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意外爆红:周冬雨的哭和易烊千玺的笑,一代人终将长大,可也有人正少年时!
1
自从上周五《少年的你》上映以来,看着票房成绩一天天的往上涨,3亿、5亿、7亿……目测突破10亿大关不是问题。
近期,我也抽空去电影院把这部电影刷了一遍,确实感到一份意外的惊喜,至少就个人而言,这是迄今为止,今年最好看的华语电影!

2
就题材而言,在当下的文艺创作的大环境中,去碰“校园欺凌”这个话题,注定是艰难的。可是,影片在剧本、摄影、剪辑、表演每个环节上都做得十分出色。
特别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看得出导演的用心,将一部“校园欺凌”的电影延伸至原生家庭、家庭教育、少年犯罪、教师责任、高考制度、社会阶级等多个方面,容易引起观众的共情与思考。
3
要说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两位主演——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演技了。
年近30的周冬雨,饰演十六七岁的少女,毫无违和感。其饰演的陈念,性格温顺,成绩优异,渴望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却无辜受到校园欺凌,只好逆来顺受,希望能够挨过这一段阴暗的时光。
周冬雨在电影里头,几乎是从头哭到尾,但没有那种滥情的哭,她的哭,是隐忍的,是一种眼泪突然坠下来的感觉,而正是这种决堤的力量,能够直击观众的心灵。
仿佛感到她就是这个高中生,懂事、善良、乖巧、不张扬,但却有韧性。
4
易烊千玺,也没有让人失望。
其饰演的小北,外刚内柔,是在社会上浪迹的小混混。如果说,四字弟弟本身的刚毅,和小北这个角色有一定的相通性,那么,小北身上的那股子痞气,则是来自演员的塑造。
电影中,运用了很多特写的镜头,让我们看到了一张不顾生死的脸,充满狠劲儿的脸,他的眼睛也是充满了坚毅,让人一时间忘了“流量明星”这四个字!

5
聚焦到“欺凌事件”本身,同班同学胡小蝶因为受到“欺凌”而跳楼自杀,原来作为旁观者的陈念,因为给逝者盖衣服之举,紧接着成了下一个被欺凌的对象。
以魏莱为首霸凌者中,也有从众心理而不得以为之的女孩儿,魏莱则是因为胡小蝶是校花,才进行欺凌之举。
以上现象,来看校园欺凌的行为,在成年人的视角解读,或许觉得很可笑,但这就是存在于校园中赤裸裸的现实。

黄觉扮演的老警察一语道出了真相,虽然此类事情算是暴力事件,但警察很难插手,一方面是很难取证,另一方面,学校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一切以学习为重。
6
影片中,导演真实还原了应试教育体制下校园的高考热情,从平时的学习氛围、临考时的备战、老师与警察的对话显现无遗。而这,恰恰与胡小蝶、陈念为代表的受欺凌者,正在坠落的人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不难发现,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成绩就是一切,而人文教育、生命关怀是缺失的。

而另一个重点,则是陈念和小北的这条感情线。
7
当陈念被欺凌时,第一反应是报警,后来却发现,警察根本帮不了她,于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小北身上。作为一个被父母抛弃的13岁小男孩儿,小北也是第一次在外面听到有人关心他“疼不疼”,毅然决定对陈念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从此,两个可怜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却迸发出温暖人心的力量。

8
这种暖人的感觉与应试教育中的冷漠(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校长与老师之间)、社会力量的无能为力(学生与警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不得不感慨,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说是爱情,但似乎又是高于爱情。因为小北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陈念的身上,希望她能够帮他完成保护全世界的使命。

也许影片最后的镜头,陈念与小北在监狱相见的一幕,展现了两人“双生”的关系。陈念因为自首,灵魂得以解脱,所以笑得更加外放一些。而小北,因为长期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所以更坚强,感情更克制一些。
9
要说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希望那些被欺凌者能够像陈念一样,勇敢地站出来,对“校园欺凌”说“不”,保护陈念的,也不止是小北,还有那个住楼上往楼下砸玻璃瓶而赶走欺凌者的大叔,给予陈念一呼即应的郑易警官,还有无数旁观者温暖的眼神……

(本文图片均来自豆瓣)
原文首发于公众号:芼芼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