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剧的尴尬
终于打开了腾讯新剧
仅仅看了一集,就几度不能适应。
本剧是翻拍自韩剧
原版是李钟硕和李宝英主演,当年给我留下了深情二硕勇敢追寻和等待外冷内热的果敢宝英姐姐的美好印象。
而来自《没有秘密的你》的尴尬实在过于明显,激起了我对翻拍剧的魔咒的思考。
经典的剧集必然会被拿来翻拍,这是无法阻挡的事情。翻拍剧的成败,除了看演员的功力,最重要的还是看导演如何讲述一个好故事。
韩剧的美好,是因为,95%的韩剧都是在仔细认真的讲述“爱”这件事情。韩剧,即使再烂,它也会形成,不,它,就是,一个“爱”的剧场。你,走了进去,也会变成剧场里的演员,身在其中,与故事本身,同呼吸共命运。韩剧,是从故事本身出发,辅以演员的颜值、演技、拍摄手法、滤镜、背景音乐等全方位的因素,烘托出“爱”的深刻性。
对于翻拍剧,随着时空的流转,当然不可要求翻拍剧与原剧本身保持一致,但,无论是在基础框架下讲新故事,还是原故事的简单本地化,成功的核心,依然是如何讲好“爱”这个故事。
具体到《没有秘密的你》。看过第一集之后,实在坚持不下去。这部剧,仿佛就是几个片段小品的拼凑。还有一种强行叙事的不合理性,以及情感外化口播化的尴尬。它,完全破坏了原剧一个美好故事的剧场感,而且也没有建立起新故事的聚合力。实在,乏善可陈。一个好故事,可惜了。
当然,这糟糕的感觉,与演员全无半点关系。戚薇,扮演一个外冷内热的律师姐姐,非常合适。金瀚,深情款款的学生弟弟,也青春感十足。
只能说,是导演的无力吧。
具体到第一集,可以对比来看。
《听见你的声音》第一集,是从男主的角度开始的。

教室里几个同学要整蛊一个女同学

被男主听到了心里的计划

正反打镜头,心里话被听到,展现的非常清楚

男主的帮忙,不是刻意的,而是假装上当失误。

假装摔倒,为同学解围。看着很校园。

由事情的解决,到男主戴上耳机(这是从开场一直贯穿的动作),再到男主能听到别人心声原因的讲述,转场始终有一个核心物件。

故事的转换非常自然舒适,观众被牵引着,来探究男主耳朵的故事。而不是语言强化。



男主第一次听到了肇事司机的心声。而这个司机也不是简单的交通肇事,而是蓄意谋杀,给司机要杀或者的小孩一个合理性。

由吊坠回忆起的故事,顺理成章的回到了现实,男主这才讲出,我的世界与别人不一样。

随后,由与暗恋女同学的对话中,引出男主喜欢的女主的出场,这样的连接和转场,清晰顺畅而又凸显人物性格。

女主的出场,就与男主的印象,形成了鲜明反差。




她,不仅不善良,还消极,应付了事

通过不同被代理人的转换,一个姿势,就完全展现了女主对所谓正义法律事业的厌烦。

而,女主性格的由来,也是童年往事使然。这里通过面试官的多嘴一问,巧妙引出女主的故事。既解释了女主强硬性格的来源,又完整了与男主的童年故事。

童年被诬陷,起初连母亲也不相信她

同学的爸爸,居然是法官,却也不问缘由,就责难她。

最终被处于退学。

与冤枉自己的同学理论,这才有了俩人一起见证了男主车祸的一幕。

拐角、小路、垃圾车。不用杀人司机自己说,没有人,也没有摄像头。


手机发出的是“微笑”这一声,并引起了司机的注意。而不是,手机拍照还会唱歌,算我孤陋寡闻。





然后就是痴情男主苦苦寻找女主的一幕幕

他能在人海中,一眼认出女主

穿越车水马龙

记录每一次相似的你


如此痴情的深情的翩翩少年,让人如何不爱他。

由此,男女主的故事徐徐展开。一个追寻与拯救的爱情故事,才真正开始。
反观《没有秘密的你》第一集。

是从男主自己的口播式的叙述开始的。镜头从水中,直接转换到父子俩的车里。镜头切换的中介,就是男主的语言。相比韩剧,生硬了许多。

撞车司机,被设定成简单的交通事故。起初,他还在救人。

司机在掰开前窗玻璃,准备救人。

打电话报警,也证实了交通事故的设定

司机的转变,是男主爸爸死了。

男主听见了司机的心声。这个镜头也还是不明显。

特写镜头,才终于让人明白,男主听到了司机的心里话。

但,这大马路上,“没有人看见”,可以理解,“没有摄像头”,怕是说不过去吧。这句话有点多余,属于强行强化。

如此宽的马路,还有高楼大厦,“没有摄像头。只要解决了这个小的,就没人知道是我干的”,这样的逻辑,也是非合理的强行安排。

在水中的回忆,说明了男主耳朵的故事。

但,还要继续再强调一遍。



过渡到女主的转换,也是借鉴了韩剧的与暗恋女同学的对话。可是,故事叙事没有连贯性,就是另一场表演而已。
但这法庭审判的过程,对女主性格的塑造,完全没有帮助,反而,让人觉得她是个业务能力不好的三流律师。

现场翻法条,这还行??????

律师是不会抢着跟无脑粉丝和媒体发言的


男女主的第一次相遇

如此近的距离,下着雨的站台,怎么会有一个小姑娘拿着气球,这小小的气球,怎么可能遮得住男主的眼。与韩剧,男主在人海和车水马龙中,一眼就能认出女主,一次次的不断奔跑着苦苦追寻女主相比,这样的桥段,实在是简单粗暴。

丢钱包的桥段,已经够匪夷所思了,还要在钱包里放儿时的照片,就怕男主不认得这是女主的钱包。

还有名字和工作单位的提醒。有时候,你把男主当傻瓜来设定,观众就会有被傻瓜的感受。

男女主真实的第一次相遇。

居然是公交车桥段

还钱包桥段。这些都不太真实。像是一个个短片小品。这样的拼凑,怎么凸显出男主的深情和女主的外冷内热。

还有一个大bug。前面的女主一直被凸显出,穷困潦倒。一转眼,在一个美好的浴缸里洗泡泡浴。真的是,清奇的脑洞。

没有对比,就没有优劣之别。翻拍剧,铁定是会被拿出来对比和品头论足的。而品质和水平的差异,对比之下,高下立现。
只能说,再好的故事,如果不会讲,也会被糟蹋。只希望,国内的导演们,长长心,学会讲故事吧。