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信念,也是一种能力

最近,一些事情让我感悟到了很重要的一课:相信,是一种能力。 深受唯物辩证法洗脑的我们都知道怀疑的重要性,没错,怀疑是哲学的开始。辩证地分割地看待问题,是十分有用的思考方式。 但同时也别忽略另一个方面——信念的能力。
一.能力只是其次
是否达到目标,能力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信念才是。只要十分想要并且相信自己会得到,我们便可以调用出无限的潜能去做。
例如我们可能会觉得向五位顾客分享并且成功销售产品这件事很难,但假如有人给你十万去做这件事呢?相信很多人必定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学习产品知识?提高销售和沟通技巧?都是小case。相反,如果我们总是习惯性怀疑自己,即使有再强的能力,可能也很难发挥。 所以说,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能力起的作用是其次,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那种必定要达到的信念。它能产生一个很强的能量场,甚至整个宇宙都会帮你实现。
二. 信念与迷信、怀疑的关系
「信」也有两种,另外一种是迷信,它与信念并不一样。
「迷信」的意思是盲目相信那些自己并不知道的事情,这些事情也大多无法被验证;而「信念」则是针对那些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本质是基于清晰的自我觉知。相信某个结果会发生,并且为此做出努力以增大其发生的可能性,便是信念。
总之,一个是针对并不知道而且难以被验证的事情,另一个是针对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类似地,萨古鲁也讨论过信念与信仰的关系,他说得很好:
踏上灵性修行之路,你需要靠信念,而不是信仰。信念源自深层的内在体验。 信仰是培养出来的,信念是自然产生的。换句话说,信仰是洗脑,信念是清脑!
而「怀疑」,就是指不轻易相信那些自己并不知道的事情,它与「迷信」是反义词,而与「信念」,则可以相辅相成。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呢?我觉得一句话概括便是,信念体现在愿景上,针对未来、方向与梦想;而怀疑体现在行动上,针对当下、理性和行动。
说到这里,想起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过的要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我觉得其中的「乐观」便是针对信念,「悲观」则是针对怀疑。二者的关系不能搞混,如果把怀疑用在愿景上时,则很难做成事情。
三. 如何让自己拥有信念
信念,看上去容易实际却很难,大脑总是有各种杂音阻止我们去集中精力:自我怀疑、恐惧等等。那怎样才能训练这种能力呢?
很有用的方法之一便是写下必须实现某个目标的几个理由,并且每天与其对话。既然不能消除恐惧,那我们就让渴望大于恐惧!找出能充分激发自己实现目标的渴望的原因。
对于这个,本人深有体会。
当初老师教我制定梦想规划时,就是先让我必须先写下感恩清单和实现梦想的理由。类似地,我在《小狗钱钱》中也读到过,小狗在教女孩理财方法前,也让她必须先写下实现富有的十个理由:
金钱有一些秘密和规则,我可以慢慢讲给你听。但前提条件是,你必须真的有「想要变得富有」这个愿望,所以你必须找到10个「想要变得富有」的理由。再次之前我不会再和你谈话了。
当时我不是很明白,总觉得这些可有可无。但现在,经过实践后,我终于确认,100%的确认,这是极其重要的。不然再宏伟的梦想,没有动力的支撑,也必定会泡汤。 要想实现某个目标,想要是不够的,你必须很想十分想极度想要。 所以,当总是完不成某件事情时,可以问问自己:你真的足够想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