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德牛留栓 —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穿楼而过的轻轨,
隐藏着多少秘密。

它是一座“网红”车站,
是外地游客到重庆必打卡之地。
人们拿起相机、手机,
定格下轻轨穿楼而过的画面,
有人甚至为了寻找到最佳拍摄角度,
鼓起勇气去敲附近居民的房门。
它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轻轨站。这条轨交线占据了一栋居民楼的6到8层,楼下五层是商铺,9到19层则是居民住宅,轻轨穿楼而过。

看到这样的“穿越”,
每个人都会发出
各种各样的疑问:
“天!这是先有楼,

还是先有轻轨呀?”李子坝车站综合楼工程主设计师、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老师叶天义介绍,李子坝站与这栋楼是同时设计、同时修建的,没有谁先谁后。无论楼房还是轨道,一旦其中一个先修建,再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其难度难以估量。

也有人惊叹:
“楼栋与轻轨居然能抱在一起,
太壮观了!”
真相是,
它们是间隔20厘米的邻居关系。
这对邻居没有公摊,
没有共同的物管,
甚至没有共同的电力线路等。

最常见的疑问是:
“穿越时楼房是否微震?”
答案是,
在轻轨柱子与楼房建筑之间,
有20厘米的安全距离。
轻轨与楼房看似一体,
其实互不干扰。
还有人关心:“列车驶过会不会扰民?”
住在11楼的王大姐说,
她2005年在这栋楼里买了房,
根本察觉不到轻轨的噪音。
“反而是街上汽车
产生的噪音更大些。”
原来,
轻轨采用低噪声和低振动设备,
车轮为充气体橡胶轮胎,
并由空气弹簧支持整个车体,
运行时噪声远远低于
城区交通干线的噪声
平均声级75.8分贝。

李白曾在巴蜀之地感叹: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刘禹锡也曾不无酸楚地说: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重庆,自古以来是巴蜀重镇,
多少年来,令人望而却步。
可再看今日的重庆,
纵横交错的轨道交通线路,总会令人大呼神奇。能穿楼,能跨江,还能翻山越岭……轨道列车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成为重庆独有的风景线。
智慧勤劳的重庆人民,用双手建设了这座城市的轻轨、桥梁和高楼大厦。不但在崇山峻岭间安下家,还创造出如今的灿烂与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