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艺术启蒙是什么?
查看话题 >余忆童稚时
看到这个话题后思来想去发现答案竟然是我爸。我爸重在引导和环境,我妈重在参与和鼓励哈哈哈。其实,大概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和我爸的距离感就在不断地被撕裂大,不过这就是另一个又很长的故事了,以后再详聊吧。自然如此,那就不如参杂着聊聊我的童年。但是我必须承认的是:我大概就是那种一生都在被六岁之前的童年治愈的人了。

先谈我爹,童年记忆中的他总是最有耐心也陪伴我最多的人。虽然后来的日子有非常长时间的隔阂与对立,甚至至今我们之间的关系也算不上亲密,但是无数的画面就突然杂乱无章地在我脑海里插播回放。







我爹年轻那会儿脾气超倔死不认错,曾经因为不爱洗衣做家务和我奶奶冷战,奈何我奶奶也是出了名的倔,据传两人两年没有说过话。然而债总是要还的,当初的他一定想不到后来他倒成了煮饭婆洗衣拖地家务承包商,吵架之后端着水果屁颠屁颠放房间或者周末煮一堆菜一言不发示好的那一个。

当然也非常不爱学习上课“读学校的书”倒成天爱看些闲书,鼓捣些舞文弄墨的东西倒是练好了文笔和一手龙飞凤舞难模仿的家长签名。成家之后爱好成了买菜烧饭浇花打扫卫生和摆拍收集和写字臭显摆。
家里从我记事开始最不缺的就是坛坛罐罐茶壶根雕这类东西,虽然我敢打包票99.99%都是以不超过百元价格淘来的赝品。数量多了空间就这么大,只好花瓶上面摆碟子,碟子上面重杯子,杯子上面套戒指...这个问题让我妈每次打扫的时候都格外痛苦并扬言敢再买一个就敢丢一个虽然从未执行。
印象家里有个CD机模样的音响,至于放的东西我至今耳朵还有茧子:“是谁在敲打我窗” “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然后点上个藏烟或者印度烟,茶具玩起来教我泡茶什么的贼拉装逼的东西,要么就看点乱七八糟的古董鉴赏,水墨丹青艺术的杂志,或者一起窝在卧室沙发上看《寻宝》非常自我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面。




屋内的物件摆放位置变换过很多次,有时是为了照顾兰草不吹空调,有时单纯看着不顺眼就打乱重来。但是,这个方寸大小的小客厅是我最多记忆的地方。那个时候我妈已经和所有四川阿姨一样迷上了麻将,日常去三十四栋打牌到凌晨才回来。于是夏日晚上一身汗地被我爸叫去洗澡,洗完出来拉开推拉门,空调冷气已经非常足,抖一个激灵的感觉至今也觉得很爽。然后换他去洗,给我个十块二十块,去小卖部买零食。一定会买有个狮子的和路雪奶昔,一个巧克力味给他,一个香草味留给自个儿。然后是千叮万嘱的老灶煮花生,要是买成酒鬼花生会不高兴。再一头汗地奔回家,继续被“是谁在敲打我窗”洗脑,五子棋,象棋,军棋已经摆好了,虽然一般会让我一車「jǖ」。玩到累了,看书听他讲历史和以前的事或者睡觉,虽然当时只道是寻常,但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我爸爱看历史,还爱偷偷躲在屋顶的小房里看,于是小学毕业前也偷偷趁着假期周末读完了唐宋元明清史,虽然你现在问我读了些什么我也回答不上来。哦对了我的童年看最多的不是动画片是《隋唐英雄传》,就是2003版那个最经典的版本,贼好看!记得高考完那年考科目一,结果把取件票搞丢,锁了东西只能等六点清场再去拿。于是一个人在附近的小网吧,在开黑的狂躁声里默默看了一下午的《隋唐英雄传》...这大概也是深得我爸真传...
近一两年和他关系缓和了不少,但还是话不多,我们之间的相处更多的是默默的尊重和平等的记得一八年初第一次独自旅行二十来天回家后,我妈史无前例地和我大吵一架。隔天睡醒看到我爸给我发的话,他说就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我在做的是他当年想做但没办法做的事情,是在替他圆未尽的梦。

如今马上四十又九的他依旧热爱摆拍,日常同学群造作:A4纸抄诗,画一些乱七八糟的山水和尚,配一堆茶具加文玩的背景然后找角度非常满意地点下发送,露出四层下巴堆砌的微笑。


我妈总说我是我爹的翻版,无论是收破烂的爱好还是过于敏感的性格和其他一切细枝末节的东西。
二〇〇五年的一个夏末傍晚去游泳。那个时候双流有个很大的游泳池,我记得边上还有卖烧烤的小贩,游完泳就能吃烧烤非常爽。我不会游泳自然只配套着救生圈在岸边漂着玩水,然后我突然就问我爹:“爸爸,二〇〇五年过去了还要等多久会到下一个二〇〇五呢?”然后我爹告诉我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来,接下来会有二〇〇六,二〇〇七还有二〇〇八的北京奥运,但是永远也不会再有二〇〇五了。他扎进水里继续去游他的来回了,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时间的维度。


彼时我爹刚荣升某国企最年轻的中干春风得意,简单来讲就是手头还算宽裕不用为斗米折腰。有什么天马行空乱七八糟的想法都会尽力陪我去做。比如想要帐篷和吊床,正好那周美术课上表现好被表扬了,下课转身带我先买入门级吊床,过了几周被表扬又卖上帐篷,羡煞了不知道多少小朋友。不过后来经我分析大概率是他自己想要。去年十一月底参加雷励的周末活动需要搭帐篷,黑衣人问在场谁会,我很自然地举手,发现在场只有我和另一名义工经验丰富的男生会。后来聊天才知道不是人人童年都会在自己屋子里放着床不睡,躺在帐篷里睡地板的。






当然也逼过我学习艺术,想着要从小陶冶情操接受艺术的熏陶。舞蹈课去了第一节就被这么女生家家的东西吓着了哭着闹着再也不去;我妈希望我学门乐器,然而祖传的没节奏感和音乐上的一窍不通导致每次下课后都是哭丧个脸...不过还好喜欢画画,于是三岁开始我爸陪我每周末往返市区跟着个老师傅上课(某国企在郊区)。即便是后来国企被迫破产开启寄人篱下的苦日子也乐呵乐呵地蹬着自行车和我妈一起陪我去少年宫上课,一点没耽误过我的爱好,虽然后来我自己选择了放弃。

这时候又该夸夸我妈了,虽然不学无术玩物丧志热衷麻将但在学习看书方面一点也不含糊。我还记得童年最爱的读物:《101个艺术之谜》,从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丢勒、伦勃朗、梵高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虽然都是小孩子囫囵吞枣似的乱读一通,但还是潜移默化地熏陶了我的审美。当然,也导致了三年级在草稿本上临摹裸体被我妈严肃批评搞黄色和四年级可以坐在马桶盖上两个小时看完名人传。还有姨妈,每年给的生日礼物就是拎去书城随便买书,想看什么拿什么她买单。我也不知道小学四五年级是怎么看得进去小狗钱钱这些杂书的。
身为成都人,自然也爱玩。我爸妈舅舅舅妈每个周末不是华阳河边打麻将,就是青城山虹口玩水打麻将,再者就是天台山喝个茶打麻将,又或是银厂沟纳凉打个麻将,抑或龙泉看完桃花看梨花顺带打麻将...











哦对了就在刚刚为了让我爸心甘情愿给我拍老照片,于是糊弄他说我要做ppt有用,于是屁颠屁颠地拍完后叮嘱我:如图👇🏻👇🏻👇🏻

© 本文版权归 -FionaAWW-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