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四个年轻人 | 三明治

今天仍想在新闻行业起步的年轻人,抬眼望着整个行业,只有“非虚构特稿”五个大字牛逼闪闪,其他中短篇的行业报道都有点黯然失色。
在国内,新闻这个行业已经基本失去了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当你要阅读中美、香港的事情,人们可能会去读“假装在纽约”,或者“兔主席”,人们需要个性化的表达和思考分析。但这两家却显然不是新闻媒体。而传统的新闻消息基本被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淹没了。

很多年轻人失去了在新闻行业从一个短消息,一篇小稿子磨起来的耐心。每一两周一篇中等长度的稿子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流水线奔跑而倍感压力。每个人都在20出头的年纪,就想着如何写那些有深度的,有两三个月操作时间长度的,足够充分的“特稿”,希望每一篇都能成为让自己名字增色的扛鼎之作。
以前,一个老记者写个一二十年,可能也只能有几篇算得上代表作品的文章。而现在,年轻人个体意识的崛起,不愿意长期做流水线上的一枚螺丝钉,像以往那些跑条线的都市报记者一样,每年写几百篇新闻,但是特别突出的不多。他们想把每篇文章当做一个Project,当作一个作品来对待,这是好事。
但事情其实有点矛盾。年龄和阅历是非虚构写作上无法跨越的坎,而如果没有看似流水线的职业训练和习惯养成,众多年轻人会变成心比天高,要去做新闻却迈不开腿,动不了笔,拖延症晚期的空想主义者。
如何在保持纯粹的写作同时,让今天仍然愿意在新闻业起步的年轻人能有更多的系统性锻炼,并慢慢成为能够写万字长文的写作者?
上个月,我们发布了“2030”的招聘计划(点击阅读)。过去一个月,我们收到了近百份简历。在“2030”的写作计划里,我们将特别开设出四个“非虚构报道新人”的席位,提供系统的训练以及写作指导。

这些席位的福利包括:
⌲一周五天的在线贴身指导,加每周两天的线下例会。
⌲每周在编辑指导下完成一篇3000+字的报道或者策划。
⌲在充分的写作报道练习后,可获得采写及出版“2030”中国故事单行本的机会。
⌲免费获取三明治海量的创意写作名师课程资源包。
⌲三明治积累近十年的采访资源及数万名KOL网络的资源联动。
⌲提供异地出差采访机会,让你到达中国故事现场。
⌲每月优秀好稿奖及主编特别奖。
以上席位不论学历,需全职申请,希望在上海工作,个别优秀者可在北京。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年薪十万起步。有意者请填表。
👇
扫码报名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暑期档电影repo309篇内容 · 4.9万次浏览
- 暑期档追剧推荐68篇内容 · 1.4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155.3万次浏览
- 不花钱也能拥有的松弛感79篇内容 · 12.2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25篇内容 · 2.5万次浏览
- 身为女性你有哪些想要逃离的瞬间63篇内容 · 35.3万次浏览
- 我的消暑菜单718篇内容 · 54.3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691.5万次浏览
请问招聘信息还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