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书单》(上)
眼看着快到年底啦,稍微给自己的2019读过的书做个总结推荐吧。因为我每读完一本都会几句书评,所以直接把我的流水账书评贴上来~书不多,因为我从7月才开始逼着自己每天都多多少少读点书。
1.《金阁寺》
久闻其名,终于在家花了两天走马观花地读完了。说实话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读懂了没有,但所谓千人千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书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吧。总之只有自己看的书评当然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感受就是,三岛由纪夫笔下口吃的沟口有一种中二少年特有的忧郁敏感。不知道是不是三岛由纪夫的写作特点,他用了非常大量描写景的段落,也不知道是在烘托心情呢,还是像圆桌派里有一期说的“日本人喜欢在无用细节上较劲”?也可能都有吧。
这本书应该是在讲“美”的。口吃的沟口听爸爸说金阁寺是世上最美的东西,不由得对它叠加很多幻想、然而真正亲眼见到才觉得不过如此。但后来他竟在金阁寺住下了,现实和幻想叠加起来反而让他体会到了金阁寺的美。一直以来沟口都经历着“美的破灭”:年少时候喜欢的有为子与逃逸陆军相爱并怀孕、最后却背叛了她的爱人;母亲当着他和病重父亲的面与另一个人苟合;在南禅寺(?)不经意间看到一对情侣分离的场景,却在之后得知插花师傅在情人上阵阵亡之后变得风尘;年少的好朋友鹤川因为恋爱而自杀。
在他的心里金阁寺是美的,但这种美阻挡了他很多次“幸福”:两次他和女人即将行房时都因想起金阁寺而望而却步。可能就像他说的,金阁寺是可以被毁灭的,但人的幻想却是可以永存的。
最后他烧毁了金阁寺。本来买了安眠药和小刀想要自尽,但在看到被烧毁的金阁寺之后,扔掉了那些,决定“我要活下来。” 有人说这是将心中的美毁灭了,从此无灵魂地苟活。我的理解却是,因为金阁寺不再美了,这件事无形中给了他自信,让他觉得“自己也是可以活下去的。” 美被毁灭了,就跟我一样丑陋了,于是我再没了自卑的想法。就像你面对一个让你非常自卑的人,你很可能第一反应不是去成为跟他一样的人,而是毁灭他,或者至少把他拉到你的水平,从而获得一种优越感或是解脱感。不知道作者的本意是不是这样,但我觉得这样的心理实在是很像一个阴郁的少年所想。可能相比起来我的解读俗气又小气,是不美的吧。
三岛由纪夫的写作方法我看着确实有点困难,很多的景物描写,很涣散,同时引用很多。这在让我无地自容的同时又觉得读起来很费劲。但确实是部好作品,不管是对美的讨论和见解,或者是对少年扭曲的心理描写,还是想表达“在最美的时候终结”这种观念。
第一遍读得很不细致,浅浅一写,也许多少年后对生活和美有了新的理解再重读会有不同的感受!
2.《北野武的小酒馆》
【72岁和妻子离婚净身出户,与比自己小18岁的情人快活去啦】
北野武真的太有趣的一个人了!他写的这本书以自己和自己常去的酒馆老板两个人不同的角度来写他自己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
关于生死
北野武说到他年轻时候特别怕死,再加上妈妈把自己培养成人付出了很多,他总是畏畏缩缩的活着,“体会不到生的快乐”。不是怕被遗忘,而是还什么都没做,就这样轻易被人遗忘。他的妈妈希望他将来大学毕业去大企业工作,但身为理工男的他最终没有按照妈妈的想法去活,而是从大学退学了,走上艺术的道路,结果还是挺好的。
*想到这里就觉得跟自己有点像:自己不也是非常的怕死,家里给自己定好了路,但自己希望活出点意义来,所以坚定地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吗?对于他的思考我非常非常的有共鸣。
*关于生的意义和死后的世界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平安安稳的人生还是热烈滚烫的人生呢?北野武提到热烈滚烫的人生,自己也会过的很辛苦,但他还是会这样选择。
他提到对死的恐惧产生了宗教,宗教给人们安排他们死后会去向何处。正好今天看到了一些关于虚无主义的知识,还挺契合的哈哈哈哈。
死后的世界又有谁知道呢?没有人真正能告诉别人死后的世界什么样子。只有死了才真正知道问题的答案。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但这么一想,死也是有趣的,因为可以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啦!
北野武经历过一场车祸【虽然自己说是因为要躲狗仔偷拍所以买了辆摩托车结果出车祸,但我在圆桌派里听过他是为了去追情人这种说法】,受了很重的伤,在恢复之后便对生死不再特别执着,也就是“随便什么时候死都可以的淡然心情”,因为命运面前由不得你,只能默默接受。
他还提到万事万物本身立场都是中立,把色彩加上去的是人。
*看完他的思考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不知道是因为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还是有着同样的对死亡的恐惧呢?也完全理解大祸之后对生死的淡然处之。他的思考对我还是有些帮助的,至少告诫我不要太钻牛角尖,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包袱。而且命运吧有时候你只能默默接受,所以生死就看淡些。豁达一点。我也要过热烈滚烫的人生!
关于教育
北野武的观点很犀利:要告诉孩子有些事情就是不行,不行就是不行,努力也不行。像“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怎么会呢,人和人天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觉得他是在宣扬挫折教育,让孩子们看清现实才是正经事啊。
*这点我很惭愧,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努力就能成功,也没想过别的,以至于失败了之后总是爬不起来。好在爸妈已经在按正确的方向开导我了。
3.《检查方的罪人》
非常精彩的一本书。说是悬疑推理,东野圭吾的书也看了很多,但雫(nǎ)井修介的这本书跟东野圭吾的风格不同。东野圭吾的作品是以找凶手为目的,而雫井修介则是通过一个案子来揭示一些道理。
检察官最上毅是冲野的老师。二十三年前最上住过的宿舍的老板家的女儿被人先奸后杀,许多年了由于追诉期过了,这事不了了之。多年后一桩谋杀案让当年最受怀疑却逃脱的嫌疑人松仓再次落网。然而他这次是冤枉的。
最上为了让他受到制裁,不惜脏了自己的手,就算亲手杀害真凶也要把罪名加给他让他受到法律的制裁。至于杀害真凶嘛,当然是用自己的手让真凶也受到制裁。
冲野作为一个正直的人是看不下去这样的事,最后站到了老师的对立面。成功揭发了老师,把他送进了监狱,松仓无罪释放。
可是结局呢?在审讯时候承认了二十三年前罪名的凶手松仓一出来就全部矢口否认。为他辩护的“无罪金牌律师”白马也是讲这件事利用到了极致。
在这件事情里谁做错了?谁是对的?谁贯彻了正义?为什么凶手逍遥法外,为追求正义不惜脏了自己的手的人却要进监狱?号称为了正义,不弄出一个冤案,坚持自己的原则的人最后又真的开心吗?
矛盾,真的矛盾。自己也是半只脚踏进法律世界,成为了半个法律人。其实之前也只是学习法律,对于正义并没有很多的思考。因为当时的自己只觉得律师这一行只是为客户谋求最大利益,至于正义嘛,不是律师的职责呀。
但是现在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法律是把利剑,是制裁罪人最好的武器。但法律的剑触及不到的地方呢?那里是阴暗的角落,但总有人不惜弄脏自己也要追求自己心中的正义,让罪恶之人受到惩罚,难道这样的人没有一种高洁之美吗?
但说到底,法律随着时代发展在改变,在不断健全,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令人激动的事情。我们学法律的,不就是想做一些改变,把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吗?
这让我想起了韩国那个电影《辩护人》,也是律师追求正义不惜跟整个检查方作对,虽然最后也失败了,但火种已经种下了,火越烧越大。这让我感觉世界确实在一点点变好的,有了这些人,许多人的冤情才能洗刷,真切地让这些被冤枉的人得到清白。
再次觉得,成为一个法律人真的太好了,不管前路怎样的艰难曲折,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改变一下世界,帮助一些人把生活变得更好。
4.《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已经是第三遍读这书了,第一次知道还是高中时候找朋友讨书单时候要的。第二遍读是大学,刚刚读完了第三遍。有时候觉得读书是神奇的事情,同一本书,不同人生阶段读的时候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高中第一遍读懵懵懂懂,第二遍读也无甚印象,第三遍却可以看懂并感同身受大部分的故事了。是不是我在成长了呢?看来,人不到一定境界是听不懂一些道理的,即使硬塞给你你也不懂,直到你长大,摔了跟头。
这次记忆深刻的篇章明显多了起来。《罗生门》,饿死和做恶,你选哪个?落魄武士选择了后者,正如罗生门上的婆婆做了同样的选择。但这种“不得已”是正确的吗?至少法律里的necessity不是这样说的哈哈哈哈。
《竹林中》,非常美的名字,非常不知道怎么形容的故事。强盗,男人和美妇三个人的说辞都不一样,到底谁说的是实话呢?
《地狱变》,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篇。画师良造能画出精美绝伦的画,为了画画而痴迷,但无法画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最后为了画地狱变的屏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被火烧死。真真是在地狱里啦。
《烟草与魔鬼》非常像小时候看过的童话故事,魔鬼把烟草带到人间,和一个人打赌说如果人猜出这植物的名字就把植物全送给他。最后人用计得到了名字,魔鬼把烟草给他,但是烟草却危害了人间。到底谁成了最后的赢家呢?
《河童》以前估计是嫌长没好好看过,这篇荣升我非常喜欢的几篇之一。一个住在精神病院里的人跟作者说起他的经历,他误打误撞走到了河童国,学习了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一切。我想到了桃花源记哈哈哈哈。文章很辛辣,把资本主义,男女婚配等等社会现象全都融进去了,看得非常过瘾。
要说从这读书经历里得到了什么,可能就是在重看旧书却有了新的感悟的时候那份兴奋感吧,自己有了更多的经历和思考,不是在原地踏步,这让我兴奋。以后要读更多书才行呀!
5.《艺伎回忆录》
今天花了快五个小时把这本看完了。这本书改成的电影非常有名,但是我除了饰演小千代的大后寿寿花的蓝灰色眼睛之外,对电影情节已经不大记得了。是悲剧来着吗?这么想着的我开始看起了这本书。
书里讲的是一个渔村被卖出来当艺伎的女孩的一生。我觉得她经历很多的磨难,亲人去世,被同屋最有名的艺伎诬陷排挤,想逃跑却失败,还背上了巨额债务。但看到结尾我又觉得她是幸运的,她在绝望的时候在川边遇到了会长,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遇到会长是她命运的转折点。在我看到最后,得知她能让最最有名的艺伎当她的“姐姐”是会长说和的时候,我也激动了,完全可以体会到那种心情,你第一眼见到就心心念念、为了他坚定走上一条路、每每看着他却得不到,却突然得知你的命运被他改变、其实他一直深爱着你。太甜了,这个故事。最后结局是好的,会长当了她的旦那,他们也终于在一起了。虽然最后她为了会长得到合适的继承人而选择离开,但这次的心境恐怕也不一样了吧。
这本书有种真实感,很多时候能体会到书里人物那种心情,激动,无奈,喜悦,绝望。同时对人性描写的也很接地气:自小一起长大的南瓜因为觉得她抢了她的东西而背后作梗,一直都很恶毒最后不得善终的初桃,深爱着小白合最后却被自己的合作伙伴截胡的延。
很棒的书。
6.《精力管理手册》
效率手册的创始人张萌写的书。我自己前几年也非常喜欢用效率手册,觉得确实是对人生规划有些帮助,但很多时候自己太懒了所以也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本。
书里讲了很多干货,包括怎么管理精力,怎么学习,怎么赚钱等等。
真羡慕那样的人生啊,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拥有那样的人生。
那么自己也来试试养成好习惯吧。
7.《长日将尽》
石黑一雄的巅峰作,据说靠这部作品拿了布克奖。学到了一个新词是“不可靠叙述”,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和现实的双重展开来给读者揭露若隐若现的事情真相。
史蒂文斯以前是在达灵顿府服侍爵爷的男管家。后来爵爷自杀,美国富豪成了他的新主人。眼看他高楼塌,曾经风光的达灵顿府现在只剩下四个仆人。史蒂文斯收到了以前的同事肯顿小姐的信,决定去拜访她,顺便劝她回来工作。一路上展开了回忆和现实。
书里石黑一雄的描述虽然以英国人为第一人称、整个故事都发生在英国,但那种尽力做好一件事的极致感还是让我感受到了日本的气息,难道这就是某书评说的“日本文学渗透到了字里行间”的意思吗?
书里史蒂文斯先生似乎非常为自己的身份而自豪,因为可以最靠近“轮子的中心”啊。世界大事全都发生在府上,而他作为男管家可以服侍那些作出伟大贡献的人,他全心全意做好管家的工作,称之为“尊严”。但其实呢,他的父亲老史蒂文斯先生、也曾是一位管家,去世了他都因为忙于管家工作而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当时一同在府上服侍的肯顿小姐的心意他也错过了,导致肯顿小姐嫁给了旧识,离开了府上。
他一心一意做好管家工作,结果又是什么呢,爵爷被希特勒利用亲德,最后只留下恶名,以自杀终了。
这一生他错过了亲情、错过了爱情,但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什么都没有。曾经为之骄傲的事业最后却是耻辱的烙印。
要我说,其实世界大事都发生在你身边,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己牺牲了一辈子,得到了什么呢,主人都背上了骂名。但好像史蒂文斯为自己靠近轮子中心、为自己有身为管家的尊严而感到骄傲。让我想起了武士精神,是不是也是为了家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呢?
石黑一雄曾说,《长日将尽》的写作出发点,就是:“你是如何为了成就事业而荒废了你的人生,又是如何在个人的层面上蹉跎了一辈子的。”
不禁又想到自己,自己为了学法律来了美国,感觉自己也放弃了很多,因为想好好学习放弃恋爱(其实只是没人要啦),放弃了玩乐和照顾自己,其实最后又怎么样了呢?
这本书结合今天看的《哪吒》电影,真的是好好给我上了一课。人的命运要自己掌握,人不能为了事业荒废人生,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蹉跎终生。
这两部作品会成为常鸣的警钟,提醒我要做自由的人。
【可能会有2019书单(下)也可能没有,看我有没有时间贴上来哈哈哈哈~希望大家喜欢看。其实我觉得读书呢只要读完觉得自己知道了点什么、懂了点什么、悟出来点什么,就很好,不拘读什么书都好~】
【有点想开个公众号平常随便写写心情呢不知道好不好呢】
© 本文版权归 Artemis Zzz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