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知帆】父母在这4点越“懒”,孩子未来越成功!
大人勤了,孩子就懒了;大人“懒”了,孩子就勤了。孩子背上书包了,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责任。似乎父母养育他到7周岁,就等着他背上书包这一天。心也随之不轻松起来,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来。早上催促他起床,帮他整理书包,晚上陪他读书,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为他忙前顾后,然而孩子却不领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绩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绩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能成正比。究其原因,根源还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由于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他的惰性。长此下去,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看着这么多父母为“小皇帝”、“小公主”们鞠躬尽瘁。勤和懒是一对矛盾体,是互相牵制、相辅相成的。大人勤了,孩子就懒了;大人“懒”了,孩子就勤了。

懒于接送——独自走路去上学
给孩子讲了安全知识后,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练轻功”。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养成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孩子爱晚睡,早上起不来,知道他最怕老师罚了,所以只有让他迟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训,改正晚睡的毛病。果然,以后总是一到8点半就上床,准时睡觉,保证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恐怕良好的作息习惯难以形成。

懒于陪读——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
只提醒孩子,什么时间该做功课了,做完了向我报告一声。遇到要检查的作业,我一律叫他自己检查,我只负责签字。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上,不要太勤于指导,而要学会发现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于独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哪些是他能力达不到而需要帮助的。

懒于唠叨——多做少说培养自觉性
有的父母为督促孩子学习,一天到晚象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殊不知,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耳朵也会起茧的,他反而不当回事。给孩子灌输灌输过做人做事要守信用的意识,他才能愉快地接受。孩子打游戏时,给他规定时间他自己规定时间,时间一到,必须马上关机。勤教育不见得有效,要看在什么方面勤。如果勤于唠叨、大摆道理,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于寻找方法和对策,并能有效实施才是值得借鉴的。

懒于动手——不包办培养做事独立性
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不帮忙。勤于帮孩子做事,甚至包办,孩子就会有依赖和被动性,而责任心也无从培养。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由于父母的种种“懒”,促成了他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改掉了粗枝大叶、丢三拉四的毛病,遇到困难,能独立思考钻研,主动寻求解决办法;生活上,独立性强,样样能自理。可见,父母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该狠心的时候要狠心,该懒的时候不妨懒,把操心、关注默默地放在心里。移开呵护的羽翼,让他自己去飞翔,唯有这样,雉燕才能炼就一双坚强的翅膀,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的独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