贴往家里寄钱,当了两年多,爷爷来信说给他盖好房子了让他赶紧回家,也就回来了,到家一看,只有个地基而已。东拼西凑折腾着把房子盖起来,真正开始找生路,啤酒厂、玻璃厂,收破烂、做学徒,终于学了一身木匠本事,这也是认识我妈的机缘。
姥姥家比爷爷家还差,当时二舅急着娶媳妇没有钱,恰巧老妈又是十里八乡能吃苦的好姑娘,姥姥姥爷为老妈找了一户人家,老妈看了一眼满脸麻子,死活不愿意,可是订婚钱都收了也花了,事情至此陷入了僵局。
老爸呢,人长得精神、白净,做事情机灵,自小很招女生喜欢,去当兵的一个小小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女朋友到处吃飞醋,他觉得很不耐烦(后面也反思过那个时候年纪太小),贫苦家庭出生的老爸觉得找老婆要找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还不能太难看。
那一年老爸接到一个活儿,是去姥姥他们村给人家装窗户,人家看小伙子有模有样,便要给他说亲,老爸心里想着,我才不要找这边的呢。当天晚上,有一起拔草喂家里鸡鸭鹅的小伙伴硬拉着老妈去看老爸,老妈到了那家,从镜子里看了看老爸,很好看,就是嘴有点大(这个老爸和老妈争辩了多年),老爸对老妈有点印象,这不是白天见到的那个放猪的女孩儿么?看着就健健康康的,这个女孩好。
本来平平无奇的相遇,两个人话语还不太通(都是老家话,那个时候黑白电视都不普及,普通话还是个时髦的事儿),老妈有着作为一个女性的矜持,不怎么跟男生讲话,偏偏就是和老爸有话说。后面姥爷家请老爸去喝酒,老妈着急了,我替他喝,还被大姨说了几句。
这一顿酒过后,姥爷姥姥加上姨姨舅舅几家人都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约定时间带着老妈上门看看,老爸回到一贫如洗的屋里,赶紧发动朋友,这家一张床,那家一台录音机,东边借个柜,西边借台缝纫机,连自行车也安排上。姥爷来了一看,家里什么都有,不错不错,觉得最小的女儿总算有了个满意的归宿。
姥爷家里要3000块彩礼,在那个5块钱能买锅碗瓢盆还有富余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天价。老爸回了老家,爷爷奶奶抱着头说没有这么多。倒是当时的太爷爷,连夜把八九个闺女儿子叫起来,让大家倾全力帮帮这个长孙。
给了彩礼后的老爸心大得赶紧出去打工还债,老妈等啊等,左等不来,右等不来,自己就出门来找,遇上个坏人,从此留下了心理阴影,大半辈子不敢一个人出门,老爸感念于此,半辈子两个人出门都是一起出去,到哪里也好好看着老妈。
真正嫁到这边,老妈和老爸去朋友家串门,看到人家的床,哎?这不是咱们家的吗?老爸攒着材料,自己做了一个;到另一家去,哎?这不是咱家的录音机么?老爸咬咬牙,买了一个……这几件事被老妈嘲笑了半辈子。
老妈嫁过来以后,跟着老爸过了好几年节衣缩食的日子,几个姑姑不断找上门来催着还债,老爸在外面打了好几年工,有一次回家拄着个棍子,老妈看了看说,我们家也没吃的了,你去别处看看吧。奶奶那个年代的人,有乞讨的经历不是什么稀罕事。那几年也是穷,乞丐很多,见怪不怪。
老妈怀了第一个孩子,由于营养不良,生下来就夭折了,老爸没有让老妈看那个可怜的孩子,只告诉她,是个男孩子,长得特别漂亮,此后很多年,一直到我出生前几年,他们到西间放过头一个男孩的屋子去,都觉得冷。
老妈是个特别有童心的人,喜欢串门,唱歌是十里八乡的好,在姥姥家里是,到了我们村,虽然是外地媳妇,也凭这个很快找到同路人,过得如鱼得水。我小时候,老妈经常趁着我睡着了去坐街聊天,每次醒来我就大哭,邻居听到了马上去叫她,一直到可以跑跑跳跳了,才答应只锁上栅栏门,我可以从缝里钻出去。
那个时候贫穷是大多数,但因为大家都一样,并没有觉得穷不好。有一天早上,我穿着妈妈的裤子改的裤子(那也觉得是新裤子)开开心心去上学,不一会儿我同桌(是个男生)也来了,我一看,我俩的裤子居然一模一样,开心得笑了好久;一年两双鞋子,是花面的妮子鞋,男生黑色,女生红色上面黑黑的小花,冬天还经常去定个掌;一年去不了几次城里,每次去都买上几根香蕉,因为村里的小卖铺没有。
也许正因如此,童年才会乐趣多多。跟小伙伴抓蜗牛,找不到瓶子,带上老爸的漱口杯就去了;玩得不知道白天晚上,经常被老爸挨家挨户叫,然后逮回去;放了学跟小伙伴去偷青果子,不敢进去,每次都当放哨的;去人家地里摘乌米吃(想不到百度百科上居然有解释,权且拿来,指高粱、黍子、玉米在孕穗时生的一种黑穗病,一般特指高粱丝黑穗病。感染后生长成的白色棒状物,北方部分地方称:"米蛋",其中高粱、黍子乌米幼嫩时可以食用,玉米乌米也可食用,味道尤为鲜美),把人家一片地都给踩了,一堆小孩被人家威胁割耳朵,晚上做噩梦;放了学,大家都不急着回家,都要去地里拔点草、捉点蚂蚱,喂马喂鸡喂鸭;无数个早上跟着爷爷,和叔叔家的弟弟坐马车去地里,一路喊着屁股要被颠成八瓣了到地里,饿了吃点自己带干粮,晚上在玉米垛上数着星星,有时候数着数着就睡着了,欢欢喜喜回家吃热乎的饭菜。
话题扯远了,老妈嫁过来之后,老老实实和老爸一起还了好多年债,过年过节尤其如此,太爷爷过世后,几个姑姑逢年过节来家里转转,赶着要钱,老妈省吃俭用,一个月1度电,晚上黑了黑着坐着和我玩捉迷藏,去小卖铺买点肉都觉得开心。老爸更是,有一次工地里午餐发了方便面,一想到闺女爱吃,自己饿着肚子把方便面带了回来。耳濡目染,我从小喜欢存钱,零花钱一毛一毛存起来,存够一块就和老妈换,到了年底,拿着我的“巨款”左思右想该怎么花,想来想去还是给了老妈了。
等到终于把债还完,家里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老爸每次外出打工,都有人和他一起去,村里人没有活干,也来找老爸带着。终于有一年,老爸年前带了一万多回家,老妈高兴得睡不着觉。
那个时候的日子呀,就是贫穷而知足,心里有奔头,一心想着攒点钱。等后来有了老弟,妈妈淘气,爸爸手巧,姐姐活泼,弟弟可爱,一家四口热热闹闹,日子蒸蒸日上,谁不羡慕。
老爸老妈的相处方式影响了我后面谈恋爱的状态,两个人吵架,一般是老妈吵,老爸把自己窝在摞起来的被子旁边可怜兮兮看着,时不时讨好地笑一下,老妈脾气爆,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吵完了老爸给台阶就赶紧下,不冷战懂迁就。
后来不幸老妈患病,那几年她变得出奇的温柔,几年后离世,我和老爸一度都觉得生不如死,这个热热乎乎的家,离开老妈后变得冷冷清清,是我们永远的痛。只是每年上坟的时候,我们仨会在老妈的墓前,跟她讲谁谁家怎样了,老爸身体如何,我工作如何,老弟学习如何,姥姥家里怎样怎样,絮絮叨叨好一阵子。
老妈,下辈子可以的话,我还想做您的女儿,你老头还想跟你做夫妻,我们还做一家人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