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光看动画片了
不能白看啊,总结一下最近一年集中恶补动漫的成果。这一年看过的动画+漫画大概四十来部,以校园/恋爱/搞笑/剧情向/轻度奇幻为主。虽然以前每年也会补两三部动画,几个JUMP台柱更是追了好多年,但这次随着补番数量的增多,可以逐渐不再孤立地看待某个作品,而是将其放入同类中作比,产生由点到线到面的观影体验,十分有趣。完全根据个人喜好,这一年看过的作品大致可以总结如图:

其中横轴表示我对剧本本身的喜好,纵轴表示我对其制作与表现力的喜好。比如说《来自新世界》无疑是顶尖反乌托邦科幻小说的剧本,但是动画制作的比较粗糙,不如读原著来的有趣。而《吹响上低音号》的剧情无非日常的校园社团生活,但是京阿尼对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时常会打动人心。当然,这两项并不完全是独立的,如果剧本很烂让人出戏,制作再精良也很难打动观众(参考《紫罗兰永恒花园》),反之亦然,因此这个图展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 仅用两个维度来描述一个作品当然还是太简单粗暴了,不过这里的重点更多在于给自己的“记录”而非“评价”。
《三月的狮子》,《物语》,《冰菓》,《四叠半神话大系》是我觉得全方位优秀的作品。它们对人的孤独,人的成长,人的内心世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出了各自不落俗套的探讨,诠释了“认清生活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意义。同时,它们通过精致的制作将动画的魅力完美地展现出来,所带来的独特感染力是真人演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我很想把它们推荐给所有朋友,但很不幸它们又都具有一定观看门槛。《三狮》与《冰菓》的慢热,《四叠半》的画风,《物语》的节操,都很容易劝退观众。只能看投不投缘了。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和《魔法少女小圆》受篇幅限制,无法做到前四部那般面面俱到,但也都专心讲好了一个故事,在力所能及范围里做到了最好。它们应该算是全年龄全人群都比较容易接受的片子,并且分别是典型的鸡汤与毒鸡汤,可以互相补充服用。
《回转企鹅罐》则比较特别,脑洞大开的画面表现,无厘头的剧情展开,对现实事件的借鉴与隐喻令其有成为一代神作的潜质,但是剧情结构上的瑕疵又让人很难毫无保留地赞美它。并且这同样是一部很挑观众的作品,我个人是非常喜欢,但不得不说入坑需谨慎。
《狼与香辛料》大概可以当作公路爱情喜剧。描述欧洲中世纪商战的题材实属罕见,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针对该题材做了大量考据,在观看时并不会太出戏,不会产生“无非把21世纪的故事搬到14世纪”的印象。虽然剧情相对平淡,但狗粮是真甜。
《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是一部典型的媚宅作品,但因为作者实在太懂宅男想看什么,加上女主角们的人设十分出彩,这其实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动画。我并不反感像《路人女主》一样光明正大的媚宅,反倒是像《青春猪头少年》那样明明是个没节操的后宫故事,还基本照搬了《物语》的模式,却硬要说是在讲“青春期症候群”,是探讨少男少女们成长烦恼的青春文学,令人作呕。
图里其他的恋爱/后宫动画里我觉得最值得说的是《家有女友》,虽然使用不伦三角恋作为噱头,但也因为主角们年龄设定更大,面对的问题更复杂,剧情也有更充足的发展空间。尤其其中夹杂了很多有趣的支线剧情,展现人生百态,又借由身为作家的男主的笔写成故事,在这个过程中男主角本身对爱情的理解也不断完善,获得成长。唯一的隐患是两个女主角都塑造的太好了,如果最终是二选一的结局想必作者会被寄刀片吧。
作为寄刀片前车之鉴的就是这部《伪恋》。同样是女主角们的人设都非常成功,导致结局多选一的时候的无奈。但是抛开结局不谈,《伪恋》绝对是校园后宫恋爱漫画教科书,其中囊括了类似作品中几乎所有的套路,并且浓郁的沙雕气息与很多超现实魔幻元素的应用显得很酷很时髦,冲淡了恋爱的严肃与酸臭。恐怕也正因如此,结局突然开始动真感情的时候读者才一时难以接受吧。由SHAFT制作的同名动画同样很好看,新房风的画面表现力令人印象深刻。
另一个值得一说的与青春恋爱沾边的就是《声之形》。故事讲述男女主角走出儿时伤痕的过程,其中还涉及到施暴者与受害者的身份转变,对受害者责任的讨论等等,可以说出发点很好,是一部野心很大的作品。但是作者大概能力有限,对故事结构的驾驭一塌糊涂,最后人物的转变与成长过于仓促,看得人莫名其妙。另外就是网上对于《声之形》的讨论基本上完全跑偏了,这个片子有机会一定要单独拿出来讲一讲。
比较小众却值得一看的两部作品《坂道上的阿波罗》与《重启咲良田》,前者以日本60年代学生运动为背景,用爵士乐串联起少年少女的悲欢离合,充满了古典浪漫主义的气息与大时代下小人物命运的悲剧感。后者则讲述假想的超能力社会中的种种事件,但重点并非战斗,而是探讨超能力社会的存在模式与其合理性,堪称弱化版的《来自新世界》。剧情看似平淡如水,却大概是今年看过的最烧脑的一部。
感觉这一年的补番经历很鱼块,因此总结于此。以后大概不会这么集中补番,不过肯定还是会断断续续看不少动漫,毕竟跳的坑太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